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秒思考——實用型思維訓練術

中國有句諺語:“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說的就是人要不斷地學習才能讓自己進步成長。這裡的進步成長指的不僅僅是智力上的越變越聰明,還包含情商以及自我情感管理等方面。

通過學習和訓練來提升我們智商、情商、情感管理等能力的這個過程就是思維訓練。

從古至今,思維訓練就被認為對於人類進步是十分重要的。從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士”到現代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的“ 六頂思考帽 ”,思維訓練經歷了從先賢們開創性的研究和探索,到近現代不斷地湧現出各種研究新成果,同時不斷被運用到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

到了現今科技迅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思維訓練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出現在我們面前。如今,大家在生活中或許參加過或聽說過此類的思維培訓課,比如邏輯思維課、創新思維課、包括情緒管理課都屬於思維培訓範疇。

那麼想要提高自己邏輯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自我情緒管理能力一定要去參加系統的課程才有用嗎?

答案是;不,你完全可以“自學成才”!

接下來要介紹的這本書——《零秒思考——像麥肯錫精英一樣思考》告訴我們:用對方法,並且堅持下去,你也能靠自己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即能夠隨時進行深度思考、準確的語言表達、並且能調節自己的心情,擁有好的心態。

零秒思考——實用型思維訓練術

別看這本書說的是提高思維能力,感覺很高深,其實全書只有12.6萬字,194頁。傳授的方法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用1分鐘記1個筆記,每天堅持10分鐘10個筆記。

本書的作者赤羽雄二在著名戰略諮詢公司麥肯錫工作了14年。從一名剛入職的新員工做起,到後來參與到企業的共同創業及經營改革。

作為一名戰略諮詢公司的專業諮詢師,需要為企業提供經營方向和改革的各種方案,通常需要具備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效的溝通技巧、優秀的表達能力、以及面對壓力時高效的自我調節能力。

作者通過自己多年的摸索和實踐——寫了幾萬頁筆記的經驗並且找了一千多人進行嘗試後,總結出了一個行之有效又適用於任何人的方法:A4紙記筆記法。

別看方法簡單,卻基本涵蓋了思維訓練的幾種主要形式:智能的訓練、思想的訓練、情感的訓練。這本書是如何做到呢?讓我們用現下比較流行的,2011年由知名廣告專業人士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 在一次TED演講中提出的黃金圈法則(Gold Cycle Model) 來解析一下。

零秒思考——實用型思維訓練術

黃金圈法則


1. WHY——為什麼需要思維訓練?

01. 職場、人際交往的需求無法被滿足

無論是生活中、工作中、還是學習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思考停滯不前的情況。

比如閱讀一篇文章,知道每一句話的字面意思,但始終抓不到作者背後文字的重點;

寫一份工作文案拖拖拉拉不說,還總是會分心想其他事,無法集中注意力,或者花了大量的時間收集信息,卻遲遲無法動筆;

輪到自己在會議上進行彙報總結了,卻總是詞不達意,無法做到一語中的等等。

特別當聽到別人說:“還不夠用心“、”思考沒有深度“等時,讓我們在思考時更加躊躇——總擔心遺漏了哪個細節,不夠完美。結果越想完美,越容易被東一個點、西一個點搞得自己暈頭轉向,一個點都做不到深入研究。

諸如此類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擊著我們的自信心,無奈又不知道具體的解決方法。找不對方法,再絞盡腦汁地思考,再用心都是白費功夫。

其實大部分人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智力差別沒有那麼大。之所以在工作中、生活中的表現有差異,歸根結底還是思維能力不同造成的。

02. 教育體系導致的僵化型思維模式

同時,作者赤羽雄二在書中也提到,在日本,中小學的教育體系並不是很重視對思維的訓練。同樣的教育情況在中國也存在。

雖然現在思維訓練已經越來越被大眾接受和重視,但這也是從近幾年才開始的,也並未被正式納入中小學的正式教育體系中。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標準化的——上課做題是為了考試,考試的答案是唯一的,而寫作文又是模板化的等等。造成我們的思維模式也是被動和僵固化的,因為無論你思考不思考,答案都是唯一的且已經在那裡了。

這種僵固型思維模式在我們走上社會後顯然是行不通的,職場上、人際交往中哪有什麼標準答案可以讓我們參考。而多年來不進行主動深度思考的習慣讓我們腦筋也生鏽了,面對難題茫然無措。長此以往,不安、壓力甚至恐懼讓我們自我懷疑、不堪重負。

如果說進行思維訓練能幫助我們擺脫這樣的困境,有什麼方法能適用於每個人和各種需求的呢?讓我們看看A4筆記法是如何操作的。

2. HOW——如何進行思維訓練?

A4筆記法是作者赤羽雄二通過自己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總結出來,適用於任何人——無論是還在學校的青少年還是已經步入社會的職場人士,並且行之有效的思維訓練方法。看到這有人會覺得不可置信:”記筆記就能訓練思維能力了?“更有人甚至不屑一顧:”記筆記誰不會啊?從小讀書就記的,也沒看到自己思維能力被訓練成什麼樣了。”先不說記筆記這件事兒看起來簡單,但並非人人都會做,《零秒思考》這本書中介紹的A4筆記法與我們通常的筆記還是有一些不同的,甚至更容易做到和執行。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筆記法是如何操作的,如圖:

零秒思考——實用型思維訓練術

A4筆記法——《零秒思考》,赤羽雄二

A4筆記法每天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圍繞10個你心中關注的事物進行詳細的探究。並且不需要集中寫,可以一天之內隨想隨寫。除此,它的與眾不同之處還在於:

  • 主題的選擇可以說是百無禁忌。工作中碰到的問題、與同事朋友發生的齟齬、對上司的不滿、甚至探尋為何自己情緒不好等等。因為什麼都可以寫,因此可以只給自己看。
  • 寫正文的時候無需關注邏輯結構或者順序。每個主題只有1分鐘,需要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而一般來說圍繞這個主題腦中反應出的自然而然都是最重要最相關的。如果還要考慮每個點的先後順序,注意力就會被分散,思路也會被打斷。
  • 寫完無需重溫回顧筆記。通常我們記筆記都一定會反覆看,為的是熟記內容。A4筆記法只是為了讓我們順暢地記錄自己思考的內容,因此只需要分類放置即可,平時不用重複看。三個月後重新整理泛讀一遍,再過三個月再看一遍,大部分的內容這時候都記住了。
  • 一個主題可以反覆寫。有時候我們昨天寫下的問題,第二天還會出現在腦海裡。作者赤羽雄二告訴我們,這是因為腦中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分析理解透徹,或者內心沒有完全放下。這個時候不用執著於之前是怎樣分析的,只要重新寫下這個主題,再把今天想到的內容寫下來即可。很多時候,一個相似的主題可能會寫上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但是這樣做下來,會發現每一次寫的內容都比上一次更好。

A4筆記法的這幾個特點無疑大大加強了它的可執行性,不會加重思考的負擔,也不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唯一要克服的恐怕就是懶惰了,因為這個方法必須堅持天天做才能看到效果。

3. WHAT——什麼是零秒思考?

說了半天為什麼我們需要進行思維訓練,又討論了怎麼使用A4筆記法進行思維訓練。那麼思維訓練和零秒思考究竟是什麼關係呢?作者赤羽雄二告訴我們,零秒思考是思考的“終極境界”,也是A4筆記法思維訓練的終極目標。A4筆記法是掌握零秒思考的最好方法。

顧名思義,零秒意味著瞬間、即時。用A4筆記法進行思維訓練後可以提高瞬間的思考能力,思路也能得到開拓,思考的速度越來越快,最終提高了思考的效率。

效率的提高表現為:

  • 瞬間抓住問題關鍵
  • 瞬間學會清晰表達
  • 瞬間做出準確判斷

01 例子1——A4筆記法是如何實現零秒思考這一終極目標的?這裡我們用書中舉的例子看看如何用筆記提高思考效率:

零秒思考——實用型思維訓練術

《零秒思維》第53頁

原本在心中只有模糊的對項目發表會的擔心,但是通過快速地寫出腦中的想法,就會發現最關鍵的問題是“擔心商品展示的成功”,並且瞬間就能有針對性地判斷出下一步應該“再彩排一次”。

如果寫完這一頁仍舊覺得苦惱,可以用類似的標題再寫幾頁筆記。或者沿著正文的思路另起標題,比如:“明天再彩排的話還來得及嗎?”、“除了商品展示,還有沒有其他可能被忽略的問題呢?“等等。一直寫到心裡的憂慮都宣洩出來。

雖然未必所有的問題都能找到解決方法,但至少每個問題都被認識到和思考過,同時也被清晰地表達(寫)出來了。

02 例子2——再看看另一個關於自我情緒的例子:

零秒思考——實用型思維訓練術

《零秒思考》第54頁

同樣是在極短的時間內(1分鐘),在沒有任何的編排醞釀下寫出自己當時的腦中所想,也能從筆記中看出問題的關鍵是”課長‘和“新項目”帶來的困擾。也做到了瞬間判斷出心情不好是因為這件事。

通過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A4筆記法的優勢就是通過即時寫下思路,將人潛意識裡的重要的事情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

持之以恆的話,不僅能讓精力一直集中在重要的問題上,提高了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將腦中的意象語言化,增強了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做筆記能提高自我覺知,更加了解自己內心的情感和情緒,變得心平氣和。判斷力的提高又會減輕壓力,提升自信心和積極性。


一張紙、一支筆、一分鐘,《零秒思考》這本書介紹的A4筆記法幾乎涵蓋了思維訓練三種主要形式:智能、思想、情感。更何況它的可執行力很強,如果能隨身準備好A4紙,幾乎隨時隨地都能練習。

當然,更喜歡電子產品的現代人可能傾向於智能手機等手持設備來記錄。我個人試用對比了一下,打字比寫字速度的確快多了,用印象筆記等軟件也很方便歸檔整理且不佔用地方。

但是,用傳統的紙筆有個無法替代的優勢:圖像化。可以在紙上隨手作畫,即使寫字也會留下有個人特色的字跡,這種圖像化的文字比起冷冰冰的”宋體“、”黑體“更能長久地印刻在我們腦中。

如此簡單卻又全面有效的思維訓練方法,大家還不趕緊練起來?按照《零秒思考》書中筆記方法,可能只要寫幾頁,你就會驚歎:”原來我是個這麼有想法的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