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我們心中都深埋著一顆永恆的孤寂靈魂

《海上鋼琴師》:我們心中都深埋著一顆永恆的孤寂靈魂

城市有數千條交錯縱橫的街道,城市外有數不盡的平原、高山、大澤,而輪船是有限的,有限的輪船在無垠的大海中航行;鋼琴是有限的,有限的琴鍵可以鳴奏出無限的樂曲。二十世紀上葉,一名被船工撫養長大的天才鋼琴家,選擇與自己棲身了一輩子的Virginian號同歸於盡,沉入冰冷的海底。

《海上鋼琴師》:我們心中都深埋著一顆永恆的孤寂靈魂

《海上鋼琴師》的成功之處或許在於,即使導演講述的是這麼一個荒誕迥異,不同俗窠的故事,觀眾一定會油然產生一種這個電影故事是真實發生的錯覺。這種錯覺來源於導演那託雷及其擅長的敘事手法,使觀眾隨著回憶和現實的交錯,輕易融入這個伴隨著音樂的劇情。

1900年初,被船工發現的棄嬰被起名叫做1900,他從小便生活在輪船上,因為沒有身份證明,所以他從來沒有下過輪船。一次意外讓大家發現1900是一位天生的鋼琴家,此後他的名聲越來越大,甚至有人專程慕名而來只為欣賞1900的鋼琴演奏。他曾戰敗過不可一世的大鋼琴家,也曾有人專門找他錄製唱片。

《海上鋼琴師》:我們心中都深埋著一顆永恆的孤寂靈魂

一位妙齡少女的短暫出現使1900心中萌生了愛情。與《泰坦尼克號》相比,蒂姆·羅斯飾演的1900顯然更為內斂,沒有男女青年在輪船上放蕩不羈的尋歡作樂,沒有靈魂交融孤注一擲的“You jump, I jump”,1900這段短暫的愛情更為隱忍,甚至1900還未像對方吐露情話,少女便要隨家人下船而去。黑色雨傘下的少女深情回望,只是她也不能理解這位神之子內心中永恆的孤寂和對陸地的恐慌——超越死亡的恐慌。

《海上鋼琴師》:我們心中都深埋著一顆永恆的孤寂靈魂

《海上鋼琴師》善用柔和溫暖的拍攝來體現主角長久而動人的悲傷,在不經意間觸碰觀眾心中最敏感脆弱的神經,好讓人將它長久地銘記。與其述說故事,這部電影更希望的是藉助這麼一段奇妙的故事接近人心,讓觀影者拂去心房外層層疊疊的漣漪和堅硬的人格面具,去窺探深埋已久的靈魂,自我解讀和反思。

《海上鋼琴師》:我們心中都深埋著一顆永恆的孤寂靈魂

很多時候,面對這個世界的繁華喧鬧,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人卻紛紛化身孤島。盛放孤島的是一座座鱗次櫛比的城市,但城市永遠是拒絕孤獨的,它通宵達旦,霓虹閃爍,不願意給城市中生活的人們絲毫孤獨的機會。城市想盡辦法讓城市中的人融入外面喧囂的海洋和熱鬧的洪流,於是許多人選擇孤獨都成為一種奢望。

只希望你仍有時間和自己的內心和平相處,不至於在真正的絕望來臨之前便以迷失了前方的遙遠路途。Goodbye, 19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