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和他的“超級祕密武器”

馬雲和他的“超級秘密武器”

英雄不問出處

人人都豔羨他一手打造的商業帝國和鉅額財富,卻往往忽略了他把幾項在常人看來很普通的業餘愛好,進化成了賴以傍身的專業技能和“獨門武功”。

作為地球人,但他似乎來自宇宙的另一個星球。

“顴骨深凹、頭髮扭曲、露齒歡笑、頑童模樣、5英尺高、100磅(約91斤)重。” 美國《福布斯》雜誌曾經這樣描述他的模樣。

他小小的身軀,卻迸發著無窮的力量,也不斷創造著奇蹟。

大約從2000年起,幾乎拿遍了商界所有的榮譽大獎。

其中就有包括世界經濟論壇、《商業週刊》、《時代週刊》、《財富》雜誌、CCTV、21世紀中國經濟年會等國際經濟論壇和著名商業權威媒體在內頒發的獎項。

而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彭博富豪榜、胡潤百富榜及新財富500富人榜等財富排行榜上,自打上榜就從未缺席,還數次榮膺中國首富。並被西方媒體稱之為“中國互聯網之父”。

不用再介紹,這個人就是馬雲,一個在中國企業界乃至全球商界都如雷貫耳的名字。

這位鍾愛武俠文化,痴迷武俠英雄,最享受“風清揚”這一自封花名的小個子,除了他令人望塵莫及的商業成就,還有哪些看似平常,實則非同凡響的 “獨家絕技”和“超級秘密武器”?

英語“段位”,甩雅思託福幾條街

在當今商界,特別是互聯網領域,馬雲無疑是罕見的一個牛人。用“五十年難遇的奇才”來形容,應該不算為過。

若按中國的傳統教育思維來推理,這樣近乎天才級的人物,其學生時代應屬“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好學生”,或是“語數外政史地”及“語數外物化生”文理科二者有其一的尖子生。

但翻開馬雲的“求學史”,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除了英語,實在找不到可以炫耀的資本。這從他廣為人知的高考故事就差不多可以窺其全貌。

馬雲和他的“超級秘密武器”

少年馬雲

從1982到1984,馬雲連續三次參加高考,前兩次都名落孫山,尤其是數學考分慘不忍睹,頭一次只得了1分,第二次僅為19分。

第三回咬咬牙再次走進考場,多虧事先採取記題型和答案的笨方法,數學總算撈到了89分,但高考總分仍離本科線相差五分。

要不是當年馬雲英語單科成績特別突出,又加之杭州師範學院英語專業招生指標未滿,那麼被破格升入外語本科專業的機會可能就要打水漂了。

對於嚴重偏科的同學來講,無異於未踏進考場就已經被“判了死刑”,但馬雲偏偏當年成了從“死刑”走向“豁免釋放”的高考幸運兒。

可以說,在贏取人生第一次重大入場券的關鍵時刻,是英語救了馬雲。當然,還有他屢敗屢戰、不服輸不放棄的鬥志也可圈可點。

他的“英語獨角戲”從此開始上演並嶄露頭角。在其後來的人生履歷中,無論是在外語系、杭州學聯的如魚得水,還是在商界的縱橫馳騁,英語專長几乎成了他的一大“護身符”,也持續帶給他不少好運。

馬雲和他的“超級秘密武器”

用英語侃侃而談

馬雲的英語究竟有多牛?在麻省理工學院、沃頓商學院、哈佛大學、“達沃斯論壇”、紐交所上市、特朗普大廈“特馬會”等國際重要場合與活動現場,其流利的英語口語對話和精彩表現,功力可見一斑,連許多英語為第一母語的“歪果仁”都佩服。

如果英語水平也有如巴西柔術般的段位的話,那麼中小學英語水平只能算初學和入門級的“白帶、藍帶”;國內大學應試水平的四、六級最多算是“紫帶”,專業八級算“棕帶”;達到IELTS、TOEFL、SAT、ACT水準算得上“黑帶”;到GRE、GMAT層次可算“紅黑帶”;至LSAT、CPE變態級別可稱“紅帶”了。

馬雲的英語水準儘管在某些“雞蛋裡挑石頭”的專業人士看來,仍存在“有口音”與“時態和單複數錯誤”瑕疵,但其整體通暢、對答如流的英語境界,“段位”應在雅思、託福之上,逼近“黑帶”水平。

馬雲和他的“超級秘密武器”

來自“英語老師”俞敏洪的評價

俞敏洪曾對雷軍、劉強東、馬雲的英語水準分別做過對比和點評。他的“打分”式評價是這樣的:

雷軍很有勇氣(言下之意是雷軍的英語不咋的),劉強東相比以前已經是非常不錯了(意思是其英語還行),馬雲非常棒(那就是很厲害羅),並希望未來能見到更多像馬雲一樣能用英語對答如流、談笑風生的企業家,增強國際上對中國形象的認同。

作為英語培訓專家、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評價無疑是專業又客觀的。

馬雲英語“背後的故事”

馬雲的英文特別是口語為何如此厲害?

雖然他“走狗屎運”被招錄進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並順利畢業,但放眼全國,專業八級的外語系畢業生不說多如牛毛,也至少司空見慣為數不少了吧,為什麼口語幹不過馬雲呢(馬雲是當年杭州市“最牛的英語老師”和杭州翻譯界的名人)?

馬雲和他的“超級秘密武器”

當年教外語的馬老師

有過英語學習深刻體會的人都知道,英語學習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英語對話水平的高低,這也是國內有很多英語書面翻譯專家,卻相對缺乏英語口語專家即是這個道理。

馬雲早先也並沒有英語母語國家留學的經歷,他的英語完全是在家鄉杭州練成,其英語表達能力卻絲毫不遜那些常年國外留學的“海歸派”,何也?

關於馬雲戀上英語刻苦修煉的說法至少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馬雲小時候經常調皮打架,難免回家挨父親的揍,他就用英語回嘴,而大人完全聽不懂,這讓馬雲感受到由此所帶來的奇妙的精神勝利滿足感,也就對英語口語開始上癮了。

馬雲和他的“超級秘密武器”

與外國人做朋友,練英語

另一個版本是說馬雲上中學時,受到一位在他心目中如“女神”般存在的美麗女教師的影響,這位老師教的雖然是地理,但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可以熟練的用英語向外國友人介紹杭州人文景點,這讓馬雲覺得學好英語比學好地理更牛,就開始苦練英語口語。

不管是哪個版本,都說明興趣、動機是學習的原動力與最好的老師。

12歲時,馬雲興沖沖的給自己買了臺袖珍收音機,每天堅持聽BBC、VOA等英文廣播;還常常跑到西湖邊上,主動跟外國遊客搭話,尋找一切機會去練習口語。

就這樣日復一日堅持不懈,他的英語會話能力突飛猛進。

到13歲時,馬雲就能當導遊帶著老外滿大街跑了,他那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有時讓外國人都問他是不是歸國華僑?數學超爛,英語口語卻常常讓老師同學大為吃驚,這就是年少時真實的馬雲。

英語,在絕大多數人眼裡,不能靠它升官發財,都只是把它當做過級拿畢業證的普通學科之一,所以是硬著頭皮學的,從未沒想過作為人生一門很重要的技能來深度打造。

但馬雲不是,他是骨子裡喜愛,並把這門別人不在乎的普通學科修煉“進化”成了自己的獨門“絕技”,並因此受益無窮。

馬雲和他的“超級秘密武器”

與奧巴馬“交鋒”

馬雲不僅靠英語專長敲開了外語系本科專業的大門,後來更成為杭州師範學院500名本科畢業生中唯一分配到高校任教的牛人;也靠英語受浙江省官方委託作為翻譯到美國溝通落實一起高速公路投資未果後,卻通過友人比爾促成他與互聯網的從此結緣;更通過出色的英語賦予他一張“國際通行證”,登上《福布斯》封面和達沃斯論壇,並先後受到美國總統克林頓、奧巴馬、特朗普及普京、卡梅倫、莫迪等多國元首的會見,讓全世界記住了馬雲和阿里巴巴,英語功不可沒。

馬雲曾深有感觸的說:“我當年學英語,沒有想到後來英文幫了我的大忙。所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歡,只要你認為對的,就可以去做!”

※如果你覺得老刀分析得有道理,點擊加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