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年會爆火: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新東方年會爆火: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年底將至,年會還會遠麼?

在大家忙碌的為年會準備節目,挑選禮服的時候,一家公司的年會視頻爆火社交圈。

沒錯,就是北京新東方學校的年會節目《釋放自我》,連俞敏洪自己也轉發了。

新東方年會爆火: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先請隨意感受一波視頻~~

附歌詞

新東方年會爆火: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別讓你的眼界,限制你的層次


有個很出名的故事,說有位媽媽,帶著未成年的女兒逛街。逛街回來,女兒畫了幅《陪麻麻逛街》。

媽媽拿過女兒的畫,瞪眼一看,頓時懵了。

女兒的畫上,沒有車水馬龍,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誘人的包包。只有一根又一根的,奇怪的柱子。

……女兒畫的是什麼?

媽媽端詳半晌,才突然醒過神來——女兒畫的,是一條條人腿。

原來,女兒年幼,個頭特矮,被母親牽著手,走在街上,根本看不到成年人看到的商廈車流。她看到的只是無數條成年人的大腿,擺來動去的遮住視線。

認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只想應付考核,不想踏實幹活,出現問題只會互相甩鍋”

“幹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頭來幹不過寫PPT的”

“什麼全球視野,什麼志高行遠,說好的三年規劃每年都要變”

......

吃瓜群眾紛紛的為這些歌詞打call


新東方年會爆火: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每日上演吐槽,大家各自抱團,殊不知,羊群效應決定了,站在井底的青蛙是永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麼豐富多彩,也不會知道龐大的食物鏈頂端是如何規劃,如何實現目標的。

所以,提高自己的層次,拔升自己的站位,也許,你的思維,不一樣!

“反心靈雞湯”也是一種正能量


新東方年會這波視頻火了,也許每個人從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吐槽,什麼時候也變成了一種職場文化?

三五人一撮,同事之間互相吐槽,下屬吐槽上司,員工吐槽老闆......

好像,茶餘飯後,不吐槽一番,嘴巴不過癮


新東方年會爆火: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然而,快樂沃克君想說的是,吐槽並不是個貶義詞。如果合理的發洩,也是一種情緒宣洩的出口,清空後繼續迴歸努力,那麼OK;然而,要是演變成滿滿負能量,影響自己和周邊的人,讓大家心神不寧,煩躁不堪,那就必須禁止!

像《吐槽大會》,《奇葩說》這樣的節目為什麼會爆火,一定層次上也反應了人們確實需要一種幫助他們直面內心,發洩情緒的窗口。而這並不是這些人都是負情緒者,在知乎上,看到了部分對吐槽類節目的評價,截取幾段:

《吐槽大會》或許就是讓你在嘉賓們的“毒舌”中,既釋放了情緒,又能在笑過之後若有所思,並且這樣的思考會在笑聲中繼續深化。

《吐槽大會》頻繁的“笑點”背後,是一種年輕的、不被教條束縛的、“反雞湯”的社會文化。它或許稱不上“主流”,但我們需要它存在。

當今時代的人們,尤其是作為網絡綜藝用戶的主力軍90後00後們,他們更喜歡顛覆權威,不再願意做“裝在套子裡的人”。

明星也好,素人也罷,在卸下偶像包袱,撕毀偽裝面具之後所留存的一份本真,可以擊碎任何徒勞的包裝和奢侈的服化道。

沒錯,在90後成為職場主力,00後即將登上舞臺的今天,所謂的雞湯文化依然過時,反其道而行,一種看似諷刺的,批評的,不著調的“反雞湯文化”大受歡迎,津津樂道。

也許,敢於直面內心,敢於直面真實世界的人,才更懂得積極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