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一個人倒黴,誰的心不是千瘡百孔的

01


不是你一個人倒黴,誰的心不是千瘡百孔的


芳子,漂亮賢惠,能歌善舞,上的廳堂,下的廚房,在單位裡又是業務精英。

在外人看來,芳子一直都是光鮮靚麗的。她的臉蛋永遠用脂粉抹的白白的,鞋子永遠被擦的鋥亮,走路的時候始終保持吸肚挺胸的姿勢。

可誰又知道,年紀輕輕的芳子已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丈夫又剛剛去世。

可恨的是,丈夫去世後,她竟然發現他生前背叛了婚姻,在外邊跟一個年輕姑娘打得火熱。

生活的重擔、孩子的打鬧,還有無法言喻的精神背叛,一度壓的她喘不過氣。

終於,有一天晚上,在孩子們的打鬧聲中,一向要強的芳子再也難掩心中的悲苦和絕望,她在母親面前不禁失聲痛哭。

她向母親哭訴,為什麼這個世界上的倒黴事兒都讓她碰上了。如果不是因為有孩子需要撫養,她可真想一死了之啊。

“不是你一個人倒黴,誰的心不是千瘡百孔的。”

母親安撫著內心極度悲苦的芳子,鼓舞她一定要振作起來,沒有誰的日子一直都是蜜裡調油,就算是再順利的人也可能遭遇過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02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不苦,只有誰更苦。關鍵的是如何對待苦難。

七八年前,那時候我還在讀大學。有一年的國慶節,我搭大巴車回五百里外的家鄉。

車上,那個坐在我旁邊的中年女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至今,我依然清晰記得她的容貌,大約五十歲,瘦瘦高高的,眼睛裡充滿哀怨,嚴重凹陷的臉頰,盡顯歲月滄桑和人生磨難。

途中,閒來無聊,我們兩個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挺長時間。

剛開始的時候,她說自己在Z城當保姆,只需負責給兩個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做飯洗衣,女主人待她十分友好,錢給的也叫人滿意。

因為家裡有十幾畝地要忙活,老公一個人實在幹不完,她才跟女主人請了幾天假,匆匆趕回老家幫忙幹活兒。

截止到那個時候,她語氣裡盡是幸福和滿足,讓人感覺她是個被命運眷顧的女人。

然而,當聊起孩子時,她突然眉頭緊蹙,臉上寫滿憂傷和失望。

03

“一兒一女兩個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了,閨女待我很親。”

“兒子人也不壞,可惜,兒媳婦做事兒太過分。我們辛苦幹活兒,省吃儉用,給他們在城裡買了房。”

“三年前,兒媳婦生下了小孫子,本來是皆大歡喜的好事兒,可兒媳婦卻執意不肯讓我帶孩子,逢年過節的也沒有回過一次婆家。

“我曾多次帶著禮物去看兒子一家,可每次都是哭著回來,兒媳婦不讓我見小孫子。”

她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那麼辛苦地把兒子養大成人,還用盡大半輩子的積蓄給兒子結婚買房,到頭來竟落下這樣的結局。

“我這輩子,命太苦了。”她像開閘的洪水,一發不可收,哭著說著,說著哭著,令人不勝同情。

她說,年輕的時候,她老公弟兄們多,公婆又偏心別的兒子,從來不肯幫她帶孩子,以至於她不得不一邊帶孩子一邊還要幹活兒。

提起婆婆,她咬牙切齒。“需要她的時候她不管不顧,她老的時候自然也不伺候她。”

她真的也沒有給婆婆養老送終,並認為這是一報還一報。她固執地認為,那是因為婆婆罪有應得,自己待兒媳婦不薄,她以後哪有不孝敬自己的理由。

結果卻令她始料未及,事實證明,兒媳婦對待她的態度,一如她當年待婆婆一樣,簡直是如出一轍,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她不肯找原因,只是一味地在痛苦中呻吟,看著她淚眼婆娑的樣子,我心裡五味雜陳,一時間竟然找不到安慰她的理由。

“她的一生毀在了兩個女人身上,一個是婆婆,一個是兒媳婦。”聽完她的述說,我腦海中想到了這句話。

04

冤冤相報何時了,一輩子的大好時光都浪費在勾心鬥角上了,一轉眼就已步入中老年的行列。

回首往事,盡是恨,放眼未來,都是怨。不長不短的一輩子,仔細算來竟不曾開心快樂過一天。

我們總是很輕易就羨慕別人的人生,卻不肯靜下心來欣賞自己的優點。

馬克思哲學告訴我們,活一輩子,就要活在各種各樣的矛盾中,生命不息,矛盾不止。

在痛苦和磨難面前,我們應該正視它、接受它、改變它,努力朝著幸福和快樂的方向邁進,縱使生活虐我千百遍,依然保持一顆善良樂觀的心靈。

不要怕,沿著正確的方向邁進,走著走著,花就開了,人生也越來越圓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