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作為家長你發現了嗎?(父母必讀)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作為家長你發現了嗎?(父母必讀)

美國一所大學曾經做了一個為期三年的研究,對比在閱讀方面具有天賦和沒有天賦的差距。

實驗過程是這樣的,第一次,在沒有教授任何方法的前提下,一般讀者每分鐘讀90個字。而表現出一點天賦的讀者每分鐘讀350個字,彼此之間已經有了差距。

第二次,實驗人員統一教給大家一種快速閱讀技巧,結果,一般讀者的閱讀速度上升為每分鐘讀150個字,而有天賦的讀者則增加到了每分鐘2900個字。


也就是說,具有某方面天賦的人,在同樣的教學訓練中,會極速地拉大優勢差距。


如果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訓練,可想而知,這些有天賦的人未來的成就將會多驚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作為家長你發現了嗎?(父母必讀)

奧托·瓦拉赫是191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的評語是:“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學上有所成就。”

父母只好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倒數第一。老師的評語是:“你在繪畫藝術上是不可造就之才。”

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所應有的品質,建議他試學化學。於是,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成為“前程遠大的高材生”。什麼是天賦?天賦就是你天生就能夠毫不費勁地做好某一件事的才能,甚至是無師自通,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悟性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有的人邏輯思維強,有的人形象思維強等,任何一個正常的人,總有這樣那樣的優勢或潛在的優勢。

儘早發現孩子的天賦

善於發現孩子的特殊才能,然後加以培養與引導,是每一個父母的天職。“天生”的天賦,僅僅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天賦,即孩子的潛在能力,而這種潛在能力一直處於沉睡狀態,等待著我們喚醒。人類學家認為,如果6歲以前,孩子的潛能被發現並得到培養,那麼,他的未來更容易突破平庸。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作為家長你發現了嗎?(父母必讀)

英國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在小的時候,有一天,他對著插滿金菊的花瓶繪畫,父母意外地發現,他畫的竟是幾何圖形:花瓶是梯形,金菊是圓形,葉子是三角形。這顯露出了他在數學上的天賦,父母於是對他加以培養,以後終一舉成名。

英國天才小指揮家亞歷山大·普賴爾在4歲時,母親給他報了網球課,可老師說他是最糟糕的學生,因為他會站在網球場上對著網球唱歌,母親於是發現了他的天賦是音樂。

孩子的天賦是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流露出來的。一般來說,天賦的早期表現有如下三種形式:

偏愛:對某類事物發生興趣,特別偏愛。如,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兒時是個愛抓昆蟲的小頑童。

敏感:這種敏感與其他行為相比顯得十分專一。如,鋼琴家傅聰在不到3歲時,只要家中迴盪起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名曲,他就會安靜地聽,並隨著音樂節奏搖頭晃腦起來。

探索:對某些事物會鍥而不捨地探索,或者凡是有不明白的事總要問個明白。如,童年時期的愛迪生好奇心特別強,有一天,他竟趴在雞舍旁,肚子下面壓了一大堆雞蛋,原來他異想天開,要用自己的身體來孵小雞。

孩子的天賦早已隱匿在他的基因序列中,如同大自然賦予魚兒游泳的天賦,賦予鳥兒飛翔的天賦一樣。如果讓鳥兒去學游泳,讓魚兒學飛翔,那麼無論付出多少努力,也只能一無所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