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健康的食物來自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

編者按:美國農夫作家溫德爾·貝瑞(Wendell Berry)曾在他的著作《美國的不安》(The Unsettling of America)中闡述了人們對待土地的兩種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exploit and nurture)?

今天,這兩種態度之間的角力依然在持續:化肥該不該用?改良作物是好是壞?農村應當如何建設?農民的角色應該是什麼?……

美味健康的食物來自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

有趣的是,持相反態度、做出相反行動的兩個陣營中,雖然都存在為了私利而歪曲事實者,卻也都有大批熱血的老中青年,真心堅信自己這方是在造福人類。

為了“崇高理想”而奮鬥卻固執己見的人們,怎樣才能相互理解,共同尋找出路呢?

先看看貝瑞對這兩種態度的看法吧(自譯):

“無限索取”和“培育地力”這兩個詞不僅描繪出了人與人之間的分歧,也描繪出了每個人內在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都是無限索取式社會的產物。誰要是假裝自己身上沒有這個烙印,那他不僅愚蠢,也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味健康的食物來自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

讓我儘量簡潔地概括一下我心目中這兩種相反思維的特點吧。我將露天採礦者設為無限索取者的典型,將傳統意義上或者說理想化的農夫設為培育地力者的典型。

無限索取者是專業人員,是專家;培育地力者則不是。

無限索取者衡量成敗的標準是效率,培育地力者的標準是關懷。

無限索取者的目標是金錢、利潤;培育地力者的目標是健康——他的土地的健康,他自身的健康,家人的健康,社群的健康,國家的健康。

美味健康的食物來自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

面對一塊土地,無限索取者只會問:它能給我多少產出?能生產得多快?培育地力者提出的問題則複雜得多,也難答得多:它的承載力是多大?(即在不損害土地的情況下,我們能拿走多少產出?生產什麼,才能讓土地永遠保持可靠的產出?)

無限索取者期望用盡可能少的勞動換得儘可能多的財富;培育地力者固然期待能靠勞動過上體面的日子,但他的獨特之處是期望儘可能好地勞動。

有才能的無限索取者善於組織資源;有才能的培育地力者善於維護秩序——一種與其他秩序和神秘事物都相安無事的人類秩序(即“人倫”)。

美味健康的食物來自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

無限索取者通常為機構或組織服務;培育地力者為土地、家庭、社群和具體的地方服務。

無限索取者的思維看重數字、數量和“客觀現實”;培育地力者的思維看重個性、條件、質量和善意。

不難看出,當前主流意義上的“發展”,通常是無限索取式的。它的副作用顯現在社會的各個角落。

……在無限索取式的變革中,首當其衝的是個性和社群。當最基本的操守被貶低、被砸爛時,把食物看作武器的想法或許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就像把地球看作燃料、把人看作數字和機器一樣不可避免。

美味健康的食物來自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

但是,個性和社群——即最廣泛、最豐富意義上的文化——與大自然一起,構成了食物的來源。僅靠自然,或僅靠人,都無法為人類生產食物;只有將二者在文化層面上融合起來,才行得通。

貝瑞還觀察到,這兩種態度與性別運動之間有著微妙的聯繫:

近年所有的社會運動,看上去都是在從各種角度為“培育地力”發聲,抵抗“無限索取”。拿婦女運動來說,當它發力最精準的時候,是在為培育地力而爭;但在其他時候,爭的則是婦女成為無限索取者的權利,並認為男性不該有這種權利。

無限索取者顯然是“陽剛”男性的原型——投機取巧,要達成他的“實用”目標,必須在血肉、情感和原則上做出犧牲。另一方面,培育地力者則從來都能自如地跨越所謂性別角色的界限。

美味健康的食物來自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

也就是說,人們容易把“無限索取”思維和男性掛鉤,把“培育地力”思維和女性掛鉤,可這種想法是站不住腳的。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是無限索取者,也都可以是培育地力者。

不,應該說,每個人都既是無限索取者,也是培育地力者。

說到這裡,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一首歌:《跨越赤道如何》。歌的作者是唱作歌手椎名林檎。巴西備受愛戴的音樂家伊凡·林斯(Ivan Lins)受邀獻聲。

或許是為了便於大眾理解,歌詞拿“男性”和“女性”來做對比,但它討論的其實是“無限索取”和“培育地力”這兩種思維之間的隔閡,以及打破這種隔閡的必要性。

美味健康的食物來自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

說來巧合,就在這首歌發行的那年,我有幸跨越赤道,去到南美洲,見識了無限索取式農業和培育地力式農業的極致。

伴著熱情奔放的拉丁舞曲,摸了大農場裡乾裂的土壤,聽了原住民的回憶和歌聲,吃了小農戶家裡的燉豆子和甘蔗汁,我第一次用五感體會到,所謂“北方國家”和“南方國家”,“先進”和“落後”,“理性”和“感性”,“火星人”和“金星人”……在這些標籤背後,我們首先都是人,在藍色的星球上同舟共濟。

正如歌裡唱到的,"界線"也是"接縫"。如何從水火不容變成水乳交融,是我們永不完結的課題。

美味健康的食物來自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

《跨越赤道如何》

作詞:椎名林檎

為和平而祈禱是女人的專長

男人則是引爆戰爭的那方

一道寬寬的界線,橫亙在

急於追求繁榮、提升便利性的男人和

仍舊依循野性、持續生產的女人之間

寒冷的秋,溫暖的春

靛藍夜晚,火紅清晨

早安!晚安!

地球上個性相反的夥伴

今天也是背對著背,你藏我找

沒完也沒了

美味健康的食物來自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

只顧爭個勝負是男人的專長

女人則是追根問底的那方

兩不相融的界線,橫亙在

從日出到日落、紮根於土地的男人和

被月光愛撫著、漂在海上的女人之間

閉上眼睛就能看到

遠處地平線的另一邊

美味健康的食物來自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

回來!走開!

界線一定也是接縫吧

肩負著地球命運的夥伴啊

愛恨糾纏

早安!晚安!

今天也是背貼著背,緊緊相連

休慼與共,月落日升

持續到永恆

窗外雪花飄飄,赤道的另一邊正值盛夏。今天的晚飯,就吃米飯和豆子吧。

美味健康的食物來自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無限索取還是培育地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