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那些突然消失在朋友圈的人”

01

從前,我們喜歡把細微的情緒和平凡的生活都放到朋友圈分享,看到朋友的點贊和評論,會默默感到開心,哪怕並不多,也代表著還有人關心著自己的生活,與自己分享著喜怒哀樂。那時的朋友圈還是一個有溫度的朋友圈,沒有滿腦子想著賺熟人錢的微商,也沒有刻意營造的假象,也無需發一條朋友圈還要小心翼翼地分組,為關係貼上或客戶或同事的標籤。而現在呢,人們都開始對朋友圈有了極度不信任感,那些難熬的日子,都是一個人咬牙度過,展現出來的,只剩下歲月靜好。

當然,這並不代表是件壞事,更多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沉澱自我。

“小心那些突然消失在朋友圈的人”

明璇是個漂亮的姑娘,以前她的朋友圈大多是一些很好看的自拍,時不時秀個恩愛,但看了並不會讓人覺得是刻意炫耀的那種,就是情侶間的日常,很平淡也很溫馨,畢業後,她就在朋友圈消失了,誰也不知道她在忙些什麼。大概過了一年左右,她突然在朋友圈出現了,還是她的自拍,只不過換了地點,是在意大利,看起來很開心,是發自內心的那種,隨後不久,她又消失了。後來聊起來,才知道她從經營一點小生意,現在已經成為幾十個員工的小公司老闆了,她曾經提起過,要涉足電商行業,但大家都沒有在意,沒想到她一聲不響的在一步步努力,她之後的朋友圈,還是很久才會有一條動態,她又去了很多地方,巴黎、悉尼、紐約、蘇黎世,又創立了一個公司,員工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效益也越來越好,而她自己也在這其中不斷的成長,心態越來越好,戀情也越來越穩定,誰都看得到她光鮮亮麗的一面,卻無人知曉她曾經為了簽下一筆單子熬了多少個夜晚。

她也會感慨,有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一路風雨兼程,得到過,失去過,不過是拼命想要打好一手爛牌的傻孩子。

“小心那些突然消失在朋友圈的人”

02

很多人都曾在朋友圈立下flag,稱自己要月瘦十斤,另加幾個感嘆號,一開始的時候,還發跑步截圖,健身房打卡,飲食記錄,但是堅持了沒幾天就又混跡在火鍋局,燒烤攤,什麼重口吃什麼,絲毫忘了當初的目標,一個月下來,非但沒瘦,還胖了幾斤。

熙雨也在朋友圈立了減肥的flag,但並沒有在朋友圈打卡,大家都以為她不過是說說而已,還沒開始就放棄了,但是,三個月後,她發了一張近照,著實讓大家吃了一驚,原本圓圓胖胖的她,竟然有了清晰的輪廓,腿細了很多,腰都變細了,配文“甩掉了二十斤脂肪,到底輕鬆多了”,毫無p圖痕跡,在身邊人向她取經的時候,她只是說,“自律才更自由,沒有什麼秘訣,不過是堅持再堅持”。

“小心那些突然消失在朋友圈的人”

03

小彌曾經說她要踏入編劇的行列,要寫本小說練練手,朋友都笑她說,就你這腦回路,寫了怕也沒人看吧,小彌並沒有說什麼,也沒有“昭告天下”,只是默默的在word裡打字,她看了很多作品,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她也曾經崩潰過,畢竟寫小說是一件漫長的事情,需要巨大的耐力和抗壓能力,幾十萬字甚至幾百萬字,光是寫出來就已經很考驗人了,更不要說是寫出色,但是她還是堅持下來了,無數次自我懷疑,又無數次自我鼓勵,終於寫完了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說。

她投入了自己無數的心血和精力,也許是老天眷顧,她的第一本小說就大獲成功,拿到了百萬的版權費,當她欣喜於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時,輕描淡寫般的發了一條朋友圈,是這本小說的封面,配文“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說”。

沒有人知道,她到底付出了多少。

“小心那些突然消失在朋友圈的人”

其實,她們沒有多厲害,只是明白了奮鬥是一個孤獨的過程,看客再多,也不能加速夢想的實現,相反,心理學還證實了,將目標公之於眾的思維模式,會給自己造成目標已經實現的假象,這種提前來臨的滿足感並不利於目標的實現。

小心那些突然在朋友圈消失的人,他們的每一次出現,都可能是一次重生,它的可怕之處在於,會帶給你足夠的緊迫感和壓力感。成長的路,是孤獨的,是沉默的,不會為了外界的聲音打亂自己的節奏。今天的你,又走出了多遠的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