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的發展歷史漢服的起源漢服有多少年了

漢服是中國文化中的傳統服飾,那麼漢服距今有多少年了?漢服的發展歷史有多久了?漢服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帶著上述疑問我們來看下文:

漢服

主要是指明末以前,在自然的文化發展和民族交融過程中形成的漢族服飾。

漢服作為一種獨立服飾體系,在歷史的傳承與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風貌,即已形成了鮮明的風格特色,並且明顯區別於我國其它民族,及世界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服裝,更與現代服飾在制式風格上有著質的不同。

漢服的發展歷史漢服的起源漢服有多少年了

漢族服飾博大精深。因為其歷史悠久,應用地域廣泛,並在不斷的創新與融合中發展演變,使得對中國服飾研究較少的人難以把握,而作為一個大的服飾體系,不能僅以表象和簡單的制式來界定漢服,而應以其主導風格為界定標準。

所以漢服的界定標準可以用以下文字進行表述:“上溯炎黃,下至宋明,漢(先秦時期則為華夏)族人民所穿著的服飾為基礎,並在此基礎上自然發展演變而形成的一種明顯具有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

漢服的的起源歷史

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製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周禮參考借鑑了夏商兩代的禮樂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衣服的款式空前豐富,主要表現在深衣和胡服上。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漢服的發展歷史漢服的起源漢服有多少年了

“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餘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與深衣同時出現的還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於遊牧和射獵。趙武靈王為強化本國軍隊,在中原地區首先採取胡服作為戎裝。由此,穿著胡服一時相沿成風。除此之外,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獵人衣褲多為紮緊,有人還常戴鴟角帽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等下裳。

漢服的民族屬性和文化屬性

漢服為漢族民族服飾,曾一度為滿清所滅。漢服目前依然處於艱難的恢復期,遠未到達國人盡知的程度,作為漢服指導者的網站,不能淡化漢服的消亡史,這是尊重客觀歷史,揭示漢服現實地位,警示民族未來的需要。

漢服的確是漢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與琴棋書畫等漢族其他的民族文化相比,漢服一度滅絕達三百餘年,在民族文化界,漢服依然缺乏其應有的地位和榮耀。在這樣的情況下,僅僅把漢服作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來宣揚漢服,顯然為時尚早。若非要以漢服的文化意義為主旨,不妨以“漢服興趣”為名,而不該冠以所謂的“漢服運動”,或者“漢服復興”來吸引眼球。

漢服的發展歷史

商朝是中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根據眾多的考古發現,這一時期的漢服基本樣式已經完全成型。這一時期的服裝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較窄,沒有釦子,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蔽膝”,用來遮蔽膝蓋。

漢服的發展歷史漢服的起源漢服有多少年了

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服制而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為寬鬆。衣袖有大小兩種樣式,領子通用交領右衽。不使用鈕釦,一般腰間繫帶,有的在腰上還掛有玉製飾物。裙或褲的長度短的及膝,長的及地。

春秋戰國時期誕生了一種重要的漢服---深衣。

深衣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深衣延續了漢服 交領右衽 的特點,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不論貴賤男女、文武職別,都可以穿著。裙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樣式,外觀區別在於下身是否有圍繞的線條。這一時期紡織和染色技術已經非常發達,漢服上已經出現很多繁複華麗的圖案。

秦代漢服主要承前朝影響,仍以袍為典型服裝樣式,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袖也有長短兩種樣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形制差別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是男子的腰間繫有革帶,帶端裝有帶鉤;而婦女腰間只以絲帶系扎。因為秦始皇陵 兵馬俑 的發現,秦代的服飾和風俗研究有著豐富的歷史資料。

魏晉時期,風流名士們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而風流自賞。姿容飄逸的魏晉風度也反映到了漢服上,這一時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衫--大袖翩翩的衫子,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尚。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衫和袍在樣式上有明顯的區別,照漢代習俗,凡稱為袍的,袖端應當收斂,並裝有祛口。而衫子卻不需施祛,袖口寬敞。魏晉服裝日趨寬博,而衫由於不受衣祛等部約束,故成為一時風俗。

南北朝時期褲褶的基本款式為上身穿齊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褲。這種服裝的面料,常用較粗厚的毛布來製作。穿褲和短上襦,合稱襦褲,但封建貴族必須在襦褲外加穿袍裳,只有騎馬者、廝徒等從事勞動的人為了行動方便,才直接把褲露在外面。封建貴族是不得穿短衣和褲外出的。到了晉代這種習慣才有所改變。南北朝的褲有大口褲和小口褲,以大口褲為時髦,穿大口褲行動不便,故用錦帶將褲管縛住,有、又稱縛褲。

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唐代婦女,以體態豐腴為美。由於身材豐碩,中唐女服也漸趨寬大,裙子的寬度比隋末唐初時要肥大的多。衣衫雖為小袖,但與初唐、盛唐女服相比,也明顯趨於寬鬆。

中唐到五代時期的襦裙,風格又迴歸到了魏晉時期,襦仍是到腰胯,裙子變窄,裙腰高聳,只不過袖子還是小袖。

宋朝漢民族服飾基本延續了唐朝的,唐朝和先朝有什麼,就有什麼,沒有變化。衣裳連制(深衣):仍就是士大夫居家和民間小禮服。不過和前朝比,深衣在民間又開始活躍起來,深衣越來越傾向於禮制化的地位,朱熹家禮中制定了深衣的一種規格,成為朱子深衣,而宋朝的深衣,袖子多比較寬大。

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裝形式,與唐宋時期的襦裙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在年輕婦女中間,常加一條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動,有些侍女丫環也喜歡這種裝束。上襦為交領、長袖短衣。裙子的顏色,初尚淺淡,雖有紋飾,但並不明顯。至崇禎初年,裙子多為素白,即使刺繡紋樣,也僅在裙幅下邊一、二寸部位綴以一條花邊,作為壓腳。裙幅初為六幅,即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後用八幅,腰間有很多細褶,行動輒如水紋。到了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襉越來越密,每褶都有一種顏色,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 腰帶上往往掛上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絛”,一般在中間打幾個環結,然後下垂至地,有的還在中間串上一塊玉佩,藉以壓裙幅,使其不至散開影響美觀,作用與宋代的玉環綬相似。

令人傷心的是,滿清入關,在其屠殺政策下,漢服在華夏大地絕跡!!!

漢服怎麼消失的:滿清剃髮易服

1644年,這是中國歷史上“天崩地裂”的一年,這年3月,李自成北上攻取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李自成派唐通招撫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吳三桂經過考慮,決定歸順新朝,並回京朝見“新君”李自成,在回京途中,聞到父親被囚,愛妾陳圓圓被擄,頓改初衷,回師山海關,襲擊唐通部。李自成聞訊,決定征剿吳三桂,21日,雙方激戰山海關,22日晨,吳三桂情勢危急,帶隨從衝出重圍,至關外向駐紮在關外覬覦已久的多爾袞部剃髮稱臣,歸降清軍,雙方合兵。26日,李自成敗退回北京,旋即西撤,清軍入關,“定鼎北京”。

滿洲入關之後,即下剃髮易服令。併為此數度血洗中原!屠城滅種!殺人盈野!江南之屠,僅揚州一城,死者即達八十餘萬!嘉定之屠,城中血沒至腳踝骨!尚不算湘潭、兩廣、閩粵之屠!為推行剃法令,改換衣觀,一直弄到“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地步。滿洲貴族的剃法令一直持續到1662年,終於大功告成!這年,清軍入臺灣,滅鄭成功餘部。漢服最後從華夏土地上永遠的消亡!

滿洲貴族在剃髮令中有個小小的破例:規定“儒從僧道不從,男從女不從,俗從娼優不從”。所以今天我們還可以看見在和尚、道士和古裝戲曲那裡的殘留的漢服的殘跡。滿洲貴族的剃髮令是極其嚴厲的,任何按規定不願意剃髮的人,無論他是誰,他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

當時,有個孔子的後裔,官止陝西督學,上書多爾袞說:“……惟臣家衣觀,三千年來未曾變易……”希望看在他祖宗孔子的面子上,放過他們。但多爾袞非常嚴厲的說,“……本當依律處斬,姑念爾聖人後裔,暫免死罪……”連孔子的面子也不給!這就揭穿了滿洲統治者所謂尊崇孔子的真面目:“奉行儒術,崇飾觀聽。”只不過是“南面之術,愚民之計”罷了。

滿洲統治者的全國統治確立之後,在滿清貴族內部,也有人就辮髮提出反對,(這說明一部分滿洲人還有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裝束粗蠻野鄙。)要求考慮恢復華夏衣冠,但皇帝怎麼說:“寬服大袖,以待人宰割乎?”警惕之心,時時刻刻!知道自己犯下的殺人罪行,所以惶恐的警惕別人報復!

滿服的長袍、馬褂、瓜皮帽,再加一條猴尾巴辮子的裝束一直持續到辛亥革命,清末的南社,還有許多文人之所以支持辛亥革命,他們認為革命成功之後,一切恢復“漢官威儀”,人們又可以峨冠博帶,寬服大袖的在街上走了。

可是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因此失望甚至反對。在當時的革命黨人看來,甚至漢服也成了腐朽沒落的象徵。孫中山給中國人弄來了“中山裝”,而中山裝是什麼?是根據日本的學生裝改裁過來的!由於孫逸仙崇日,漢服從此失去了最後一次恢復的機會,就這樣徹底消失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實在可悲啊。今天我們只能從和尚、道士、古裝戲劇那裡,窺見一點漢服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