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融資有規則:資本寒冬下,你“融”的方法對嗎?

上篇文章,我們介紹了合夥創業的股權分配問題。今天,企業小助手就帶你步入創業的第一道重要門檻——融資。

前段時間,文藝青年的重要陣地、網易旗下音樂流媒體平臺“網易雲音樂”,完成了第一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6億美元。而本輪融資的投資者中,不乏百度這樣的大企業。

企業融資有規則:資本寒冬下,你“融”的方法對嗎?

企業融資有規則:資本寒冬下,你“融”的方法對嗎?

據悉,百度還將與網易雲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在內容、流量、版權等多維度展開全面合作,並將其研發的 AI 操作系統 DuerOS 平臺提供給網易雲音樂使用。

融資,一直是中小企業創業之路上重要的一關。

相比於網易雲音樂,曾經大火的小黃車,就沒那麼幸運了。OfO小黃車自一出世,便受到資本追捧, 不到3年就獲得了超過20億美元的融資,卻在之後停滯不前,融資腳步受限,從而出現一系列難題,現今可謂已經走到了危險的邊緣。

那麼,作為剛剛起步的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融資,又該如何避免滑入融資絕境呢?

企業融資有規則:資本寒冬下,你“融”的方法對嗎?

01

融資與投資

首先要認清,融資與投資的區別

融資,是企業獲得資金的方式,可以分成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其中,直接融資直接向資金持有人,如股東、投資人等籌集資金,間接融資則通過金融機構,如銀行、財務公司、信託公司等,以借入長短期借款、發行債券等方式獲得資金。

作為融資方,在進行融資之前,最重要的是準備商業計劃書。其內容包括企業的運作方式、企業的亮點與優勢、收益情況等等。

企業融資有規則:資本寒冬下,你“融”的方法對嗎?

投資,是指特定的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投資方與融資方的主體不同,前者是資金借出者,後者是資金借貸者。

02

股權轉讓

下面,企業小助手帶大家看看常見的融資方式。

企業融資有規則:資本寒冬下,你“融”的方法對嗎?

假如,你的創業公司發展起來了,這時候想要引入一個投資人,那麼,原股東就可以通過出讓一定股權的方式來進行融資。這種方式叫做股權轉讓。

股權轉讓具體怎麼操作?

舉個例子: Q公司原值100萬,運營一段時間後價值1000萬,這時,轉讓10%的股權給投資人,那麼投資人就要以100萬的價格對10%的股權進行收購。

企業融資有規則:資本寒冬下,你“融”的方法對嗎?

股權轉讓的雙方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企業。當其情況是“個人轉讓給個人”,或“個人轉讓給企業”時,轉讓方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流程上,轉讓方和受讓方應在簽訂轉讓協議並完成交易後、企業變更股權登記前,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然後持稅務機關開具的完稅憑證,到工商局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在某些地區,納稅申報和股權變更登記手續也可以同時進行。

股權轉讓是很常見的融資方式,但與之相關的糾紛、訴訟也不少。其中,有關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問題,是這類案件討論的關鍵。

03

增資入股

另一種常見的融資方式,是增資入股。

繼續以Q公司為例,其原值100萬,兩個股東A與B分別持有49%和51%的股權。C看好Q公司,拿出100萬注入到Q公司的註冊資本金裡。這時候,Q公司總值變成了200萬,而C的股權是100萬除以200萬,即50%;而A與B的股權分別是200萬的24.5%和200萬的25.5%。也就是說,在C加入之後,A與B股權被稀釋了。

企業融資有規則:資本寒冬下,你“融”的方法對嗎?

增資入股可以避開一些股權轉讓方式下會出現的問題。例如,原股東認為10%的股權值100萬,但投資人認為其估值虛高、實際只值50萬,那麼就有可能拒絕投資。

如果選擇以增資入股的方式進行融資,那麼雙方要提前將資金數額、股權比例等問題談妥

針對於股權可能被稀釋的問題,如果原股東不希望投資人佔據太大份額的股權,有兩種解決辦法。一是,抬高估值出售股權。二是,將資本拆分。比如,投資人計劃投資100萬,那麼可以只將50萬放入註冊資本,而將其餘的50萬放入公司的資本公積金,在運營時也不妨礙使用。這樣一來,由於用於稀釋股權的資金份額少了,原股東被稀釋的股權也就不會過多。

04

合理融資

面對企業融資,你是否還有許多顧慮?有法365企業小助手在此提醒您:

1.認真準備融資商業計劃書。計劃書關係到融資質量,甚至成功與否,需要嚴謹對待。有法團隊為您提供盡職調查的輔導服務,以確保相關材料能夠以更好的方式呈現。在交易過程中,我們也將對您相應的文本、文件的起草與審核工作提供保障,為工商變更提供幫助與服務。

2.審慎考察投資方。選擇良好的投資方,不但可以為企業發展帶來迅速擴張的資金,還能夠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發展平臺,實現財務和業務雙贏;對於金融機構發行的資管計劃或者私募基金管理人發行的私募基金,則更要關注資金來源,溝通好退出機制。

3.採用合理的交易結構。對此,有法團隊也可為您提供相關幫助。

對企業而言,跨過融資這道門檻,可能是向上的臺階,也可能是失敗的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