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愛情,真有詩詞歌賦裡描繪的那樣美好嗎?

不曾想起,若隱若現的因緣;不曾遺忘,金戈鐵馬的江湖;不曾留戀,海枯石爛的誓言。但這一生,最美好的場景,就是遇見你。臥看牽牛織女星的纏綿;地角天涯未是長的相思;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別離。愛情的悲歡離合在詩人的手上妙筆生花,可詩人們的愛情能有他們描繪的如此美好嗎?

古時候的愛情,真有詩詞歌賦裡描繪的那樣美好嗎?

李商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古時候的愛情,真有詩詞歌賦裡描繪的那樣美好嗎?

在洛陽,李商隱邂逅了他的初戀情人柳枝。 他看到了她,他像著了魔似的向她走近,他不敢正面看她,只是隔了牡丹花叢,含情脈脈的注視著她的背影。不料,她突然回過頭來,目光正好落在他的面龐上,那一瞬間,四目相對,他七魂沒了六魄,愛情產生了。有時候愛情就這麼簡單,僅僅需要一個眼神,如此而已。後來,他知道了她的名字叫柳枝,是洛陽一個富商的女兒。她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李商隱,是客居在當時名聲顯赫的令狐楚府中的一位年輕有為的詩人。他愛慕她的芳華,她渴慕他的才華,落花有意,流水有情,兩個年輕人相愛了。他們開始頻繁的約會,記不清有多少次約會了,每一個次約會都是那麼艱難,因為他們是兩個不同階級的人,他們不是天造地設的一雙,她躲避著她的父母,悄悄的和他來往。每一次約會都是那麼浪漫都是那麼幸福,每一次約會他都會為她寫一首詩。每一首詩她都如獲至寶,捧在懷裡,晚上,枕著它入眠。可是好景不長,這場註定沒有結局的愛情兩年後隨風而去,柳枝被她的父母許配給了一個有權有勢的王侯,她是一個柔弱的女子,她沒有半點反抗能力。 最後一次約會了,從此兩個人相忘於江湖。可是,愛上一個人只需要一秒鐘,忘記一個人卻需要一輩子。他怎麼忘得了呢?於是,他為她寫: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白居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古時候的愛情,真有詩詞歌賦裡描繪的那樣美好嗎?

白居易的鄰家有一個比他小四歲的女孩,女孩的名字叫湘靈,長得活潑可愛,懂音律,兩人可謂是青梅竹馬。到白居易長到十九歲湘靈十五歲,這兩人便開始了初戀。白居易有一首名《鄰女》的詩描寫的就是美麗的湘靈和她那說話悅耳的聲音。兩人的愛情遭到白居易家庭的反對,白母認為門不當戶不對極力的反對。白居易只能用沒有相中其她的女子來作為理由來反抗家庭的包辦婚姻。二十九歲白居易考上進士,回符離住了將近一年,懇求向母親准許他與湘靈結婚,但被封建觀念極重的母親拒絕了。白居易說服不了母親,懷著極其痛苦和內疚的的心情離開了湘靈、離開了家。 貞元二十年秋,白居易在長安作了校書郎,回符離把家遷至長安,他回家後再次像母親懇求,允許他和湘靈結婚,但是母親再次拒絕了他的要求,並且在全家遷離時不讓他們見面。白居易是個詩人也是個孝子,就這樣在白母的嚴厲家教面前,白居易又一次妥協了。他與湘靈的婚姻也就徹底的沒有結果了。但是白居易仍然以拒絕與其他女子結婚來同母親抗婚。 直到白居易三十七歲那一年,白母以死相逼白居易無奈之下同楊汝士的妹妹結了婚。但是白居易仍然懷念湘靈。

古時候的愛情,真有詩詞歌賦裡描繪的那樣美好嗎?

常常會寫一些飽含著無盡的思念的詩。後人稱之白居易為偉大的詩人,可在愛情上她卻妥協於那個封建的社會與家庭,辜負了一個深深愛著他的女孩。在白居易五十三歲的時候,到苻離老家探尋湘靈的情況,但是鄰居都說不知道。白居易帶著無限惆悵離開了苻離的白家大院。離開了那個讓他魂牽夢繞的地方。

陸游”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古時候的愛情,真有詩詞歌賦裡描繪的那樣美好嗎?

陸游,這位紹興詩人,雖自稱“放翁”,在婚姻上卻從未有絲毫放蕩。本來,老陸和表妹唐琬恩愛有佳,相敬如賓,但陸母說什麼也看不起這個性格倔強的漂亮兒媳,找點“莫須有”的罪名,強令陸游休妻。於是,陸游再娶,唐琬改嫁。

古時候的愛情,真有詩詞歌賦裡描繪的那樣美好嗎?

幾年後的一個踏春季節,陸游獨遊沈園,無意中遇到唐琬和後夫,倆人面面相覷,欲言又止。唐琬頭也不回地走遠了,陸游揮淚在沈園壁上寫下《釵頭鳳》。唐琬看後,失聲痛哭。回家後也和了一首《釵頭鳳》,讓丫環送給陸游。從此一病不起,鬱郁而死。

太多的愛敗給現實,寫盡愛情悲歡離合的詩人也不能避免,雖然情深,奈何緣淺,願我們都能把握自己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