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景點:原來兵馬俑並不“土”,復原的真容,顛覆想象!

旅遊之所以美好,因為在路上,能探索到新的大陸,或者在熟悉的風景裡,找到新的發現。今天要說的景點,是我們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兵馬俑。

被誤解的景點:原來兵馬俑並不“土”,復原的真容,顛覆想象!

秦始皇兵馬俑是國內最深入人心的景點之一,幾乎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在課本見過它。即使從未去過西安的朋友,說到兵馬俑,腦子裡也能呈現出一幅圖像:排列有序的兵馬俑,披著和2200年曆史一樣古樸的陶土色,莊嚴肅穆,有種要橫掃六國的恢弘氣勢!

被誤解的景點:原來兵馬俑並不“土”,復原的真容,顛覆想象!

真正走近它們,除了震撼與感嘆,還有一個情況顛覆了從前的認知。它們竟然不是灰暗的“土”色,而是非常豔麗的彩色!通過現代光影技術復原的兵馬俑,紅衣綠褲、非常豔麗。筆者第一次見,著實吃了一驚,原來從前對這裡有種誤解!

被誤解的景點:原來兵馬俑並不“土”,復原的真容,顛覆想象!

對於遊覽過秦始皇兵馬俑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發現。而對於更多未曾深入瞭解過的遊客,也許與筆者從前的想法一樣,誤以為兵馬俑原本就是在照片上看到的“土”色!

被誤解的景點:原來兵馬俑並不“土”,復原的真容,顛覆想象!

被誤解的景點:原來兵馬俑並不“土”,復原的真容,顛覆想象!

其實,每個兵馬俑起初並非如今的黯淡和肅穆。它們製作之初,從全身的皮膚到髮髻、衣服、鎧甲、鞋子等,顏色各不一樣,最常見的顏色有硃紅、棗紅、粉紅、粉綠、粉紫、天藍、白色等等,非常“豔麗”!也許,兩千多年前,也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單調和乏味,它們可能濃墨重彩!

單憑想象可能無法感受,通過科學考察和研究,如今我們能看到的復原圖像,用現代光影特效來展示,展現一個更加貼近真實原型的兵馬俑。

被誤解的景點:原來兵馬俑並不“土”,復原的真容,顛覆想象!

被誤解的景點:原來兵馬俑並不“土”,復原的真容,顛覆想象!

關於這一部分,參觀陝西曆史博物館時,也有專門的闡述。在《東方帝國》主題中,博物館用燈光將兵馬俑原來的樣子進行復原。這是一個站立的兵馬俑,膚色骨白,紅衣綠褲,顏色非常鮮。在暗暗的燈光下,乍一看,還是有點攝人的!

被誤解的景點:原來兵馬俑並不“土”,復原的真容,顛覆想象!

其實,當初兵馬俑被髮掘之時,還能見兩千年前的色彩。但一接觸空氣,它們表面迅速氧化脫落,變得暗談無光、“土裡土氣”。所以,現在人們能看到的,攝影師捕捉到的圖像,也是表面氧化後的兵馬俑。

被誤解的景點:原來兵馬俑並不“土”,復原的真容,顛覆想象!

如今,它的“土色”擁有另一種雄渾的氣勢,與兩千年曆史融為一體,成為世界遺產。每年吸引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觀。秦始皇兵馬俑景點從開放到如今,已經接納全世界前來參觀的遊客近1億人次,成為中國旅遊的一張名片,也讓世界更瞭解西安這座歷史古城!

關於這個復原顏色的兵馬俑,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