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尋位置專家任RTCM工作組主席,中國經驗助國際標準建設

當地時間10月15日晚,在德國法蘭克福召開的RTCM(國際海事無線電技術委員會)134特別委員會(以下簡稱“SC-134”)工作會議正式決定,推選千尋位置首席科學家馮紹軍擔任委員會第三工作組(以下簡稱“WG3”)主席,成為該委員會唯一一名來自中國的工作組負責人。馮紹軍表示將充分利用千尋位置在北斗高精準定位服務特別是完好性技術研發上的“中國經驗”推動國際標準建設,帶領第三工作組成員做好完好性技術在多種高精準位置服務和定位終端應用中的標準化工作。


千尋位置專家任RTCM工作組主席,中國經驗助國際標準建設

千尋位置首席科學家馮紹軍

負責國際性海事無線電導航和無線電通信政策、法規及技術標準制定的RTCM掌握著全球高精準定位服務的重要標準,該組織制定的通用電文格式協議和信息傳輸協議已被海事及其它行業廣泛採用。隨著高精準定位技術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今年5月,RTCM專門成立“高精度應用完好性”特別委員會即SC-134,研究完好性技術在無人汽車、鐵路航運、空間應用、授時、無人機及可穿戴設備等各類高精準位置服務和定位終端裡應用的國際標準,全面保障高精度位置服務和應用的安全性。

馮紹軍表示,“完好性”是評估定位增強系統能力的一項關鍵指標,適用於影響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法律責任的各類場景。應用該技術後,服務端可保證校正信息正確性;終端可根據不同場景要求判定客戶對位置誤差的可容忍範圍,當風險超出控制範圍時,準確、及時向用戶告警,充分保障使用者安全。

此前全球從事這一研究的機構和公司不多,鑑於高精準定位服務主要應用在測量、測繪等專業領域,對完好性無迫切需求,所以國際上尚未形成標準。如今高精準定位服務正逐步成為物聯網時代基礎設施,在業內率先開始面向海量物聯網終端提供高精準定位服務的千尋位置在完好性技術研發上引入了新模式。此次,委員會推舉千尋位置首席科學家成為WG3主席不僅看中了他的個人能力和在完好性技術領域的領先研究,更看中千尋位置在高精準定位服務領域中深厚的技術基礎和創新的應用經驗。

利用遍及全國的超2200個地基增強站及120個海外地基增強站,千尋位置依託自主研發的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算法及互聯網技術進行大數據運算,已可為中國用戶提供一系列服務,並以此為基礎率先研發了完好性技術在為智能汽車、無人機及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提供高精準定位服務中的應用,形成了寶貴的可大範圍應用的“中國經驗”。今後,千尋位置還將逐步向全球用戶提供“星地一體”的高精度時空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