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心理科,先消除就診顧慮!

看心理科,先消除就診顧慮!


如果在綜合醫院內外科或者婦產科、五官科就診,醫生聽取了你的訴求,安排了必要的檢查,然後建議到心理科就醫,你心裡會怎麼想?或許你會火冒三丈“這醫生太不負責任了,我才沒有精神病”;或許你會滿腹狐疑“醫生水平太差,看不了身體的毛病就說我腦子有病”;再或許你會憂心忡忡“我會是抑鬱症嗎?會自殺嗎?會發瘋嗎?”

這些患者中,很多人在多家醫院多個科室反覆就診過,抱著最後一試的態度,來到心理科門診,但是滿腦子問號、不情不願。還有很多患者則繼續換醫院、換科室、換醫生……最終,還是在心理科解決了問題。綜合醫院心理科就診的患者,至少一半有以上曲折的就醫經歷。

當你來到心理科,醫生會告知三件事: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你沒有嚴重的器質性疾病,而可能僅僅是功能紊亂,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或者“神經官能症”。比如心慌胸悶疑心冠心病,但是心電圖甚至冠脈造影都正常,可能只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所致。再比如胃痛、胃脹難以忍受,但胃鏡顯示只有淺表性胃炎,症狀嚴重程度遠遠超過了實際病變,可能就是胃腸功能紊亂。

其次,你不是“作”,不是裝病,更不是“沒病找病”。你確實病了,你的疼痛、不舒服都是真實存在的,我們不僅理解你的痛苦,還會告知家屬承認和理解你的痛苦。《黃帝內經》中有“七情致病”的說法,身心一體,“喜、怒、憂、思、悲、恐、驚”均可導致軀體功能失調,而現代醫學所說的焦慮、抑鬱障礙,除了情緒症狀,也有很多軀體症狀表現。

最後,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的痛苦可以減輕甚至消除。絕大多數焦慮、抑鬱障礙患者經過規範化治療,症狀都可以緩解甚至康復。不過,心理科的治療絕非“聊聊天、談談心”,對於症狀嚴重的患者,是必須藥物治療的。對於病情程度較輕的患者,可以選擇心理治療,但也必須是由接受過系統專業培訓的心理醫生來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R7undnbbMkIsFwkf0IJhqQ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3D整合醫學的創新理念和創新科技,歡迎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您的關注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