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院心血管外科聯合外科ICU完成院內首例體外膜肺氧合植入操作

北京医院心血管外科联合外科ICU完成院内首例体外膜肺氧合植入操作

近日,北京醫院心血管外科聯合外科ICU完成了我院首例體外膜肺氧合(ECMO)植入操作。

患者為中年男性,主因“受涼後憋氣2日”入住我院ICU病房。患者診斷甲型H1N1型流感導致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急性心肌梗死與急性腎損傷3期。患者經口氣管插管,經高壓力高氧濃度呼吸支持後,仍不能達到基本的氧合需求,血氧飽和度波動在75~80%。ICU的何清副主任醫師和劉韜滔主治醫師針對這種情況,根據豐富的危重症救治經驗,果斷做出患者需要放置ECMO才能挽救生命的判斷,並迅速聯繫了心血管外科會診。

北京医院心血管外科联合外科ICU完成院内首例体外膜肺氧合植入操作

在接到ICU劉韜滔主治醫師的會診請求後,心血管外科歐陽小康副主任迅速組織體外生命支持團隊。由羅文琦副主任醫師帶隊,王子主治醫師、鍾鵬住院總醫師及馬玉健主管技師的共同參與下,和ICU劉韜滔主治醫師等人,經股靜脈和頸內靜脈插管,完成了V-V ECMO放置。隨後,患者氧合改善明顯,降低呼吸機支持力度的情況下,血氧飽和度仍能維持在97%。

北京医院心血管外科联合外科ICU完成院内首例体外膜肺氧合植入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從接到ICU會診請求至ECMO起效,患者氧合改善,總共僅過了1小時。

據悉,ECMO是體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簡稱,是將血液從體內引到體外,經膜肺氧合後再用血泵或體外循環機將血液灌入體內,對一些循環或呼吸衰竭的病人進行有效支持,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為心功能和肺功能的恢復贏得寶貴時間。

ECMO技術源於心血管外科的體外循環,主要針對於藥物、主動脈球囊反搏和呼吸機治療無效的心臟衰竭及呼吸衰竭患者。作為一種循環輔助和生命支持系統,它的應用水平能夠代表一個醫院、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危重症急救水準。

北京医院心血管外科联合外科ICU完成院内首例体外膜肺氧合植入操作

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院ECMO設備於2018年第四季度購置到位。心血管外科迅速展開人員培訓並建立相關流程。在今年初即開展第一例應用,體現了心血管外科迅速將新技術新設備轉化為治療手段的能力,並實現了充足的技術儲備。而該例患者成功放置ECMO,體現了我院ICU先進的危重症救治理念,以及多學科團隊合作的危重症治療水平。

我院順利開展ECMO治療,標誌著北京醫院體外生命支持技術與危重症救治技術達到了業界領先水平。

作者:心血管外科 王子 、外科ICU 劉韜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