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1歲時嫁給6歲小孩,還生了8個孩子,看似荒唐實則有大智慧

網絡上有個段子,說男人不管到了多少歲,永遠都喜歡18歲的女孩兒。這種現象在古代那是十分常見的,從一些影視劇中我們就常常能看到一些七老八十的權貴老爺們,迎娶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做妾這種情景。老夫少妻的橋段看多了,今天來給大家講述一個“老妻少夫”的故事,說是古時候一個位高權重的少婦,在31歲時自願嫁給了一個6歲的小男孩兒,並且還生了8個孩子。這背後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

她31歲時嫁給6歲小孩,還生了8個孩子,看似荒唐實則有大智慧

昭君出塞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王昭君為了邊疆的安寧遠嫁塞北,做了匈奴可汗的女人,並且在之後的幾十年中,還依照收繼婚制度,又數次嫁給繼位的可汗。我們這個故事的主角,和王昭君一樣,也是因為收繼婚制度嫁的6歲男孩,不過不同的是,王昭君是被迫的,這位主角卻是主動選擇的。

這位主角名叫滿都海,她被譽為明朝時期蒙古貢獻最大的女人。滿都海最初是孛兒只斤·滿都魯的妻子。滿都魯是成吉思汗十四世孫,他和侄子孛兒只斤·巴延蒙克結成聯盟,二人商議之下,由滿都魯繼承了汗位。而好景不長,明朝時期的蒙古族是四分五裂的,滿都魯和巴延蒙克很快就因部族紛爭雙雙被殺。部落中兩個最有威望的人死了,大家的目光就都落在了滿都海的身上。

她31歲時嫁給6歲小孩,還生了8個孩子,看似荒唐實則有大智慧

因為蒙古族的收繼婚制度,這時上位的新大汗不光要繼承權力和財產,還要繼承前任的妻子。但是滿都魯沒有兒子,這就要從眾多有權勢的小頭目中挑選一個人,而這個挑選的權力就在滿都海手中。當時很多部落首領都向滿都海求婚,希望藉此來壯大自己的勢力。而滿都海則做了一個決定,非黃金家族(成吉思汗後裔)不嫁。最終,選來選去,她選到了自己孫子輩兒的,只有6歲的巴圖孟克,也就是巴延蒙克的兒子。

她31歲時嫁給6歲小孩,還生了8個孩子,看似荒唐實則有大智慧

這個決定讓很多人不理解,放著那麼多優秀的人不去選,為何要選一個6歲的孩子呢?難道這滿都海是想要通過控制巴圖孟克這個孩子,來抓住權力控制部落嗎?當然不是,這一切都是有苦衷的。當時向滿都海求婚的人太多了,都是各個部落的首領、權臣,不論滿都海選擇哪一個,都會得罪人。因此,她這時選擇一個6歲的孩子,雖然也讓那些人不滿,但一個孩子做大汗,他們不會放在眼裡,部落會因此迎來短暫的和平。滿都海則可以通過這段時間,培養新大汗,發展部落實力,以求以後能夠自保。

她31歲時嫁給6歲小孩,還生了8個孩子,看似荒唐實則有大智慧

不過,令滿都海意外的是,她選擇的這個6歲孩子,非常的有能力。巴圖孟克16歲親政後,通過數次征戰,統一了漠南蒙古,被後世稱為蒙古的“中興之王”。

最後,令我們意外的是,滿都海在嫁給巴圖孟克之後,居然又生育了8個子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