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2016:中超赛季回顾(三)

球迷

记忆2016:中超赛季回顾(三)

本赛季的上座率尚未公布,从我们跑联赛的感觉可以看出,广州恒大、江苏苏宁、重庆力帆、石家庄永昌、北京国安、延边富德等俱乐部相对稳定的保持了较高的上座率。这些球队在面对强队或者有历史渊源球队的时候,上座率会达到一个顶级的水平,基本会坐到体育场的八成以上。而长春亚泰、天津泰达、等一些俱乐部的主场,观众人数依然相对比较少。观众上座率回升是肯定的,但除了球队成绩和对手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逐步建立属于俱乐部自己的球迷文化,只有心在这了才可以持久,而不是来看热闹的人更多。本赛季,每支球队的球迷都会有跟随客场的行为,不管这个征程有多么艰难,球迷们依然会为自己的球队去加油助威。每场比赛结束,不论输赢,不论主客场,球员都会与球迷互动,这也渐渐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这样的良性循环越多,俱乐部和球迷的心才能越来越紧密。

记忆2016:中超赛季回顾(三)

本赛季还有现象就是球迷间的地域相互攻击,比如申花与苏宁、永昌和力帆等等,这其中有历史原因,也有火上浇油的刺激,不过随着敌对情绪的升级,球迷们攻击的方式也随之升级,除了打骂之外,甚至上升到很多普通人难以接受的层面,比如灵堂、烧纸等等。暴力的场面层出不穷,砸大巴的事件也是发生了数起。在联赛蒸蒸日上的同时,如何多呈现一些如围巾强、手机灯光这样已经越来越成熟,且温暖的助威方式,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向,而这样的仇恨如何引导、化解或者用温和的方式对抗也是需要引导的。记忆2016:中超赛季回顾(三)

转播

本赛季中超联赛卖出五年80亿的天价,现场电视信号的制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多机位的设置、飞猫的大量应用、超级慢动作的加入等等都提升了转播的质量,或许我们刚刚进入到这样的高要求当中,很多设备虽然配置了,但是人员的能力或许还达不到,比如导演切换的细节、故事性,比如摄像把握细节的能力,比如飞猫、摇臂操作的熟练程度,还都需要再进行培训和训练。记忆2016:中超赛季回顾(三)

除了信号制作越来越规范,视频媒体的报道上也越来越有追求,从央视开始,每轮转播的比赛都会有赛前的新闻、专题、以及直播现场记者连线,其他地方台、视频网站等也都开始有这样的标准配置,让一场比赛变的前后更加丰满,为观众呈现了多样化的信息和了解方式。不过,本赛季因为版权问题,大众获取联赛画面信息的渠道相比之前减少了很多,当然从版权的角度来说这是正常的发展路径,可这样对还并不健全和成熟的中超联赛还是多少有些影响的。

记忆2016:中超赛季回顾(三)

管理

每家俱乐部有自己的管理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在有些共同面对的事情上越来越统一规范。比如不少俱乐部对于媒体的服务越来越细致,他们会组建当地记者群,在每次赛前赛后发布会上,都会有专人通知大家赛前发布会时间、训练时间,还会记录发布会内容,第一时间发到群里供记者们使用等等。记忆2016:中超赛季回顾(三)

中超公司在整个联赛中的管理也越来越和国际接轨,不论是发布会的硬性要求、赛前主教练直播采访要求、赛后瞬间采访要求、球迷管理要求、赞助商权益保护等等方面都逐步越来越细致,规矩正在慢慢建立。我们采访过很多大赛如世界杯、欧洲杯等,中超联赛的很多方面已经缩小了之间的差距。其实当规矩真正建立起来,并坚决的执行起来,会发现我们其实也可以做的很好,这点必须值得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