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誠信國際《信用利差快報2019年第3期》:寬信用政策再加碼,債券市場出現調整

中誠信國際《信用利差快報2019年第3期》:寬信用政策再加碼,債券市場出現調整

2019年1月29日,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誠信國際)發佈了2019年《信用利差快報第3期》,本期看點如下:

熱點事件: 2019年1月23日,央行決定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並將主體評級不低於AA級的銀行永續債納入MLF、TMLF、SLF和再擔保的合格擔保品範圍。央行此舉有助於提高銀行永續債的市場認可度和流動性,意在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可將持有的銀行永續債換為央票,因央票抵押範圍廣且適用於更高折算率,作為貨幣市場的抵押品有助於銀行獲得更多流動性,或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商業銀行的融資情況,進而利於信用擴張,強化了寬信用的政策思路。除此之外,上週銀監會發文允許保險機構投資符合條件的銀行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擴大了銀行資本工具的投資者範圍,給其發行帶來一定便利。

宏觀數據: 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3%,增速較前11個月放緩1.5個百分點。從近五年看,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處於較好水平,工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018年32個行業利潤較上年增加,其中新增利潤較多的行業有石油、天然氣、黑色金屬等。

貨幣市場: 上週央行未開逆回購操作,當週有7700億元逆回購到期;此外,央行開展了規模為1000億元的1月期國庫現金定存和規模為2575億元的1年期TMLF操作,最終央行在貨幣市場共回籠資金4125億元。除此之外,2019年1月25日央行開展了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的動態考核,淨釋放長期資金約2500億元,對資金面形成一定支撐。不過臨近春節,受季節性因素擾動,上週短期資金面繼續收緊,各期限質押式回購利率均有所上行,上行幅度從1bp到53bp不等。考慮到近期內央行通過多種方式為市場“補水”,呵護流動性的意圖明顯,預計春節前資金面或將不會出現特別緊張的局面。

一級市場: 上週一級市場主要品種信用債發行量合計2327.4億元,雖較前一週減少168.5億元,但仍處於較高水平,一級市場行情較好。其中發行量最大的仍是短期融資券,企業債和公司債發行規模相對較小。與前一週相比,短期融資券和公司債發行量減少,而中期票據和企業債發行規模有所增加。從發行成本來看,上週信用債發行成本有漲有跌。

二級市場: 上週二級市場現券成交總額小幅回升至25622.15億元,日均現券成交額為5124.43億元。近期地方債發行加速,部分擠佔了其他債券品種需求,同時資金面承壓,在利好因素已逐步被市場消化的情況下,上週債券市場出現調整,債券收益率多數上行。其中國債、國開債收益率普遍上行,上行幅度在1-8bp之間;信用債方面,中高級別企業債收益率上行3-12bp,而AA-級企業債收益率多數小幅下行;各等級、期限中短期票據收益率全面上行,上行幅度從2bp到7bp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