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雲。秋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假山植物造景技巧

假山植物造景技巧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在園林假山的造型佈局中,山石皴紋、群峰位置、植物點綴、小品配置等,都要做到疏密有致。

通常,園林假山的主峰一帶是最密處,山石佈置得密,樹木栽植得密;而在配峰部分相對較稀疏。 講究開合在園林假山的藝術造型中,開是起勢,合是收尾。立峰是開,坡腳是合;近山是開,遠山是合。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一般的園林假山佈局都是由3至4個開合組成,開合的交替出現,可以使假山體現出節奏韻律。 虛實相生在假山藝術中,虛實既指藝術境界,又指藝術的處理手法。

所謂藝術境界是指園林假山所表現出來的深遠意境(稱為虛境)和假山所形成的真實景觀(稱為實境)。所謂虛實的藝術手法是指園林假山所表現出來的虛空與實在。

露中有藏露中有藏是指園林假山要能展現出一個景外有景、景中生情的動人畫面,創造深遠意境。

空白處理空白在假山中所佔空間的大小,對整個佈局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園林植物與景石結合造景時,不管要表現的景觀主體是山石還是植物都需要根據山石本身的特徵和周邊的具體環境,精心選擇植物,利用植物的形態、色彩、質感以及不同植物之間的搭配形式,使山石和植物的配置達到最自然、最美的景觀效果。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下面以廣州公園景石與植物配置的情況,希望可以為景觀設計師提供一些景石與植物配置方面的借鑑。

太湖石與植物配置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是一種石灰岩,其色澤以白石為多,少有青黑石、黃石。太湖石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通靈剔透,是園林四大名石之一。其色澤最能體現“皺、漏、瘦、透”之美。太湖石常採用特置、對置和散置的形式置於路旁、庭園入口等地,尤其是置於古典韻味比較濃郁的庭園中;植物的配置,主要是突顯太湖石的古典之美。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除與植物相配置以外,景石往往還會與亭、橋、粉牆等園林建築相結合,來展現古典園林的韻味。廣州的公園內的太湖石多呈灰白色,因而為了彰顯其淡雅之美,配置於太湖石周圍的植物的顏色以綠色居多。

作為孤賞石,太湖石周圍多配植草本植物,如文殊蘭+蜘蛛蘭+腎蕨+沿階草。而置於道路旁邊的太湖石,為了打破單調,常採用喬-灌-草的配置模式,如鳳凰木-散尾葵-孔雀竹芋+金葉假連翹。

在公園的中國古典式小庭院內,太湖石旁多采用喬-灌-草的配植模式,如在漏窗粉牆前配置佛肚竹-細棕竹-葉蘭+沿階草。因此,太湖石與小型的竹類植物、棕竹、一葉蘭、腎蕨、沿階草等相配置,不僅能很好地展現太湖石的典雅之美,也能營造出清新、自然、優雅的環境。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黃蠟石與植物配置

黃蠟石呈潤黃色,石質潤澤光滑如同打蠟,因此得名,亦為園林四大名石之一。黃蠟石具有溼、潤、密、透、凝、膩等六個特點,其主“色相”黃色也是其成為名貴觀賞石的重要因素。黃蠟石數量眾多,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景石。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它常被特置於公園門口、散置於園路旁、草地中或置於小庭院內。此外,黃蠟石在公園內與水、植物組合造景也十分常見。當黃蠟石特置於公園或景點入口,作為題名石時,其四周通常會配植植株低矮、體量較小的植物,如腎蕨及何氏鳳仙、一串紅、四季秋海棠等草花。

在園路旁、庭園或草地中,體型較小的景石常三兩成群地散置,此時會採用喬-灌-草的配植模式,如白蘭-黃金榕-花葉良姜+腎蕨,小葉榕-南天竹-孔雀菊+腎蕨+假銀絲馬尾。

在水景園中,黃蠟石亦可置於水景瀑布中,周圍配植橡膠榕、垂葉榕、春羽等;或散置於溪流的岸旁,周圍配置喜溼的草本植物,如孔雀竹芋、春羽、風車草等,使景觀自然和諧。據調查,由於花葉良姜的顏色、質感與黃蠟石潤黃色的色澤極為和諧相配,因而被廣泛應用於公園景石造景中。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英石與植物配置

英石源產於英德市區東北面25公里的英山山脈,故謂“英石”。它是經過千百年驟冷曝曬、箭雨風刀而成的玲瓏剔透、千姿百態的石灰石,是園林四大名石之一。英石一般為青灰色,其形狀瘦骨錚錚,嶙峋剔透,多皺褶稜角,清奇俏麗。英石公園中比較常見,而且多以英石假山的形式出現。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在水池旁的英石假山周圍所配置的植物常採用喬-灌-草的配置模式,高大濃綠的喬木形成的背景,很好地襯托了英石假山及其周圍植物的蔥鬱和旺盛生命力,如短序魚尾葵+青皮竹-觀音竹+狗牙花-海芋+花葉良姜+綠蘿,再配以小葉榕盆景;

在特置的英石旁,則常採用灌(或小喬木) -草的配置模式,如觀音竹-花葉良姜+龜背竹+海芋+沿階草,佛肚竹-金脈爵床+沿階草等。在廣州公園內,英石假山周圍多點綴佛肚竹、海芋等鄉土植物,不僅能突顯嶺南特色,還可營造古典園林的典雅之美。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花崗石與植物配置

花崗石是火成岩,屬於硬石材,由長石、石英及少量雲母組成。其顏色主要是由長石的顏色和少量雲母及深色礦物的分佈情況而定,通常為灰色、紅色、薔薇色或灰紅相間的顏色。

在加工磨光後,便形成色澤深淺不同的美麗斑點狀花紋,花紋的特點是晶粒細小均勻,並分佈著繁星般的雲母亮點與閃閃發光的石英結晶。花崗石構造緻密,呈整體的均粒狀結構。

花崗石在公園中一般作孤賞石,體量都比較大,四周配植喜陽植物。此外,花崗石的天然質感,也可以在廣州的公園內用於天然植物造景為主,山石造景為輔的自然景觀當中。

花崗石雕塑周圍的植物常採用灌-草的模式,如天河公園粵暉園內的南粵勝景,在三塊花崗岩雕琢而成的景石配上紅刺露兜-彩葉鳳梨等植物。

此外,天然花崗石作為自然造景要素時,可散置於群落中,故可運用喬-灌-草的配植模式,如尖葉杜英-竹子-灰莉+ 鵝掌藤-春羽+花葉良姜等。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假山植物配置的實例分析——沈年華

園林中,當山石與植物組織造景時,要使山石和植物的組織達到最為自然、最美的景觀效果,就需要根據山石本身的特徵和周邊具體的環境,精心選擇植物的種類、形態、色彩、高低、大小以及不同植物之間的搭配形式。

本文以蘇州旅遊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假山為例,進行植物配置的實例分析,以期為假山的植物配置提供借鑑。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假山如圖1、圖2所示 ,高5.8m,由千姿百態的太湖石堆砌而成,點綴校園,起到了美化師生活空間的作用。

假山植物配置

·主峰的植物配置

主峰是假山的主體,所選擇的植物就有高度限制,否則就會削弱主峰氣勢,因此主峰的植物選擇顯得尤為重要。假山主峰南側除了杜鵑、常春藤(圖 3)、紫藤、絡石外,還配以管木狀的羅漢松、黑松、曰本五針松、榔榆、懸鈴木、鹽膚木等,大多是造型後的樹樁,長勢良好;北側以紫藤、常春藤、絡石等藤本植物為主,山腳還配置了火棘 (圖4)等;主峰配置的植物還有貓乳、扁擔杆、木防己等。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次峰的植物配置

雖然次峰在高度、體積或姿態等方面均次於主峰,但植物配置不能小覷,該假山叢植了紅楓(圖5 )形成了獨特的叢林式景觀,還配以了絡石、花葉絡石(圖6 )、'羅漢松、枸祀 (圖7)、金銀忍冬、雀梅藤、火棘、芫花(圖8)等植物。

假山植物配置~乾貨

·點石的植物配置

點石作為主峰、配峰的陪襯物,起著劃分山腳水面空白空間的作用,在一個開合格局中起節點作用,它的植物配置也較為重要。配置的植物有絡石、槓香藤、迎春、貼梗海棠、雲南黃馨、雀梅藤、千葉吊蘭、花葉扶芳藤、羽毛楓、柘樹、枸骨、金邊六月雪、金絲桃、杜鵑、胡枝子、金銀忍冬、署蕷等。

·水體的植物配置

水體配置的植物有香蒲、睡蓮、千屈菜、菖蒲、梭魚草、燈心草、藻等。

假山植物配置的特點

·植物種類豐富

假山配置的植物種類較為豐富,據統計,共有植物 34科37屬41種(含栽培種),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屬 3種,被子植物32科35屬38種,其中單子葉植物7 科7屬7種,雙子葉植物25科28屬31種。

·植物生活型多樣

假山配置的植物生活型多樣(見表1),喬木有7 種,雖為喬木,實質上呈灌木狀,如:羅漢松、黑松和榔榆等灌木15種,如金邊六月雪、枸杞和金絲桃等;藤本植物12種,如紫藤、絡石和常春藤等;草本植物有7 種,如:梭魚草、菖蒲和燈心草等。

·植物觀賞特性多樣

通過對假山植物的觀賞特性分類,假山配置的植物具有觀賞特性多樣的特點(見表2) ,其中觀葉植物有21種,如羽毛楓、花葉絡石、常春藤等;觀花植物有 15種,如杜鵑、芫花和紫藤等;觀果植物有4種,如枸骨、火棘和枸杞等;其它觀賞植物如燈心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