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霍根仲畫集》: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另一)

讀《霍根仲畫集》: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另一)

熊基權/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讀《霍根仲畫集》

讀《霍根仲畫集》: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另一)

翻讀《霍根仲畫集》,一股強烈的氣息迎面而來,這種氣息正如其師吳冠中評他的畫時說的:“畫得很質樸,質樸得有時近乎笨拙。”

質樸、純真是他畫風的主旋律。整本畫集的作品大部分是鄉村山景,或太行人家,或江南水鄉,或林海雪原,無不散發著淳樸的民風民俗,奏響一曲民歌小調,述說著一個個動聽的小故事。《秋雨鳳凰城》中的竹樓小船是那麼清淡、寧靜、幽遠,講說著世代生息在這方水土的苗家兒女平靜的生活;《桂林山水甲天下》並非表現秀麗的湖光山色,大片的新村給人的感受是現代桂林人快節奏的生活;《太行山村有詩篇》引人遐想,誰能說清楚這裡的瓦房副蓋了多少次?這裡的人們生活了多少代?《橋頭》描述的則是方圓數十里中少有的小小的“鬧市”…翻讀這一幅幅畫面,我又像是吟頒著一首首清新的小詩,品嚐著一杯杯甘醇的美酒。

讀《霍根仲畫集》: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另一)

質樸、純真。談何容易?他50多年的經歷40年的筆耕,數萬裡的跋涉,無數不眠之夜的探索,才凝結出這顆小小的晶粒,可謂“厚積薄發”。

根仲是在滿是鹽鹼地的窮鄉僻壤里長大的,農民的貧窮與質樸,山鄉的生息與情調,在這顆美術幼芽的心底打下了深深的印記。他從幸運地考人北京美術學府併成為吳冠中教授工作室的門生,即開始了油畫民族化的嘗試的遙遠歷程。八十年代開始以西洋形式法則從事中國山水畫的創作。他40年美術生涯的創作題材主線是中國鄉村,根源所在,他的畫,他的質樸與純真,不僅僅是深厚功力的顯現,而更主要的是他心底深處所釀造所流淌出來的體泉。只有在這樣的一位畫家的眼中,所看到的一草一木,一磚石才充溢質樸與純真;也只有這樣的畫家的筆下才能藝術地再現這一草一木、一破一石的質樸與純真。尤為難能者,根仲筆下的草木磚石所表現出來的是歷史悠久的中國農民的個性,這恰似詩人“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在整個畫集中沒有人物特寫,只偶有幾處以小人影作為點級。人們常用的“烘雲托月”的形式,根仲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正當根仲改弦易張時,我到他家拜讀他初期的山水畫。他徵求我的意見,我只出自個人的職業特點說他的線弱了些。一個習慣於用油畫筆在油畫布上作畫的人,拿起毛筆在生宣紙上鉤勒,自然是力度不夠,但我對他畫中那種準確的焦點透視不敢安評。如今他的畫不僅融人西畫的構圖和色彩優勢,亦是筆照,點線紮實了.焦點透視時有時無,或有無之間,應圖而用,成為輕車熟路了,可謂十年一大步。

讀《霍根仲畫集》: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另一)

畫家忌諱”一張畫”這本畫集可貴的是無雷同,畫家充分調動中西畫的特點和優長,互補互映,不論是構思、著色、遠近、虛實、明暗,還是取捨等方面各具特色,每出新意,顯示出畫家多變的表現手法。以五幅寫秋的作品分析:《秋實》,分散佈白,用幾處黑墨強化白色,形成一種熱烈的氣氛《秋雨風凰城》,以整幅灰調子產生出寧靜的氛國;《陝北秋》,以中心集中布白、無紅卻色暖《場光地淨》,運用大面積淺黃色,以三角形分割畫面,一片閒逸的深秋印象;《秋豔》,妙用水彩、水粉的技法,活潑喜慶。

融會中西的畫家不易保守,根仲就是大膽而慎重。《絲綢之路》,強反差,無彩而絢麗;《春韻》,一組大粗放射線,奪人耳目;《啊!大海》,裝飾效果,頗覺新穎這是根仲的第一部畫集。我相信,他的第二部畫集問世時,會更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讀《霍根仲畫集》: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另一)

【霍根仲【(1939年12月—2000年10月),男,57屆初中14班校友,當代中國美術家,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河北省美術理論研究會秘書長,河北省報刊美術研究會副會長,河北畫報社副總編兼編輯部主任,著名國畫大師吳冠中十三弟子之一,曾參加泰國曼谷“91中國著名畫家5人展”,其作品《運河邊》被國家外交部收藏。

讀《霍根仲畫集》: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另一)

【貴在悟性的探索——讀顏振東新作有感】□魯生

日前,中央電視臺書畫院的書畫家顏振東,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真絲書畫藝術展》中展示了他近年的新作,給人多方面的啟。

首先,他和其他幾位畫家在繪畫的材料上做了新的嘗試和探索。他們用北京服裝學院研製的新顏料在真絲織成的絲綢上作畫,畫成後用熨斗加溫使顏料固定而不褪色。這種畫法在我國古代已有的絹繪畫的傳基礎上又有所發展,不僅可充分顯示水墨筆觸的韻味,而且色彩純淨、豐富、別緻、生動,對於中國畫顏料的改進的確有所貢獻。

讀《霍根仲畫集》: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另一)

但是顏振東的繪畫更值得尋味的是他揚己所長,以書人畫,用流暢、健挺、簡潔、多変的線條,創造出種種意象性的繪畫語言和形象,用以揭示大至宏觀宇宙,小至人生塵世的哲理。這不能不說是他在探索繪畫形式基礎上,又在悟性內涵方面的深入探索。他的作品有對歷史的開掘,如在《中國子民》圖中表現了我國光輝的歷史是由華夏人民代代承遞熔鑄而成的,而孔子、張衡、李時珍、杜甫、曹雪芹等等歷史人物則是歷史銀河中的顆顆明星;也有對世俗時弊的針貶,如在《視聽語言之圖》中,深刻地掲示了當前一些人一切向錢看,靈魂掉在錢眼中的危害;還有對天地人的哲學思考,如他把天地精靈孕育了人類天地人都是“自然之造化”、天地人“大周天”與“小周天”相同之氣理用簡明流暢的線條勾畫成形同人體的山峰,很是耐人尋味看得出來,顏振東努力把書畫相匯相融,並把電視、電影、攝影的構圖融入中國畫的創作,而在立意的歸旨上加在於說理。這的確是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新出現的繪畫形式固然不會盡善盡美,但勇於在探索的險途上邁出一步,不能不說是非常可貴的。

讀《霍根仲畫集》: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另一)
讀《霍根仲畫集》: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另一)
讀《霍根仲畫集》: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另一)
讀《霍根仲畫集》:融中西之長創質樸之美(另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