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楊宋鎮辦迎春廟會 非遺項目“年豐莊善緣老會”為鄉親祈福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懷柔區楊宋鎮的鄉親們迎來了楊宋鎮冰雪迎春廟會暨群眾文化藝術節。

在今年的廟會上,楊宋鎮特意請來了該鎮傳承了300餘年年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年豐莊善緣老會為鄉親們祈福。

“耍叉”、“舞獅”、“小車會”“踩高蹺”.......“年豐莊善緣老會”始於明末清初,距今已經有300多年曆史了,原名“燈花會”。

乾隆18年四月初八參加丫髻山廟會,看到豐年花會表演並欽賜“年豐莊善緣老會”龍旗一面,至此改名“年豐莊善緣老會”。

“每年正月初三、初四、初五及正月十五都會在懷柔楊宋鎮的北年豐莊演出”,早年間這項傳統的活動被忽視,但在2005年重新被關注,目前已經連續14年在村裡表演了。

據悉,這個團隊目前共有200餘名表演者,其中大部分來自本村,年齡最大的已經84歲,而年齡最小的僅有7歲。該花會表演目現有項目11檔,包括門旗大篩、開路、獅子、少林、小車會、五虎棍、高蹺、地秧歌等。

除年豐莊善緣老會之外,楊宋鎮還舉辦了包括滑冰戲雪、影視玩偶走秀、迎春納福送春聯等活動內容。希望讓大家和楊宋結緣,在這裡深度感受影視文化、民俗文化、冬奧文化相互碰撞迸發出的無窮魅力。

年豐莊善緣老會,原名燈花會,始於明末清初,多為正月十五走會,由南年豐、北年豐、西樹行三個村共同組成,花會鼎盛時,項目達十三檔之多,每場走會參與表演者可達二百多人。

至今現存的有門旗大篩,開路、獅子、少林、五虎棍、小車、高蹺,一枝梅、地秧歌、十不全、吵子11檔。

懷柔區、鎮、村先後投資20多萬元,保護年豐莊善緣老會,重新購置演出服裝及道具,邀請老師、教授、村民表演,同時還組織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新“藝人”。

演員中年齡最大的已經70多歲,年紀最小的僅有五六歲。目前,北年豐舞獅隊的四個小獅子的表演者,雖然只有十幾歲,卻憑藉幾天時間的勤學苦練,就將小獅子的調皮可愛演繹得淋漓盡致。

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四月初八,善緣老會應邀參加丫髻山廟會,適逢乾隆帝到此進香,看過年豐村龐大的花會隊伍和精湛的表演後,龍心大悅,當即御賜龍旗一面,賜年豐村花會為“善緣老會”,此後歷經興衰,流傳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