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傳》:善於抄襲還是樂於創新?

小編這兩天一直在讀吳曉波老師的《騰訊傳》,看的是頭暈眼花,所幸終於看完了。說實話在看這本書之前小編對騰訊的印象就是“我不生產遊戲,我只是遊戲的搬運工“。可能大部分人跟小編一樣,對於騰訊的看法就是:中國最能抄襲並且總是能靠著抄襲發家致富的企業。

《騰訊傳》:善於抄襲還是樂於創新?

但是看完這本書之後小編對騰訊的印象與看法發生了轉變,其實仔細想想,中國現在著名的幾家互聯網公司在發家之前有幾個不是抄襲美國的呢?只是騰訊相較於其他企業給人的印象更為深刻而已,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都知道騰訊最著名的產品之一是QQ,QQ其實就是照著OICQ來的,但是QQ在中國市場活下來了,甚至活的特別好,直接奠定了騰訊日後爭霸互聯網的基礎。QQ作為一個社交軟件,它的設計理念確實是有抄襲的成分,但是決定QQ活下來並且逐鹿中原的那些部分,恰恰都是騰訊的創新。比如當年紅極一時,可以說是拯救了騰訊這家公司的QQ秀,還有日後十分火爆的QQ空間,以及QQ的各種傳文件功能,這些都是騰訊工程師們苦熬苦業做出來的。

提到騰訊就不得不提微信,QQ讓騰訊活了下來,微信讓騰訊拿到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張“站臺票”。微信有多火大家都有數,而這款產品是由騰訊的張小龍團隊獨立完成的,沒有抄襲任何一款軟件,甚至張小龍在開發微信的時候還在不斷精簡,就是為了防止別人抄襲微信。

所以你說騰訊是善於抄襲還是樂於創新?小編認為,當年的抄襲讓騰訊這家互聯網巨頭公司活了下來,而之後的創新則是為騰訊日後的基業打下了夯實的基礎。作為日新月異的互聯網公司,如果不懂得創新註定會被淘汰,而騰訊的現狀也並不是高枕無憂,至少在行業內部的競爭中它還有很多強力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