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莊前的銅獅子顯聖,雙目眥血嚇退侵略者

在承德有這樣一個傳說:

1944年春天,避暑山莊裡的一對銅獅子被日本侵略者盯上了,幾次試圖劫掠走,一直沒有成功。

最後侵略者準備用吊車和炸藥毀掉銅獅子像,那幾天正趕上陰雨天,天矇矇亮的時候大風捲著烏雲在半空中翻滾,準備毀掉獅子的隊伍頂著大雨匆匆趕到了閱射門前。

避暑山莊前的銅獅子顯聖,雙目眥血嚇退侵略者

雷雨夜

幾個日本兵扛著炸藥堆在了銅像下的基座周邊,突然一道閃電劃破長空,隨之而來的滾滾雷聲足足響了數秒。緊接著就是日本兵“啊呀~”慘叫,一個趔趄摔倒在地,連滾帶爬的從地上站起來後逃也似的就要跑,一頭撞到了剛進宮門的一個長官,自己倒地不起。

避暑山莊前的銅獅子顯聖,雙目眥血嚇退侵略者

赤瞳銅獅

周圍的人逐漸圍了上來,長官用手電照了一下臺上的獅子也嚇得昏厥,風雲之下,雷雨之中,雄獅仿若活了一般,居高臨下瞪著猖獗的匪類。又一道閃電劃過,獅子二目圓睜,竟然雙瞳血色,從面頰流過的雨水都化作血水滴滴答答落到地上,緊隨而來的轟轟雷聲就彷彿這對獅子的怒吼震任心肝。這群日本兵什麼顧不得抬起兩個昏死的人就逃出了避暑山莊。

在院門外這隊遇到了被吵鬧警醒的看門老人,有懂中文的大兵和老人描述了經過,老人說“聽老輩人說,這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據說乾隆皇帝就是文殊菩薩轉世,聽說他為了保護山莊,就命工匠把自己的獅子照樣塑在了宮門口,為的是看守宮殿。這兩天,你們這樣冒犯他,那是把他氣急了!”一群鬼子面面相覷,老人又接著說:“那獅子的眼睛昨晚就紅了,這可是不祥之兆,你們如果再這樣搓弄他,說不定要大禍臨頭嘍。”

避暑山莊前的銅獅子顯聖,雙目眥血嚇退侵略者

閱射門前

這對銅獅子就在避暑山莊閱射門前,形態生動,栩栩如生。根據記載鑄造時間是乾隆年,約有5噸重。

避暑山莊前的銅獅子顯聖,雙目眥血嚇退侵略者

銅獅子精美細節

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彙和清宮內務府奏銷檔記載,乾隆御極之後,對大型銅器極為重視,頻頻下令製造,或為內廷,或為園囿,或為寺廟。這些作品品種多,體量大,重則數百斤甚至上萬斤。鑄造用時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在銅器製造史上,稱得上是空前絕後的盛世工程。這對銅獅就是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九日,乾隆皇帝御旨著內務府製作“燒古色黃銅大獅子一對”放置於“熱河避暑山莊宮門前”,由內務府造辦處鑄爐作(亦稱鑄爐處)工匠製作,於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八日鑄造完成的。這對銅獅採用失蠟法鑄造,製造工藝精緻。雖然銅獅口中的牙和舌頭,以及幼獅、繡球,是分鑄後鑲嵌上的,但銅獅的眉、耳、捲雲紋、胸前雕綬帶和尾巴等是和獅身整體鑄造而成的,使得銅獅豐滿而堅固,是古代大型銅鑄珍品。

這對銅獅子是否真的有顯聖的歷史不得而知,不過被移動過倒是確有其實,1976年唐山大地震,承德也有明顯震感,銅獅子下石座的東北角移動了10釐米,座上的銅獅子像向南移動了1釐米。

終究是:

造化使然銅鑄可動,人力將盡風物難移

避暑山莊前的銅獅子顯聖,雙目眥血嚇退侵略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