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古钱币较为常见的方法

收藏与投资古钱币,增强辨伪能力是重要的前题。由于中国古钱珍品较多,且价格颇高,所以各朝各代都有作伪者。

辩伪,除了要精通古钱币所书文字、铸行年代、所用材质、品类版别,还要懂得它的币身锈色、历史渊源、品读方式、发行背景,甚至能从叩击声音、锈蚀味道上去考察。

鉴定古钱币较为常见的方法主要有:

①沸水烧煮法:古钱币上往往附着红锈、真钱锈附着力比较强,所以凡是遇到有疑问的古钱,可以把它们放入水中烧煮30分钟左右,经烧煮后,锈脱离的是伪品,真品的锈不易脱离。

②钢针测试法:古钱的真锈不仅附着力强而且比较坚硬,把钢针尖向下竖直下压,放手后,钢针会倒下去。如果是伪品,由于假锈中掺入粘合剂之类的东西,具有轻弹性,钢针不易倒下。

③辨声法:古钱币距今年代越久,声音越闷,年代越近,声音越清脆。

④观察铜色法:一般古钱的材质有红铜、青铜、黄铜之分。明代以前没有黄铜币,明代以前的钱币大都由青铜铸成。青铜钱币容易断裂,黄铜钱币则不易断裂。

⑤比较版别法:中国古钱由手工铸造,即使用来铸钱的母钱也是用手工雕刻而成,所以各枚钱币之间多少会有一些差别。如果发现一批珍品,它们的版别一模一样,甚至局部的缺陷也丝毫不差,就应怀疑有作伪的可能。

上述是五种常见的古钱珍品辨伪方法。近年市场上发现不少制作手段十分“高明”的伪品,例如,将两枚真钱,移花接木拼成一种珍贵古币;用现代微型磨床和微型铣床加工使其变成另一种珍品,这些都比较难辨别,所以收藏需要时时保持高度警惕,多接触古钱币实物,不断积累鉴别古钱币的实践经验,以免在收藏活动中蒙受损失。

投资古钱币历来风险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其效益也是巨大的。目前古钱币市场上的常见品或少见品的存世量与当前的需求量基本持平,其价格比较稳定。而较稀见的中高档品虽价格较高,但需者甚多,往往供不应求,其又常常受到窑藏出土和伪品充世,特别是古钱币藏品品相的影响,因此价格常常浮动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