倪匡談給金庸代筆《天龍八部》:把阿紫寫失明沒讓金庸生氣!

專訪作家倪匡:除金庸外,沒人用得上“叱吒風雲”這四個字

倪匡談給金庸代筆《天龍八部》:把阿紫寫失明沒讓金庸生氣!

倪匡談給金庸代筆《天龍八部》:把阿紫寫失明沒讓金庸生氣!

金庸與倪匡

3、特約記者:那麼現在就要說到“曾代金庸寫小說”、您給《天龍八部》代筆捉刀這段著名的軼事了。

倪匡:對對對對,真開心啊。講到現在幾十年了,還有人在講。

特約記者:金庸在新版《天龍八部》後記中有言,“《天龍八部》於一九六三年開始在《明報》及新加坡《南洋商報》同時連載,前後寫了四年,中間在離港外遊期間,曾請倪匡兄代寫了四萬多字。倪匡兄代寫那一段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和全書並無必要聯繫,這次改寫修正,徵得倪匡兄的同意而刪去了。所以要請他代寫,是為了報上連載不便長期斷稿”。你把阿紫寫失明瞭,據說讓金庸很生氣?

倪匡:沒有沒有,他就笑了笑,就去清理這件事了。而且我跟他說這個道理,按照我的推測,阿紫的眼睛是一定要瞎的,我只是提前一點而已。因為她不瞎眼睛,她沒法子跟遊坦之談戀愛的。遊坦之戴上面具是一個怪人,摘掉面具是一個極醜陋之人,他們怎麼談戀愛?一定是阿紫眼睛瞎了,看不見遊坦之面貌了,才會和他在一起。金庸把阿紫和遊坦之安排在一起,上面的情節已經鋪墊了很多,就是準備到後來阿紫眼睛瞎掉之後再發展下去。結果他接過我續寫的部分,沒有讓阿紫眼睛立刻復原,就一直沿著這個發展下去,跟我的預料一樣。

特約記者:當時港臺的武俠小說家之間互相捉刀代筆,這種現象普遍嗎?

倪匡:至少我本人給所有的名家都捉過刀的,哈哈哈哈。我給古龍、臥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都代筆過的,好玩死了。這有什麼不可以,寫武俠小說本來就是遊戲行為嘛。我捉古龍的刀,根本沒有人能看得出來。我寫了很多很多。古龍在報紙上連載《絕代雙驕》,半年多沒有給報館來稿,我只好一直續下去了,寫了差不多四五十萬字。他稿費我照寄給他,無所謂的。等他重新出現,我已經把他筆下人都寫得死光了,小魚兒都受重傷了,怎麼收場?他一來就得去收場。

特約記者:除了您之外,金庸還請別人代寫過嗎?

倪匡:我想除了我之外,他心目當中沒有第二人可以碰他的小說了(大笑)。是否現在社會觀念有了變化,大家覺得捉刀代筆很嚴重?我們那時候一點沒覺得有什麼。只要作者和代作者雙方同意就完全沒問題。有些出版商找古龍寫稿,要求很好笑,說你一旦斷稿,一定要和倪匡講好,他肯續才行。然後出版商又倒過來通知我,說現在古龍答應給我們寫稿了,萬一斷稿,你肯不肯續?你肯我們就簽約。我當然答應了,我不能壞人家買賣。只有一次我是拒絕了,是因為報館老闆講話不好聽,他說你續稿,我出的稿費與古龍一樣,我罵道你知道什麼,我的稿費一直比古龍的高。那時候我喝酒喝很多,脾氣很壞,一言不合就要鬧崩。

特約記者:您的稿費一直比古龍的要高麼?

倪匡:到後來,他的比我高一些。

特約記者:有人幫您代筆過嗎?

倪匡:從來沒有。我寫稿很快的,一個小時可以寫四五千字。

特約記者:金庸去世後,還有一位青年學子說,趁現在來得及,應有人給金庸作品作一詳細的索隱考證,這個人選最合適是倪匡。對這個說法,您有何評論?

倪匡:我想這位先生大概不寫小說。小說是虛構的,除非擺明是隱射小說,否則小說人物與現實人物結合是很難的事情。很早就有人說我像金庸小說裡的“老頑童”周伯通,可是金庸寫“老頑童”的時候我還沒有來香港,這是不可能的。而且我雖然不怎麼守規矩,很頑皮,可是我和“老頑童”不像的啊,“老頑童”做事沒有原則,我是有原則的。

特約記者:索隱論很流行。坊間流傳《倚天屠龍記》裡的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是影射當年《明報》與《大公報》的一場論戰。很多人對小說感興趣,忍不住要和現實聯繫起來。

倪匡:什麼?我覺得不可能吧,這樣聯想,想象力很豐富了。還是保留看小說的樂趣吧。

倪匡談給金庸代筆《天龍八部》:把阿紫寫失明沒讓金庸生氣!

4、特約記者:您跟金庸先生一起出去旅行過?

倪匡:旅行過很多次。我本身非常討厭旅行,每次他叫我,我都是“不得已而從之”。他說去哪裡就去哪裡。他叫什麼人就什麼人。我跟他相交五六十年,我主動打電話給他不超過五次。都是他找我。他請我吃過無數次飯,我請他吃飯大概也不超過五次。

特約記者:您為什麼事情打電話或請他吃飯?

倪匡:有一次,我最記得,花了些時間考慮要不要給他打電話,結果還是沒有打。那是因為我發現他寫的小說裡有錯漏,我想,啊呀,應該告訴他。後來又想,報紙已經登出來了,錯了也沒法子當時改正了。他是個很嚴肅很認真的人,知道自己這個錯處會很痛苦,我何必增加他痛苦,等到見面時再告訴他好了。反正讀者看得出來的也不多。

特約記者:是一個什麼錯?

倪匡:是《倚天屠龍記》裡金毛獅王謝遜與仇人成昆決戰時,掉在地洞裡打,打著打著忽然之間發生日食,天黑了。金毛獅王眼睛本來就瞎,他於是佔便宜了。金庸寫到,這一天是端午節,端午節“屠獅大會”嘛——你覺出問題來了沒有?

特約記者:端午節……不會日食嗎?

倪匡:嘿嘿嘿嘿嘿,你倒是很靈光,一下子看出問題在哪裡。所有日食都是在這個月的農曆初一。這是天體運行的規律。

特約記者:要讓金毛獅王佔便宜,就必須天黑,如果必須要發生日食,這個屠獅大會的日子就不能放在端午了吧?

倪匡:後來出書時還是放在端午,但另外想了個辦法讓天黑了下來。當天我若是打電話給他,他沒辦法改的。

特約記者:金庸先生懂那麼多學問,倒是疏忽了這點天文知識。

倪匡:寫小說都是急就章,哪裡想得了那麼多。我還寫到過南極有白熊呢,衛斯理在南極殺掉一頭白熊……咳!(笑)報紙連載小說,這種漏洞很多。後來出書都要改過來的。

特約記者:金庸武俠小說從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已經在港臺炙熱,改革開放後又席捲到大陸,持續到今天,已經半個多世紀了。

倪匡:還會繼續延續下去。他的小說真正是古今中外老少咸宜,一定會有人看下去,除非你不喜歡看小說。

特約記者:金庸先生去世後,很多人開始引用據說是他講過的一句話——人生就該大鬧一場,悄然離去。您怎麼理解這句話?

倪匡:他也沒有大鬧嘛。我跟古龍稍微有點小鬧,他根本沒有鬧過,他總是很嚴肅很認真,對於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他買個跑車,都開得那麼慢,只超電車,哈哈哈哈哈。

特約記者:這一段我看到您在《倪匡論金庸》中詳細寫過,“金庸十分喜歡駕車,更喜歡駕跑車。最早,用過凱旋牌小跑車,後來,改駕積架E型。他駕積架E型之際,經常的速度是二十六哩。後來,又換了保時捷。保時捷跑車性能之佳,世界知名,到了金庸手中,平均駕駛時速,略為提高,大約是三十哩。曾有人問金庸‘你駕跑車超不超車’,金庸答‘當然超車,逢電車,必超車’。其性格中的‘穩’字,由此可見”。

倪匡:是是是,他很喜歡跑車,跑車很難駕駛,他還專程去學了高級駕駛,才能把這車開得很好。但學出來怎麼樣?還是開得那麼慢。當然,你在香港也沒法子開快車,那麼小的地方,沒一塊馬路是空的,但是三十哩也太慢了點。他不著急,安之若素。

特約記者:我看您很留意現在的文學作品,也讀很多大陸的小說。據您看,未來的流行文化可能會是什麼類型或什麼主題?

倪匡:我只知道什麼是好看小說。小說只分兩種,一種好看,一種不好看。好看的永遠會流行,不好看的就是我捧捧你,你捧捧我。小說不好看怎麼能叫小說呢?就像不好笑怎麼叫相聲呢?這是我從大陸相聲節目裡看來的,郭德綱說的。我告訴你,金庸很喜歡看小說,我看到好看的推薦給他看,他看到好看的也告訴給我。我最近推薦給他的幾部小說,他都很喜歡。最近一部他說好看的戰爭小說,作者名字叫都梁,小說名字叫《亮劍》,寫得好極了。還有科幻小說家錢莉芳的《天意》《天命》,還有盛顏的武俠小說《三京畫本》,那是金庸之後最好的武俠小說了。還有一本很古怪的書,叫《弄堂》,講弄堂裡各種各樣小故事,非常有生活,好玩極了,看得他哈哈大笑。這本小說全部用上海話寫的,像我這樣的老上海,也只能看懂八成,還有兩成要猜的喔。

特約記者:和您聊天,一直在笑。有沒有我未曾問到的問題?

倪匡:我起初唯恐你找錯了人,因為如果要問很高深的問題,我不是最佳人選,我是很隨便很馬虎的一個人,沒那麼嚴肅。但你剛才不像在訪問,像是閒談,這是最好的事情。

倪匡談給金庸代筆《天龍八部》:把阿紫寫失明沒讓金庸生氣!

香港四大才子,左起:倪匡,金庸,黃霑,蔡瀾

倪匡談給金庸代筆《天龍八部》:把阿紫寫失明沒讓金庸生氣!

左起:古龍,倪匡,孫淡寧,金庸,蔣緯國

倪匡談給金庸代筆《天龍八部》:把阿紫寫失明沒讓金庸生氣!

倪匡蔡瀾送金庸最後一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