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兒子,也是曹操的女婿

點擊下方,音頻內容更加精彩呦~@^_^@~

內容摘要:

魏晉時期,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美男子比比皆是,何晏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何晏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知名度不高,卻是歷史上開創美男子風氣、走在時尚前沿的第一人。

他是高幹子弟,漢末大將軍何進的孫子,正宗的名門之後。父親何鹹早亡,母親改嫁給了曹操當小妾,何晏因而被收養,因為長得好看,曹操很喜歡他。

何晏美到什麼程度呢?

首先,他長得非常白,特別符合當時少女們的審美潮流。

再加上他的氣質也不錯,不僅膚白貌美,儀容堂堂,風度也是一等一的好。

曹操的兒子,也是曹操的女婿

有一天,魏明帝曹睿在宮中閒來無事,跟身邊人聊八卦:“你們說,何晏白得跟電燈泡似的,有啥保養秘訣呢?”

“肯定抹粉了,臉上粉厚得跟牆似的!”

魏明帝深以為然,於是準備揭穿這個網騙的真面目。

一次,在夏天之時,魏明帝著人把他找來,賞賜他熱湯麵吃。不一會兒,他便大汗淋漓,只好用自己穿的衣服擦汗。可他擦完汗後,不僅沒掉粉,反而愈發的膚如凝脂,潔白如玉。曹睿和他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後人把"傅粉何郎"作為典故,用來形容人面容白淨漂亮,甚至也用來形容一些潔白的物品。

何晏人長得帥,自然也很愛穿衣打扮。

魏晉初期,大家的穿衣風格還比較樸素,只有世子曹丕稍微穿得奢侈一點。可是每當曹丕得意於自己的穿搭時,遠遠來一個人,穿著打扮竟然與自己類似,就是何晏!

撞衫不可怕,誰醜誰尷尬。

曹丕很生氣。尋常人撞衫都得不爽兩天,何況何晏跟自己頻頻撞衫,自己還沒他長得好看。作為世子,他不要面子的嗎?於是曹丕就給他起外號,叫“假子”,諷刺他不是曹家人。

曹操的兒子,也是曹操的女婿

除開天生麗質,何晏還有什麼美容秘訣呢?

魏晉時期大名鼎鼎,名士必備的標誌性符號——五石散閃亮登場啦!

五石散是一種中藥散劑,藥性燥熱,能根治傷寒,所以也叫寒食散。五石散的毒性很大,吃起來很麻煩,一不小心還會吃死人,因此一直不怎麼流行。作為五石散的代言人,何晏率先將藥方略作改良,打開了人生新天地。何晏說:"服食五石散,不只能治病,還覺得精神很清爽。"

人氣偶像何晏帶頭吃藥,其他人哪有遲疑的道理。一時之間,魏晉上流社會開始人人嗑藥,有病沒病都來一套。但凡貴族,不吃五石散的,簡直沒法混入時尚圈。平民百姓吃不起藥,只好動不動暈倒在大街上,裝作藥效發作了,倍兒有面子。

拒不完全統計,百分之八十的魏晉名士,全都有過服食五石散的不良記錄,裴秀更是因為服了五石散後,錯喝冷酒,當場身亡。

曹操的兒子,也是曹操的女婿

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除了好看,何晏還特別有才華,搞玄學很有一套。

作為魏晉玄學的創始人之一,何晏提拔了天才思想家王弼,動不動就召集一大幫名士談玄學談人生,形成了大家愛開party聊哲學的風氣。

何晏集齊了所有偶像男主的標準配置,簡直是夢想中的完美情人。

曹操對何晏也很是喜歡,主動把女兒金鄉公主嫁給了他。

成婚當天,建康城的少女們集體失戀,場面一度失控。

可能是自小在曹家寄人籬下,何晏對於曹家人都不太感冒,結婚後壓根沒將金鄉公主放在心上,照樣日日嗑藥夜夜笙歌,時不時還傳點緋聞。公主跑回孃家告狀,母親也只能安慰她,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就得頂點綠。忍著吧,還能離咋地。

曹操的兒子,也是曹操的女婿

何晏的官場之路一直不太順利。曹丕掌權時,一直對何晏不太待見。在那個流行請名人掛名名譽顧問的時代,最有名氣的何晏,偏偏沒得到半點官職。

等到曹睿繼位時,何晏的名氣太大,為人又有些放蕩不羈,曹睿覺得這個人太浮誇,影響不好,也沒重用他。於是何晏只好用飲酒來掩飾自己仕途的失意,一直到曹爽的出現。

曹睿駕崩之後,委託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佐小皇帝曹芳。曹爽跟何晏是稱兄道弟的好哥們,曹爽手握重權之後,當然要提拔一下自己的好兄弟,於是何晏立刻平步青雲。

可是,何晏是典型的文人性格,搞政治實在不是他的長項。史書上記載,何晏為官的風評很差,成天聚眾清談,不務正業。

何晏跟著曹爽過了十年清閒悠哉的日子,沒想到,身邊還藏著一隻大老虎呢。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著曹爽,曹芳去高平陵上墳的機會,發動政變。曹爽一看司馬懿來勢洶洶的架勢,當場嚇尿,立刻投降。

政變成功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秋後算賬。何晏作為曹爽的好友,跟著倒了大黴。

曹操的兒子,也是曹操的女婿

《三國志》注引《魏氏春秋》的記載,何晏被殺的過程極具戲劇性,甚至是很搞笑的:

司馬懿最先是讓何晏來審理曹爽一案,何晏眼看沒自己啥事,喜滋滋地查了一通叛賊名單,然後司馬懿彙報說:“本案一共牽連七個家族。”

司馬懿說:“不對。一共有八家。”

何晏很納悶:“不會吧,我查來查去只有七家。”

司馬懿用手指著何晏的鼻子道:“你再想想?”

何晏一愣:“難道是我?”

司馬懿笑了:“沒錯,就是你!意外不意外,開心不開心?”

話音剛落,一群衛士呼擁而上,將何晏按倒在地……

其實關於何晏之死,歷來爭議很大。許多史學家都以為這一段記載很不靠譜。推獄斷案,在任何時代都是嚴肅的司法活動(即使是冤假錯案,表面上看也是走完了訴訟程序的),何況是攸關司馬氏執政前景的大案要案。按照《魏氏春秋》的說法,司法辦案成了戲弄人的惡作劇。這段故事,很可能是後人編造的。

何晏死了,但名士的精神不會死。

在他之後,湧現了一大批追求自由,精神獨立的千古風流人物。

魏晉風流,名士時代,由此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