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關於春節的冷知識,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10个关于春节的冷知识,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

春節將至,

這些專屬於春節的冷知識,

你知道嗎?

——基本都知道的瘦不了

1

春節從前不叫“春節”

10个关于春节的冷知识,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正月初一在古時不叫春節,而是叫元旦,辛亥革命後採用公曆記年,才稱之為公曆1月1日是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2

"春節"以前不是節日

10个关于春节的冷知识,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中國歷史上的"春節"其實不是節日,而是特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後漢書·楊震傳》中有載:"春節未雨,百僚焦心,而繕修不止,誠致旱之徵也。"在到南北朝時,"春節"是指整個春季!

3

春節每天慶祝內容都不同

10个关于春节的冷知识,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春節雖然是一個整體性的習俗,但是每天的慶祝內容卻不相同。從初一到初七,分別是雞日、犬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和人日。傳說女媧先用六天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積累了經驗後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

4

春節不只中國有

10个关于春节的冷知识,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很多國家將農曆新年列為法定假期,有韓國、朝鮮、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緬甸、文萊。另外,以前的日本也過農曆新年,但明治維新後廢除了農曆,節日也直接搬至陽曆。

5

壓祟錢就是壓歲錢

10个关于春节的冷知识,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壓歲錢其實不是"錢",而是鑄成錢幣形狀的辟邪品。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夜裡出來害人,壓祟錢就是壓歲錢,是專門用來嚇走這個東東的!

6

"福"字倒貼有講究

10个关于春节的冷知识,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前一段時間的熱搜,福字能不能倒貼,其實是這樣的:大門上的"福"字是不能倒貼的,在民俗傳統中,水缸、垃圾箱和櫃子才要倒貼福。為了避諱在倒水和倒垃圾時把家裡的福氣倒走,才要在這兩處倒貼福字,巧用"福至"來抵消"福去"。

7

“剃頭死舅舅”?

10个关于春节的冷知识,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正月不理髮"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認為春天應該讓頭髮散開自由生長,而不該剪斷,診察發爪可以斷重病、決生死,但是剃頭死舅舅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啦。

8

拜年抱拳有學問

10个关于春节的冷知识,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拜年抱拳拱手,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鬆緊適度,拱手,自然於胸前微微晃動,不宜過烈、過高。這種禮儀多為平輩間的拜年。這是男子抱拳拜年的姿勢,因為右手是攻擊手,要包住以示善意。而女子則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壓手。

9

大年三十也會“缺席”

10个关于春节的冷知识,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2016年就沒有年三十,2022年年三十也會“缺席”。我國農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週期安排的,稱之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為29天12小時44分鐘,而一個月的天數卻要用整數表示,因此有時是小月29天,有時是大月30天。同時,為保證農曆每月的初一必須是朔日,所以大小月安排不是固定的。

10

春節可能過兩個

10个关于春节的冷知识,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從公元 1645 年使用歷理置閏制開始,到公元 2800 年,農曆閏正月只發生 6 次,其年份分別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最近一次要等到243年後!碰到這種情況,原則上春節過第一個正月的,不過也有過兩次的。

長知識麼?

明晚除夕團圓飯的時候,

和家人一起嘮嘮!

10个关于春节的冷知识,看完就十全十美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