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董卿:怎麼,不早點相遇?怎麼,偏偏就這一生,偏偏是你?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一生愛卿

從心開始

前些日子閨密小姐在金華出差,很突然地打電話給我。

電話那頭,人聲嘈雜,隱約當中聽到環球人物四個字。

後來她微信發來封面照,她說在金華火車站看到的,當時太激動就給我打了電話。

老實說,今年的雜誌至今我一本都沒買,以窮為藉口,卻不是理由。

我有些不敢,再有就是不捨得。

憶董卿:怎麼,不早點相遇?怎麼,偏偏就這一生,偏偏是你?


怎麼,不早點相遇?

回想自己初中時跑到郵局翻《中國電視報》,看到節目預告也要把一整張報紙買下來;和班裡喜歡魏晨的姑娘偷偷攢錢去打印一摞的五寸照片。高中的時候娛樂雜誌裡寫馮紹峰,有一張春晚與董卿同臺的照片,然後馬上衝去買了書剪下照片小心翼翼貼在本子上;還拜託閨密小姐跑遍所有書店買了唯一一本《時裝》。

那個時候啊,不知道有多羨慕那些城市裡幾步就是一個報刊亭。

今年,不知道有多羨慕那個時候。

我說不敢,是因為採訪裡字裡行間叫人欽佩又心疼,與此同時便是懊惱與羞愧。

曾和朋友探討過一個問題,他問,你覺得喜歡董卿給你帶來了什麼?或者影響了你什麼?

我說我因為她才開始喜歡這個專業,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後想要幹什麼。

憶董卿:怎麼,不早點相遇?怎麼,偏偏就這一生,偏偏是你?


說這話的時候,我腦子裡很亂,既因愛她而自豪,又為自己沒什麼出息而慚愧。

後來朋友說,其實大多數人喜歡她都想在自己的領域成為像她那樣的人,但絕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

是啊,做不到像她一樣自制又努力,通透又清醒,對自己夠狠,也從不停止,從不退縮。

我說不捨得,是想給自己“一望無際”的慘淡日子留些色彩跟期待。

比如,在某一個街口某一家書店的偶遇,又或者是在這樣的天氣裡去城裡尋尋覓覓。

可我無暇顧及,不曾出發就已被時間追趕的措手不及。

憶董卿:怎麼,不早點相遇?怎麼,偏偏就這一生,偏偏是你?


對閨密小姐說今年沒有買到《北京青年週刊》,很遺憾。可日子終歸還是這樣的過去了。

我找不回十年前那個不向現實俯首一心認定北執的自己,也不再逢人便說董卿如何如何好。

也只有我知道,當我看向她時,眼裡的光從未熄滅過,跟著她笑,跟著她哭,聽她安安靜靜講一段故事,做一場不醒的夢。

身邊的人也慢慢地從看到我發董卿相關的動態感慨一句你喜歡董卿呀變成自己轉發的文章裡自帶“董卿”二字。

你看,她從來優秀又篤定。

憶董卿:怎麼,不早點相遇?怎麼,偏偏就這一生,偏偏是你?


我無比羨慕現在的小朋友們常常考試會碰到小朗,作文素材也是。想想自己那個年紀,也窩在書店堅定不移一本一本去翻作文素材書,堅信總會看見她的故事,然後如願以償心滿意足地離開。

那是最好的時光,高興也高興的簡單,難過也難過的簡單,笑也痛快,哭也隨性。

一直想去看一場劉若英的演唱會,今年倒是等到了一場電影。

一個人在北京轉車中途看了《後來的我們》,然後匆匆逃離北京。

我也開始把每年卿城與董卿生日時不知所云的文字看成儀式感而不再是形式。

這幾年常常有人在這裡評論,說每年看我寫的東西已經成了習慣,說我們雖不曾聯繫甚至不夠熟悉但已經認識了多少多少年。

我真的無比感動,也倍感榮幸。

我常常懷念那些我們在QQ空間裡瘋轉日誌的日子,論壇貼吧熱鬧非凡的樣子,終於形式變成微博抽獎,小打小鬧也變得頗有萬眾齊心的姿態。一面感嘆歲月流逝一面緬懷青春年華。

憶董卿:怎麼,不早點相遇?怎麼,偏偏就這一生,偏偏是你?


有過遺憾,有過圓滿。

一生愛卿

從心開始

後來我也有幸去過幾次小朗錄製,仰望著星星閃爍的夢想殿堂;也曾坐火車穿過幾座城市只為朗讀亭一場遇見;也曾與卿城同一天生日與小夥伴通宵;也曾聽見她歌唱看見她落淚……

這是我以前熱切盼望又不敢想象的。

反倒是初見時,漫漫長夜的火車上得知自己刷話題得到了簽名照,麗維賽德現場遠遠望著她的背影熱淚盈眶。

那年她剛剛回國,那年我剛剛大一,有種失而復得的欣喜若狂,見一面艱難,又無人能擋。

後來我如願寫了董卿的主持人形象作為畢業論文,如願拿到優秀,卻還是離夢想的地方遙不可及。越是見到她,越是慚愧不已,回來時悵然若夢。

憶董卿:怎麼,不早點相遇?怎麼,偏偏就這一生,偏偏是你?


世界喧囂,世事難料,千山萬水,是不是總會相逢。

因為這一天,整個11月都變得柔軟和歡喜。

謝謝你啊,董卿。

你是我整個青春年華里氾濫成災的愛戀。

無論是啟迪,鼓舞,勇氣,力量還是想念與期許,你所給予我的一切都勝過風花雪月,美不勝收。

年輕的女孩迷戀一個年長的女人,多半是因為那個女人是她渴望長成的樣子。

希望董卿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希望小朗能夠茁壯成長,希望未來能看到她無限的可能。

也希望我們都能變成自己渴望的模樣。

還很遙遠也沒關係,好在,一直在路上。

怎麼偏偏就在這一生,偏偏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