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醫院變局:莆田系退潮

民營醫院變局:莆田系退潮

莆田位於閩東,臨海,在福建省一直是經濟欠發達城市,2017年的GDP排名全省倒數第三。但從莆田火車站往西南方向出發,大約20多分鐘車程,便可抵達東莊鎮,這裡是另一幅景象。

在這35平方公里土地上,誕生了很多白手起家的神話,也不乏豪車炫富等軼聞。東莊鎮是中國民營醫院的發源地。

民營醫院變局:莆田系退潮

莆田市有關部門的統計資料顯示,至2013年年底,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營醫院1.13萬家,其中,莆田系民營醫院佔80%左右。

莆田常年在外從事醫療投資行業的人員超過6萬人,帶動從業人員150多萬人,年診療量約為1.69億人次。莆系民營醫院總投資額約3400億元,年醫療總收入約2500億元,年採購總額超過1000億元。

01

陳德良退隱江湖

上述莆系醫院的創辦人,多來自東莊鎮,是一個叫陳德良的人的徒子徒孫。

1976年,一名來自廣東惠州、江湖人稱“洪蝴蝶”的師傅來到東莊鎮賣藝,在耍把戲之後賣狗皮膏藥,掙錢不少。後來經過家人同意,陳德良拜入洪師傅門下,並隨他走南闖北。三年後陳德良自立門戶。

民營醫院變局:莆田系退潮

隨後的歲月裡,8個門徒“開枝散葉”,把越來越多的東莊人帶出莆田,帶入醫療界,帶到全國各地。而“莆田系”也一度成為民營醫院的代名詞。在中國民營醫院行業裡,陳德良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他年輕時,走街串巷帶起了莆田系,如今他老了,莆田系也輝煌不再。

從國企醫院到民營醫院集團,再到國資獨大的醫院集團,在近年來我國社會資本辦醫變局中,北京健宮醫院是一個縮影。這樣的變化,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多。

02

新舊莆田系

民營醫院行業內,人們把莆田系劃分為新莆田系和舊莆田系。新莆田系謀求上市,可能在規範中走向成熟,莆田遊醫建立的舊莆田系則將被逐漸淘汰。

以詹氏為例,詹氏家族主要以詹國團、詹國營、詹國連三兄弟以及詹玉鵬為代表,在國內、新加坡註冊了多家醫院管理公司或醫療投資公司,投資或託管著30多家醫院,投資近6億元的浙江新安國際醫院已建成投入使用。

“莆田系醫院裡,有5%左右的資產還是挺好的。管理者教育水平高,思想開明,願意規範化發展和與外界融合,有現代企業家的風格。但這樣的人鳳毛麟角,可能1000個企業家裡就5個。”弘暉資本管理合夥人王暉對《中國企業家》表示。

2014年創辦弘暉資本之前,王暉在鼎暉創投擔任高級合夥人和醫療健康行業主管。

民營醫院變局:莆田系退潮

2008年,鼎暉PE入股博生醫療,成為首家注資莆系醫療的機構。博生醫療集團由林氏家族代表人物林玉明創辦,旗下品牌包括和美婦兒、現代女子、儷人等20多家連鎖醫院。其中,和美已於2015年7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2010年,王暉(2009年加盟鼎暉)在鼎暉主導了對另一家莆系醫院安琪兒婦產的投資。安琪兒婦產也是莆田人卓朝陽創辦的企業,資方除了鼎暉,還包括清科、紅杉等。

但歸屬於舊莆田系的卻是絕大部分。在很多投資人看來,這部分企業身上,莆系文化的痕跡濃重。什麼是莆系文化,即鄉親抱團,意味著較為封閉,難以接受外部的資金和人才。

民營醫院變局:莆田系退潮

實際上,莆系和外界存在信息不對稱。2014年前後,互聯網醫療炙手可熱,吸引了一大批資本進入醫療行業。那時,包括詹國太在內的很多莆系醫療創業者對融資也躍躍欲試。但他們鮮少認識投資人,找不到門路。當莆系醫院在時代更迭的過程中,還沒摸著法門時,2016年“魏則西事件”爆發了。他們的“至暗時刻”來臨。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進一步表明政府層面對黑惡勢力的打擊決心。

接近政府官員的人士向《中國企業家》透露,在“掃黑除惡”的號召下,莆系醫院在全國已經關了100多家,僅深圳一地就關了20多家。“有人覺得它們有歷史汙點,只要它們在各地衛生局有醫鬧、涉黑等案底就得關。”

另一方面,隨著“允許在職醫生開辦診所”、放寬社會辦醫市場準入等政策的出臺,一大批優秀的非莆系醫療機構也開始獲得市場和患者的認可。和競爭者相比,莆系醫院的腳步緩慢又凌亂。

民營醫院變局:莆田系退潮

“現在好多(東莊人)跑回來了,說醫療不好做,沒生意。”東莊鎮的巡警說。他聊起了一個現象:以前這時候路上沒什麼車,人們差不多每年10月陸續回來。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他們回家的時間較以往提前了。今年提前回來的人,明顯又比去年多了。

8月15日,新三板掛牌的莆田系企業祥雲醫療公告稱,其出售旗下北京祥雲京城皮膚醫院有限公司19%的股權給北京嘉禾宜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作價190萬元。《中國企業家》記者發現,祥雲醫療近三年的淨利潤在連年下滑,該公司在北京、黑龍江、天津等地擁有近10家皮膚專科醫院。

民營醫院變局:莆田系退潮

不可否認的是,即便在非公醫療行業裡日漸衰落,莆系商人身上那種離鄉背井的勇氣和開拓精神,並沒有完全褪色。

從2006年開始,詹國太涉足養老院。“當時這塊業務大醫院都看不上,覺得老人身上沒錢賺。”詹國太回憶,當時養老產業還沒興起,他每年都要虧上千萬元。隨著國家“9073”(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模式的提出,尤其去年十九大報告和今年兩會都提到要重視醫養結合,他覺得苦日子終於熬到頭了,如今他的國太亞醫已經在全國佈局了約200家社區居家養老+中醫診所。

“大部分人都轉行了,我們也準備轉行。”東莊鎮的一位居民告訴《中國企業家》,他家在河北邯鄲有兩家婦科醫院,但計劃明年不開了,可能去經營加油站(莆田另一大特色和新興產業)。

民營醫院變局:莆田系退潮

針對國企醫院的改革,被視為近年來社會資本辦醫的超級紅利。站在政策窗口關閉在即的當下,當我們觀察企業醫院改革的結果時,不難發現,華潤醫療、北大醫療、新里程等具有國資背景的醫院集團,成為這個超級紅利的主要分食者。

“上半場就要結束了,但下半場還會有很多故事。”(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