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雲觀道長為一己私慾,縱容妖怪四處為惡,最終事情敗露得到天罰

“師傅?為何我們每日只能吃些剩菜剩飯,而那些師兄卻能喝酒吃肉。”

“乖徒弟,我們學習道法不是為了飲酒作樂,而是為了保一方平安。你長大以後要記得為師的話。”

那一年,他才七歲,到翠雲觀做了道童,好不容易熬到了頭,成為了師傅的座下弟子,他卻十分羨慕其他師兄,在外面喝酒吃肉,肆意快活。可是他始終謹記師傅的教誨,每日粗茶淡飯,蕩平四周的妖怪,保一方的太平。

時間久了,人往往都是變,歲月的能力能讓一個孩子變得成年,也讓那些原本純潔的心,抹上了一層晦暗的顏色。原本善良的人也變得不再善良。

翠雲觀道長為一己私慾,縱容妖怪四處為惡,最終事情敗露得到天罰

這一年,他三十歲已經貴為翠雲觀的一觀之長,人前每日粗茶淡飯,仙風道骨的樣子,可是一回到自己的房內,卻是滿桌的山珍海味……

他叫劉繼德,道號道德,臉上已沒有了少年的青澀,只見他端坐在觀內的大堂之上,拿起一壺梨花醉來洗漱。這梨花醉因為釀造不易,一壺酒可值千金,可是在劉道長這裡卻只是漱口水而已。

“這個月的賬目有多少?”

“香客這個月進貢了三萬兩,各地縣城交的平安費一萬兩……”

“一萬兩?上月不是交了八萬兩,為何這個月還有一萬兩?”

“那個蒼山縣的縣令說已經沒有妖怪作惡,就說不再繳納這個平安費了!而他起了一個頭,許多縣城的都也不再繳納這個平安費了!”

“那還真的要讓那群小傢伙好好的去鬧上一鬧,這次你們就不要出手收拾殘局了,讓那些妖怪盡情的發洩,才能讓那些傢伙知道我們的重要。”

“是的,觀主。”

不出三日,原本平靜的小縣城突然出現了許多妖怪作祟,多少百姓慘遭迫害,不得已當地的縣令只能來到翠雲觀請求幫助,可是卻被閉門不見,縣令也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連忙把帶來銀子拿了出來,放在了兩位守門道童的面前,而那原本緊閉的大門被被這些銀子“敲開”了。

翠雲觀道長為一己私慾,縱容妖怪四處為惡,最終事情敗露得到天罰

銀子到手,劉觀主也不著急派遣道長前去收妖,而是叫他們耐心的在等幾天,也有幾個年輕道長想要立刻收妖,卻被劉觀主攔住說道:“你們年輕人就是毛躁,如果不讓他們多受到一點苦痛,哪裡會牢記我們的重要。”

受害的縣城的百姓等了許久,終於盼來了翠園觀的道長前來收妖,可是前來的道長卻不言收妖,卻在縣城的酒樓裡喝起酒來,縣城的百姓看在眼裡也是敢怒而不敢言,生怕自己的一句話激怒前來的道長,只能好酒好肉的伺候著,這是一個白眉長者來到兩位道士的跟前問道:“兩位道長不是前來收妖,為何在此喝酒?”兩位道士一看是個老頭揮手罵道:“哪裡來的老頭,道爺的事情也是你管得了,那邊涼快那邊待著去,惹得道爺心情不好,有你好果子吃!”

“那老朽還真想吃吃這個果子了!”

白眉長者說完大手一揮,兩個道士就被一條繩子捆在了一起,周邊的百姓看到道士被老人給捆了起來,連忙說道:“長者,多謝你的好意,可是你這!我們到時候還要靠著兩位道長收妖,請你高抬貴手吧。”

白眉長者看著百姓在自己的面前的請求,說道:“那些危害的妖物,老朽已經收拾掉了,而這翠雲觀乃是老朽的自家事,也不擾大家費心。”

翠雲觀道長為一己私慾,縱容妖怪四處為惡,最終事情敗露得到天罰

這白眉長者不是別人,正是上一代的白雲觀主,劉繼德的師傅——清平子。當年自己為了雲遊四方,所以把觀主之位傳給自己的徒弟劉繼德,哪知自己回來之後發現翠雲觀下妖物四起,後來發現這些妖物更是被人圈養的痕跡,在看到兩個道士的所作所為,那還不知這一切都是自己弟子搞的鬼。

回到觀中,清平子質問自己徒弟為何如此,哪知劉繼德說道:“人生在世,不就是為了一個快活,我們辛辛苦苦的為百姓除妖,百姓他們貢獻一點香火給我們有什麼錯?”

“孽徒,你圈養妖怪,作惡四縣,只為自己的一己私慾,這可是要得到天譴的!”

“天譴?哪裡來的天譴,老天爺來啊……”

話到此處,只見天空突然烏雲密佈,一道閃電正好落下,正好劈在了劉繼德身上,頓時灰飛煙滅……

道理:人生在世是圖一個快活,可不能為了自己快活而去禍害他人,需要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去實踐,不要走上歪門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