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作者:李康研報(likangyanbao)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說到華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此乃中華之驕傲。有一種說法,只有強大的對手才能被敵方重視。前段時間的事情,足以證明其實力。華為也正因為不上市,被大家津津樂道,小米、美團都表示不想上市,不急於上市,但沒人相信,任正非說"不上市",人們真的相信。事實上,華為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私人公司,螞蟻金服無法與之競爭。有人說"華為的收入是騰訊的2.5倍,它的市場價值應該是8萬億港元"。但華為是硬件公司,騰訊是互聯網公司。怎麼能相提並論呢?本文簡要分析了華為的價值。

常用社交平臺,分析了醫藥類公司,李康研報,提問交流。一、三、五公司,二、四、六讀書學習,七行業策略。

2C業務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2017年,華為營收6036億,較2006年增長809.5%,年均複合增長率22.2%。2007年華為營收增速達41%,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華為增速迅速下滑,2009年跌至19%。2011年反彈到22%之後,華為又度過了艱難的3年,營收增速在10%上下;2015年、2016年,華為再度迎來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37%和32%;2017年急速回落到16%。2018年上半年,營收3257億,同比增長15%,預計全年營收將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2010年之前,華為將收入分成三個部分: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建築合同。2009年,這三家公司的收入比例約為77:13:10。2010年以來,華為將收入重新劃分為三個部分: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2010年,運營商營業收入1458億元,佔營業收入的80%;2017年,運營商營業收入2978.4億元,是2010年的兩倍,但收入佔比首次跌破50%。2010年,消費業務收入309.1億元,佔收入的17%;2017年,消費業務收入237.2億元,比2010年增長66.7%,首次佔到總收入的近40%。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2015年、2016年華為運營商業務增速達到20%以上,2017年回落到3%,跌幅巨大。消費者業務迅速崛起,2015年增速達67%,2017年回落到32%,情況不容樂觀。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企業服務的增長率仍然可以接受,但由於基數較小,對收入增長的貢獻有限。2016年,華為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7%,但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僅為10%。同年,運營商業務和消費者業務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4%和43%。到2017年,消費業務貢獻率將達到70%,運營商業務貢獻率僅為9%。這種情況可能會變得正常。華為消費業務不僅是強大技術積累的自然延伸,也是分散風險的重要舉措。2017年,消費業務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2018年和2019年可能會更高。

日進斗金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華為運營商毛利率穩步上升,逐漸接近極限值,但營收份額也逐年下降,新興消費業務毛利率相對較低。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2014年出現了華為毛利率的轉折點,毛利率為44.2%,絕對值為1275億元。此後逐年下降,2017年降至39.5%,但絕對值達到2381億元。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華為的消費電子產品包括智能手機、路由器、機頂盒等。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智能手機。2013年,華為銷售了1.28億件消費電子產品,其中包括5200萬部智能手機。2014年,華為消費電子產品的總出貨量小幅增長至1.38億部,其中包括7500萬部智能手機。2015年,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突破1億部,其財報不再披露消費電子產品的總出貨量。2018年上半年,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9500萬部,全年出貨量2.08億部,排名世界第三。在華為之前,三星和蘋果分別出貨3.14億部和2.25億部。按照這一趨勢,華為將在2019年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蘋果,位居世界第二。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2013年,華為淨利潤超過210億,2017年達475億,淨利潤率7.9%。與毛利潤率一樣,淨利潤的拐點也是2014年,該年淨利潤率接近10%。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一般來說,2C企業需要更多的市場成本,從"以2B為主"到"2B + 2C混合",市場成本佔收入的比例將顯著提高。華為的優勢在於市場管理成本比在轉型過程中沒有上升和下降:2014年,市場和管理費用共計475億元,佔收入的16.5%;2017年市場及行政費用927億元,佔收入的15.4%。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華為的現金流更加驚人。2017年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量963億元,摺合142.8億美元。平均每天3912萬美元,可以購買3萬盎司(853公斤)黃金。對於華為來說,每天為錢而戰並不是什麼難事。

研發護城河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眾所周知,華為在研發上花了很多錢。事實上,華為在2008年支出105億元,2012年支出300億元,2015年支出600億元,2017年支出897億元。從2006年到2017年,華為在12年的研發總投資達到4090億元,佔同期總收入的13.2%。截至2017年底,華為研發人員8萬人,佔員工總數的45%。預計2018年研發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累計投資將超過500億元。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與科技巨頭相比,華為的研發投資並不遜色。更準確地說,華為一直走在科技巨頭的前列。在2017財年,華為、蘋果、微軟和亞馬遜分別在研發領域投資133億美元、112億美元、130億美元和226億美元。華為僅次於亞馬遜。2011年至2017年7個財年,華為、蘋果、微軟和亞馬遜的研發累計投資分別為544億美元、456億美元、777億美元和746億美元。華為排名第三,比蘋果多87.9億美元。截至2017年底,華為共獲得74300項專利(其中大部分申請海外專利),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根據常識,7.4萬項專利不能完全"繞過"。在2B領域"封殺"或"踢出"華為並不容易。在2C領域,即使2017年897億研發成本中只有30%投資於智能手機,也比"生死兩難"的公司高出7.5倍。華為用5000億元研發投資打造的"護城河"既廣又深。

華為值多少錢?

華為用5000億研發投入築成的“護城河”又寬又深!

顯然,華為的估值不能以騰訊的市盈率和市盈率來衡量。更合適的目標是蘋果。在2018財年,蘋果的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2656億美元和595億美元。最新市值為7203億美元,市盈率為12.1倍,市盈率為2.7倍。蘋果的盈利能力很強,但正在下滑。華為消費業務強勁,2B業務面臨重大不確定性。從各方面來看,如果在美國資本市場,投資者參照蘋果公司對華為的估值更加可靠。微軟、亞馬遜和華為的業務非常不同。華為2017年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63.6億美元和475億美元。根據蘋果的市盈率和市場銷售比,華為的估值在5750億元到1.6萬億元之間,平均價值1.1萬億元。假設2018年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長25%,華為的估值約為2,000億美元。

我是李康,感謝您的瀏覽轉發。李康研報,既要讀萬卷書,也能行萬里路,還將尋風口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