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春晚小品《吃麵條》,竟然已經是朱時茂在35年前的春晚作品了

經典春晚小品《吃麵條》,竟然已經是朱時茂在35年前的春晚作品了

1983年我還在省城讀書,暑假前幾天,突然收到弟弟寄來的一封信,通篇內容就一個,家裡買電視機了。

我無法形容當時的心情,可能類似於現在買彩票中了大獎吧。我父母雖然都在工作,但那時候工資不高,還要贍養遠在農村的父母,平時節衣縮食,吃頓葷腥都不容易,突然買了電視機,那要下多大的決心啊。

記得早些時候父母單位是買了電視機的,每個星期六晚上對外放映。電視機是黑白的,屏幕只有12英寸,接收信號的天線要不時擺弄,才能勉強看到隱藏在滿屏雪花中的電視節目。即便如此,也不影響裡三層外三層圍觀者的觀看熱情。

經典春晚小品《吃麵條》,竟然已經是朱時茂在35年前的春晚作品了

後來,電視機開始進入少數家庭,每到傍晚,人們便三三兩兩邀約著,去有電視的人家蹭節目看。主人家一般也熱情,端出各種板凳,不時還有瓜子糖果招待,比現在很多電影院還熱鬧。

1983年我家買電視機的時候,12寸的黑白電視機正悄悄走進普通百姓家。風靡一時的日本電視連續劇《排球女將》,還有美國的《大西洋底來的人》,就是那時在我腦海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跡。

經典春晚小品《吃麵條》,竟然已經是朱時茂在35年前的春晚作品了

​而真正讓我感到電視機物有所值,是從1984年的春晚開始。除夕那天,早早地吃過年三十的飯,和兄弟們一道去操場放完鞭炮,就守在電視機前靜等8點鐘到來。那時候的春晚真是鬧熱,眾多平時只能在收音機中聽到名字的藝術家悉數亮相:蔣大為、李谷一、於淑珍、朱明瑛的現場放歌,姜昆、李文華、馬季、趙炎齊聚說相聲,陳佩斯、朱時茂表演小品《吃麵條》……真是精彩紛呈,讓人大飽眼福,直呼過癮!

從這一年開始,每年年三十收看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便成為我們家、乃至中國許許多多個家庭雷打不動的保留節目。對於精神生活相對匱乏的上幾代人來說,觀看春晚是他們勞累終年後最輕鬆愉快的時刻,春晚在除夕夜為千千萬萬的中國家庭奉獻了一席文化娛樂大餐。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網絡的普及,春晚漸漸不再有先時的風光,但卻絲毫不影響我對春晚的期待和熱情,因為春晚情結,已深深融入我的骨髓之中。(文:楊力,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