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們,要注意與團隊一起前行的姿勢!

前段時間,去廣州出差時,到了客戶公司。客戶在與她的團隊成員進行開會:“你們的工作效果與效率,都讓我很不滿意!拖拖拉拉!今天,客戶又給我打電話投訴。小李,你是怎麼搞的,最近總不在工作狀態......”在會議上,我只有聽得份,客戶CEO一直在講,員工也一直在記錄著,

我瞄了一眼坐在我隔壁的員工,他正在記錄著,很認真,但仔細一看,他正在練習書法,寫得密密麻麻。

CEO們,要注意與團隊一起前行的姿勢!

開會,要認真!

“我能接到很多訂單,但就是完不成啊,我一個人在前面跑,等回頭看時,發現我的團隊成員都在後面慢慢悠悠的,唉......”美女CEO長嘆一口氣,似乎心有不甘。

“我在外邊,也經常聽課,比如團隊、溝通、客戶管理、戰略、績效管理的知識,學習了不少,也請大學教授來公司為員工講過課,但,我現在真有些力不從心,現在才有50多號人,接下來會增加到100多人,真不知道,如何辦了?”

望著客戶著急的面孔,能感到她的焦慮。但是,她僅是為自己的“私心”而焦慮,這從我與她的對話中,可窺一斑。

“王總,你的公司經營12年了,你也在北大總裁班學習過,而且熱衷於各種活動的參與,你會與你的團隊成員一起分享你為什麼要如此做嗎?他們在想什麼,你真得知道嗎?你與他們之間真得是工作團隊嗎?你說過話與做得事情之間有否差距?若有,差距有多大?是否需要彌補?如何彌補?”

王總稍微楞了一下,“哈哈,我學習是我的事,肯定不會與他們分享的,即使分享了,他們也聽不懂,他們的心裡天天想著的就是加工資,加多少,我認為我是一個表裡如一的人,尤其是對朋友。”

“王總,你的員工是你的朋友嗎?你瞭解每個人身上的個人優勢嗎?你的團隊成員的個人優勢是否互補?”

“當然,財務經理、市場經理、HR經理、銷售經理之間應是補的,但是,他們每次開會時,就是不說話。給我的報告,也不能令我滿意。”

王總著急地問:如何建立團隊呢?如何建立高績效團隊呢?面對王總的問題,我作了分享,記錄如下。

CEO們,要注意與團隊一起前行的姿勢!

王總的心裡沒有團隊

首先,團隊要有精神,是基於一些原則的價值觀。換句話說,如果你要讓你的團隊高效、有價值,你必須要遵循這些原則,你需要在團隊中撒下合適的“種子”。同時,你得接受並運用這些遊戲規則,真正的團隊精神要求所有的團隊成員都有著卓越的信任、信仰,把團隊放在第一位的集體思維。要培養“信任”,一個團隊必須要有一個“持續持有”的東西,這不僅是一個團隊的建立基礎,而且也是一系列需要遵守的規則,打破了這些規則,你就打破了團隊的基礎。

一、原則1:團隊至上

在高績效團隊的核心部分是共同目的,即高於每一個團隊成員的“使命”。要想成功,團隊的利益和需要要放在第一位。這就要求:要從“我”的思維向“我們”的思維轉變。相對團隊需求來說,高績效的團隊成員理解個人問題和個體差異性是排在第二位的。這並不是指你必須放棄你的個人能力,相反,這意味著你要分享你的個人優勢和差異性去推動團隊前進。這就是“我們”思維體現的專注和願景,這是集體能力的合作,這就是團隊的影響力。

合作是指為了相互所得一起工作,意味著為了成功和失敗分擔著責任,共同專注於一件事情,相互打掩護,不是指在團隊中相互競爭,僅僅將重要的資料和信息分享給比自己職位高的同事,或者為了不引起矛盾而屈從於集體思維,這些都是“團隊第一”規則的破壞者。

二、原則2:公開、坦誠溝通

你是否能想象出在場籃球比賽中,不公佈時間、分數、違規次數等信息,這場比賽最後會是怎樣的一個場面?在一場戰役中,若是沒有清晰的戰術計劃和及時溝通,打仗的雙方會怎樣?

易得諮詢的研究成果顯示:若沒有基於事實的信息、及時坦誠反饋的情況下,團隊很快就會轉變成一個脆弱、高度依賴的團伙(請注意:不是團隊!),這個團伙把責任和問題的所有者向那些知情人轉移,在很多組織中,這導致嚴重的“依賴綜合症”。把解決問題和衝突解決向上授權,不是有問題嗎?讓老闆去解決!!!

請記住:高績效團隊是向團隊授權,並且信息是權力的資源。

在這裡,我還想多說幾句:權力有兩個要素構成,即動機和資源。什麼是動機呢,即你做一件事的強大內在目的性,而資源就是你擁有的信息,二者缺一不可。若你仔細思考,你會發現,第二個原則與第一個原則是有著巨大的內在聯繫。

有了重要的信息,人們就會負起責任並行動起來,若沒有信息,人們就會被俘虜,做什麼、去哪裡都很茫然,請也記住,授權開始於信息分享。

CEO們,要注意與團隊一起前行的姿勢!

信任是團隊建立的基礎

三、原則3: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易得諮詢研究表明,我們需要高績效的團隊成員,不需要被動的觀察者。我經常說,若你想成為一個優秀團隊中的一員,請參與進來,要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問題本身。要勇於說出來,分享你的想法,把“我們”放在“我”的前面,就工作本身,進行貢獻出你的時間和才能,承擔起一部分責任,若是沒有這種承諾,團隊成員之間的重要紐帶就會斷裂。

高效的團隊合作要求每一個人都是帶領者,每一個人都是追隨者,這樣才能創造出一種積極領導的強大動力。當我們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說和貢獻時,利用說取和影響來造福團隊,這時需要帶領;當有其他人正在帶領或有計劃在實施時,我們需要追隨。這時候,你要多問一下你自己:

1、你負責哪一部分工作?

2、你有什麼樣的才能?

3、你多大程度上可以是一個有效領導者或追隨者?

4、若是需要貢獻你的才能時,你會貢獻嗎?

5、請記住:你不需要允許成為一個團隊成員!

個人的責任和自律是無可替代的,正是平時的自我反思孕育了高質量的績效和授方案,當我們負責了一個問題時,併為結果負責任時,我們就成為了變革的推動者而不是變革的受害者;當我們不去責備他人或者為自己找藉口時,我們就成為了解決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問題本身。

四、原則4:尊重多樣性

組織協同產生於多樣性,而不是一言堂。通過把人們聚在一起,鼓勵思想和感情的自由

交流,我們就自然而然地豐富了決策的過程。通過溝通,我們瞭解了事情的真相,俗語說得好“越辯越明”,在衝擊中,思想會變得更強大、更豐富、更簡潔。

蘇格拉底曾說:“你有兩隻耳朵和一張嘴,一定要按比例使用。”我們進行檢查和平衡,彙集我們的資源、能力和經驗以產生更強大的結果,要開發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其秘訣就是傾聽最接近問題的人說的話。

建議你進行以下思考:

1、你認真聽了嗎?當你在聽的時候,你在多大程度上感同身受?有否真得去試圖感受說話人的內心想法?

2、你有多瞭解和珍惜你的隊友?尤其是他們不同意你的時候。

3、他們對你瞭解多少?

4、你是否以同理心傾聽並尊重他們的觀點?

5、你是否有一種建立信任的能力?

同理心是作為領導者的一項重要管理技能,在不使用權威的情況下,影響和激勵他人,需要尊重。為了激勵人們,我們需要關注激勵他們的因素。為了避免和解決衝突,我們需要了解是什麼惹惱了他們?要區分清楚哪些是個人價值觀的衝突,哪些是工作方面的衝突?

CEO們,要注意與團隊一起前行的姿勢!

團隊精神是渴求的共同東西

與王總進行了約四個小時的溝通,很明顯,她聽進去了。但知識與技能之存在著一個溝壑,只要多練習、多實踐,技能一定會得到提升。

當然,提高團隊的管理能力,還有一些原則,如:如何鼓勵和問正確問題、運用合理的解決問題過程、如何建立信任、如何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等。有機會再作分享。

企業管理是一門藝術,平衡的技能滲透在管理的每一個環節,比如:如何將績效管理與團隊管理有機結合?企業的使命、願景、戰略之間有何聯繫等。對於企業管理知識的掌握在於提高自己的個人優勢,只有將同理心、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能進行高度濃縮並加以領會、運用,管理優勢才能得以發揮出來。

2018.10.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