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工程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中国人民大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根據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 2019年1月18日發佈的最新一期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數據,中國人民大學的工程學科(Engineering)首次進入全球科研機構排名前1%,成為中國人民大學第4個進入ESI的學科,標誌著中國人民大學在該學科領域的研究已進入世界一流行列。

此次工程學科進入全球前1%的機構有1430個,中國人民大學位於1408位,國際排名百分位0.985。中國人民大學工程學科入選論文總數337篇,在ESI庫中累計被引2493次,篇均被引7.40次。通過分析工程學科入選ESI的論文發現,此次中國人民大學工程學入選ESI主要貢獻學科是計算機和環境,同時系統科學、化學、數學、管理和經濟等學科也有貢獻。

目前,中國人民大學共有化學和工程學兩個理工學科進入ESI前1%學科

中國人民大學進入ESI的理工學科

中国人民大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ESI 是科睿唯安推出的用於對科研績效和發展趨勢定量分析的工具,全稱為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科學指標,目前被廣泛用於評價科研機構的學術水平及國際影響力。ESI排名前1%的學科一般被視為國際高水平學科。中國人民大學工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標誌著中國人民大學工程學科的研究已進入世界一流行列。

據悉,ESI僅統計發表在SCIE/SSCI數據庫的Article及Review類型的論文,數據每兩個月滾動更新。ESI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SCIE/SSCI(不包括A&HCI)數據庫所收錄的一萬餘種期刊劃歸為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數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 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精神病學與心理學、社會科學總論、經濟學與商學等22 個學科大類。當某機構的某學科最近十年間發表Article及Review類型論文的總被引頻次排名位於全球前1%時,該機構的該學科即進入ESI,被視為國際高水平學科,通常稱為“ESI學科”。由於該數據庫具有學科全面、學術影響大、覆蓋國家廣泛等特點,因而被其收錄檢索的期刊和論文常被稱作國際主流期刊和國際主流科學。ESI 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