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新策略:合規風控,守正出奇

《今日財富》雜誌記者 黃坤

資產配置新策略:合規風控,守正出奇

主 持 人:王懷濤 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主任、移投行家族辦公室創始人王懷濤

對話嘉賓:郭欽霖 鉑睿財富總裁

劉欲武 凱恩斯裕龍董事長

彭 灝 永諾資產董事總經理

沙 泉 富國大通副總裁兼首席策略研究官

王懷濤:各位嘉賓下午好,非常榮幸受《今日財富》的邀請主持第二場的圓桌對話,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是資產配置趨勢與策略,資本寒冬之下,各位嘉賓認為當前資管行業在配置上有怎樣的趨勢?

郭欽霖:鉑睿是小型財富管理機構,我們在過去幾年資產配置上秉持不隨大流,不追風口,有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民辦的學歷教育行業,供應鏈金融產品,還有政府融資平臺的定向融資,搭配一些上市公司類的資產。我看到今年各大機構都在調整做海外配置,我認為在黑天鵝頻出的情況下,因勢利導是我們中小型財富管理機構的趨向。

劉欲武:很多人都在找投資方向,我認為從配置來講,要直面全球化配置新趨勢,全球化多幣種,不一定是房產、股票、保險具體哪塊。在國內,寒冬有三大原因,第一,去槓桿帶來資金面的緊張,今年總共170多萬億民間融資,新增融資只有10萬億,從這個角度來講,新增的融資基本上不夠支付利息。第二,隨著P2P投資效率的下降,這兩年倒閉特別多,也加劇了寒冬冰凍的厚度。

怎樣從過去找風口變成控風險?我個人理解,在這個階段應更多關注真正優質的資產,行業裡的龍頭,和已經在行業中有非常強勢地位的企業合作,可能是做資產配置的一個趨勢。

彭灝:寒冬只是暫時的,是正常經濟週期,下一個階段就是春天。我不認為“資本寒冬”能對2018年整個經濟形勢或資產管理行業做定義。在資管配置上,還是要關注資金流動性。目前整個經濟環境下,或是資金環境下,我們對交易對手、資產端、信用風險的評判、非信託性的評判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類資產上要更多提供產品化的資產配置,而不是短期具體基於某一個資產,項目的投機行為,利用金融工具把投機的機遇分享給投資人,未來這種做法會越來越少。

沙泉:新的配置趨勢一定要認清目前所處的形式,美國的縮表,QE的結束,中國政府明確表態,不會大水漫灌,所以這是一個流動性缺失的年代。

另外,從《資管新規》來看,其把整個財富管理行業做了一個新老劃斷,以前我們做項目和風控時,可以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比如說做徵信,大家都認為不監管的可能性很小,現在不管做哪一類項目都要睜大雙眼,就怕流動性確實造成資金鍊斷裂的風險。比如當地政府在未來的產業佈局方向上都會通盤進行考慮,然後才會做類似的項目,所以未來跟客戶溝通也要降低收益的預期。在目前的時間點去挖掘優質的資產,拉長投資時間,守正出奇,應該是未來的趨勢。

王懷濤:資金出海受限,投資空間受緊,面對這樣的環境,中高淨值階層如何合理進行資產配置?沙總先回答一下。

沙泉:不管從需求端還是從政策面來看,房地產的週期可能會被拉得長一些,短時間房地產再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高淨值投資者應轉變思想和觀念,投其他的流動性稍微強的資產,比如說債權類。

目前國內可配置的大類資產確實比較稀缺,房子以外就是股票,除此之外要看客戶自身資金的屬性。如果強調流動性,就只能配債權類的,風險稍微低一些;如果能夠忍受長期投資期限的話,可以去佈局一些優質股權資產,目前經濟下行,又加上流動性收縮,有一些優質性資產的估值,比2016年要低的多。

王懷濤:您認為房地產投資大勢已去嗎?

沙泉:並不是大勢已去,我認為不是所有房地產都不可投資。未來最主要需看地區,近一兩年房地產漲得最快的是三四線,比如說揚州的房地產漲到了將近2萬塊錢,這個肯定是不合理的價格,這個城市未來的房地產還是有一定投資空間。

彭灝:我認為,不能像以前尋找一個新的熱點,熱點過後尋找下一個熱點和投機機會,這對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機構和客戶而言,都是不健康行為。未來長期而言,所有中高淨值客戶與資產管理人溝通交流時,要避免談新投機機會在哪裡,還是要提高自身資產對抗波動性的能力,增強自身韌性,以長期保值增值的目標去談資產配置。

從大類資產配置來說,我認為還是要基於自己資產淨值狀況做一個診斷,知道自己資產保值增值的需求從哪裡得到滿足和體現,再去談具體的資產配置,這是我們和投資人坦誠交流時需互相努力的方向。

劉欲武:剛剛兩位嘉賓講三四線城市機會很大。一個是房產,一個是地產,居民一般都會配置幾套房產作為自己的投資,實際上,對於有些高淨值人,他們的房產和地產的配置比例比較低,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講,還是應有防範性的房產,乃至於地產的配置。第二,做財富管理行業中,很多人的錢去了地產開發裡面,甚至保險資金也去了地產開發,作為地產的投資,雖然有各種政策的限制,我認為始終還是一個機會和趨勢。

郭欽霖:我認為財富管理的核心是配置,財富管理行業迅速發展時期有兩大引擎:政府平臺融資和房地產。房地產市場到了分化的時候,是一個支離破碎、不連續的市場,但在三四線城市還是有一些機會,這種機會屬於結構性機會。作為財富管理機構,我們要仔細分析和判斷,替客戶發掘出優質的資產,尤其是房地產領域仍然值得發掘,而且在未來六個月之內有大的變化,我們要擁抱變化,在變化中尋找機會。

王懷濤:淨值化時代下,財富機構如何去提高資管能力和投研能力?以及你們公司目前正在有哪些措施為客戶提供比較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

郭欽霖:市場在動盪,越是不確定的情況下,客戶越是需要財富管理,現在是形成成熟財富管理市場的最佳時間。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願意腳踏實地做一些精細化或自己擅長的事,而不是跟風的話,有自己得到驗證的獨立觀點,這個行業還是大有機會的。

劉欲武:我認為做財富管理,拿到客戶的錢去投資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怎麼去投資。一定要穿透到底層資產和有實質性的參與,否則的話,我情願小一點,少一點;第二,本身行業有一定的發展前景,一個公司不可能什麼都去投,我們要加大在人手、研究深度和學習能力方面的投入力度;第三,龍頭企業現在已經具備盈利能力,所以我們現在投資偏向於和龍頭企業一起合作的項目,當然也有地產的,也有跟投資公司一起合作發展母基金的,也有去做IPO投資的項目。

彭灝:我們公司一直是中場型選手,從機構採購產品推薦給投資人,也需要投研能力,把握市場的走勢,推薦適合投資人的產品。我們公司最重要的財富是團隊都是在資管行業裡平均有15-20年經驗的人,不光看過底層資產,經歷過週期,而且是整個行業裡挖掘出的最適合的基金管理人和資產管理人。我們有兩層對整個資產辨別的能力,把匹配的資產提供給適合的投資人。

沙泉:給高淨值客戶配置資產時,不是簡單的代銷,不是做一個FOF拼盤,不是追熱點,而是帶著高淨值用戶去跟上趨勢,通過加強公司研究部門的建設,去跟蹤行業未來的機會。從我個人觀點來看,我們配置方向和大的宏觀經濟戰略的定位有很大的關係。

以前有很好的人口紅利和稅收政策,我們生產要素的價格低一些,我們創造了大量外匯儲備,現在我們很多工廠已經搬到東南亞地區,產品科技的含金量和性價比已經不具備了。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在產業結構方面進行調整,我們未來的貿易會越來越困難,未來外匯的儲備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未來的貨幣政策的空間也會越來越小。所以從國家目前推出的各項政策來看,都是指向了關鍵的領域——科技,這裡麵包括智能製造,包括數字經濟等等,這些方面我們認為未來有很好的發展趨勢,蘊含著大量的投資機會。

王懷濤:非常感謝四位嘉賓貢獻自己的真知灼見,最後我用兩句話結束今天的小組討論,今天下午我收到市公安局消息稱e租寶750人被拘留,另一上百億公司帶著15個高管去自首,為什麼會出現之類的現象?因為沒有切合我們的主題——合規風控,所以在此特別提醒金融理財界的朋友,資管能力必然包括了合規風控能力,這個應放在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