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串門兒的村支書— —臺頭鎮義和村郝尚華

天津北方網訊:臺頭鎮義和村黨支部書記郝尚華始終牽掛著村民的安危冷暖,以“五聯戶”工作法為抓手,一心當好村民的服務兵,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愛串門的郝書記”。

開展“五聯戶”,織密聯繫群眾“一張網”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郝尚華積極踐行“五聯戶”工作法,帶領全村黨員幹部做到了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幹部。

區委主要領導聯繫該村,並在村裡確定3戶困難群眾進行重點聯繫,時不時就來一趟。“有時領導不打招呼就直接到村裡來,走村入戶,噓寒問暖。領導帶了頭,我們不能落後呀。”郝尚華說。

郝尚華針對村情實際,以45戶左右為一個單元,將全村335戶村民劃分為7個網格,每個網格以黨員幹部、有一技之長的實用人才、入黨積極分子等為骨幹,組建網格服務隊。他牽頭負責一個網格,除每年對所聯繫戶走訪一遍外,全村大大小小300多戶,基本都走到了,哪家哪戶幾口人,孩子幹什麼,有什麼困難,他都一清二楚。村黨支部安排21名有聯繫能力的黨員聯戶,每名黨員聯繫至少10戶村民,每月對所聯繫戶走訪一遍,及時瞭解掌握情況,把矛盾隱患抓早、抓小。 2014年以來,全村21名有聯繫服務能力的黨員累計走訪群眾3000餘戶次,為群眾辦好事實事29件,籌集幫扶資金8萬元,收集和解決群眾訴求202件。

辦好“五件事”,讓群眾受益滿意

按照“五聯戶”工作要求,郝尚華提出聯戶黨員幹部重點做好五件事,即:宣傳政策、徵求意見、化解矛盾、解決難題、促進增收。“路燈會議”——這是對夏天晚飯後群眾三五成群在路燈下議論“國家大事”的形象比喻,也是以郝尚華為“班長”的村“兩委”與群眾溝通思想、化解矛盾的有效形式。他已經記不清在路燈下解決了多少個問題。他帶領支部一班人,做到紅白事必到、家庭重大變故必到。村民只要有事找到他,就盡最大努力幫助。

落實“五個一”,化解矛盾全方位

為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傾聽群眾呼聲,密切與群眾聯繫,他探索實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歸納總結起來就是“五個一”。“一紙”,結合鎮黨委和村“兩委”年度工作重點,每月確定一個主題,向每個聯繫戶發放一張“明白紙”,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一冊”,即為每名聯戶黨員發放一本聯繫服務手冊,詳細記錄入戶訪談內容,切實把群眾呼聲記在本上、放在心上,認真解決落實。“一卡”,即聯戶黨員幹部向每戶群眾發放一張服務卡,公開聯戶黨員姓名、服務事項、聯繫電話,讓群眾一卡在手、難題無憂。“一線”,即村綜合服務站開通為民服務熱線,公開電話號碼,明確專人接聽和承辦,每天有人值班,保證群眾需求急事快辦、特事特辦。“一賬”,即建立聯戶黨員聯繫服務群眾臺賬,及時研究解決群眾問題,解決一項,銷號一項,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音。

堅持“五步走”,確保群眾問題全解決

以“五聯戶”信息管理系統為依託,實行“收集、分類、流轉、督辦、反饋”解決群眾問題“五步走”工作流程。收集:聯戶黨員入戶走訪,瞭解到的群眾訴求信息,當天向網格小組組長、包片村幹部、村黨支部逐級彙報;村黨支部明確專人及時錄入“五聯戶”信息管理系統,全面掌握群眾訴求。分類:按照難易程度,區分不同性質,進行分層分類,逐一上交鎮、區有關部門。流轉:按照分類情況,對一般性問題,實行首問負責制,誰接待、誰負責,盡最大努力解決,聯戶黨員自身難以解決的,交由村“兩委”牽頭,統籌協調,共同解決。督辦:管理系統對問題辦理時限進行亮燈預警管理,對問題解決情況,實行跟蹤管理,限時督辦。反饋:問題處理結果,由上級部門逐級反饋至村黨支部,再反饋當事人。村民郝耀山家中新建房屋,只因地基恰巧落在低壓線路正下方,影響正常施工,他便找到郝尚華尋求幫助。郝尚華將其情況登記後,及時錄入信息管理系統,問題流轉到電力部門,1天后訴求有了著落,問題得到了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