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外姑蘇城,春秋名將伍子胥稱土興建,城址數千年未挪移

唐詩裡有一首名叫《楓橋夜泊》的七絕,作者張繼在浩瀚如同星河的唐朝詩人裡雖不能說名不見經傳,也只能說略有耳聞罷了,據說傳世詩有五十餘首,其中以《楓橋夜泊》為最。

寒山寺外姑蘇城,春秋名將伍子胥稱土興建,城址數千年未挪移

楓橋夜泊 詩碑

寒山寺乃是唐代高僧寒山和尚在貞觀年間創建的,其好友拾得和尚東渡日本傳法,所以寒山寺在日本知名度很高,連帶著這首《楓橋夜泊》都成為了日本家喻戶曉的經典古詩。

據說唐武宗很喜歡這首詩,將其刻為碑刻,要在死後隨之陪葬,民間還傳說唐武宗有遺旨,只有他能夠將其勒石刻碑,其他人若是將這首詩刻碑,那就是亂臣賊子,必遭天譴!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罷了,但是寒山寺確實因為這首詩名聲大噪,隱隱有江南第一叢林的感覺,據說除夕晚上守歲到新年的第一棒鍾已經喊出了百萬的天價了,實在是讓我等小民汗顏。

寒山寺外姑蘇城,春秋名將伍子胥稱土興建,城址數千年未挪移

寒山寺

寒山寺已經在姑蘇城外矗立了將近一千五百年,這讓我們覺得是很長的一段時間,可是姑蘇城卻已經矗立了將近兩千五百年,它也是我國唯一一個建成之後沒有挪位的城市。

有許多城市,比如開封、洛陽、西安等等,建城的歷史也很早,但是由於戰亂等因素,在後來興建的時候可能就不是在原城址上修建的城池。

寒山寺外姑蘇城,春秋名將伍子胥稱土興建,城址數千年未挪移

蘇州

只有蘇州,從伍子胥稱土定重建姑蘇城時起,就基本沒有動過地方,相傳伍子胥在姑蘇山附近取土稱重,最後確定好具體地址後開工建城,現在的蘇州還有胥門的地名,相傳就是伍子胥時的城門所在,蘇州只是在不斷外擴,其核心仍然是春秋時伍子胥所選定的地址。

寒山寺外姑蘇城,春秋名將伍子胥稱土興建,城址數千年未挪移

伍子胥

蘇州自古便是魚米之鄉,在唐朝時便有“蘇杭熟,天下足”之美譽,到了明朝末年,蘇州的輕工業極為發達,蘇州與松江(今上海)連為一體,有“賣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的稱號,而這些布與紗的運作,則全是由蘇州商人來操作的。

寒山寺外姑蘇城,春秋名將伍子胥稱土興建,城址數千年未挪移

蘇州古城門

蘇州因為在朱元璋沒有統一天下之前是張士誠的領地,而朱元璋滅張士誠的時候很是費了一番手腳,因此朱元璋對蘇州徵收的賦稅很重,基本上一個小小的蘇州府就能夠佔到明朝全國賦稅的三五分之一,所以明朝時的國庫也叫做“太倉”,而蘇州轄下正好有個太倉縣,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蘇州園林盛名著於天下,江南四大名園裡就有兩座在蘇州,分別是拙政園與留園,其中一步一景,江南水鄉的景緻用心之精巧達到了極點。

寒山寺外姑蘇城,春秋名將伍子胥稱土興建,城址數千年未挪移

拙政園

地靈自然人傑,到了明朝後期的科舉考試,蘇州士子佔了很高的比例,其中中狀元者更是比比皆是,據統計明清兩朝蘇州地區的狀元人數達到了35名,要知道兩朝合起來也不到600年。

寒山寺外姑蘇城,春秋名將伍子胥稱土興建,城址數千年未挪移

明朝狀元 內閣首輔 申時行

但是後世最出名的蘇州文人偏偏是一個沒中了狀元的唐伯虎,唐寅一生坎坷,因為倒黴捲入了試題洩露的案子,最後被革去功名貶做地方小吏,經同夥徐經徐大財主四處打點才得以回到蘇州,最後以賣字畫為生,一生窮困潦倒,哪裡有幾分風流才子的樣子,不過“桃花仙人種桃樹,摘取桃花換酒錢”的詩句還是蠻瀟灑的。

寒山寺外姑蘇城,春秋名將伍子胥稱土興建,城址數千年未挪移

蘇州唐寅園

徐經也斷了仕途,只好全心全意經商,將本來就厚實的家底又翻了幾番,家中子弟也無心進學,他的一個孫子從小就不愛八股詩文,一心要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叫徐霞客。

寒山寺外姑蘇城,春秋名將伍子胥稱土興建,城址數千年未挪移

五龍橋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近年來發展迅速,成為了江蘇省的GDP頭名城市,延續著屹立兩千多年而不倒的傳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