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蘇軾,作為古往今來最會寫詞的的詞人,想必在大家心目當中沒什麼異議。有宋一代,東坡作為海內文宗,詞壇聖手,在當時就贏得了眾多粉絲。南宋一個叫胡仔的文學批評家在其著作《苕溪漁隱叢話》中,總結了東坡最絕妙的 12首詞,認為這些詞“脫去筆墨畦徑間,直造古人不到處,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嘆。”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苕溪漁隱曰:《後山詩話》謂退之以文為詩,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餘謂後山之言過矣。

子瞻佳詞最多,其間傑出者,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赤壁》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詞;「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秋夜》詞;「霜降水痕收,淺碧粼粼露遠洲」《重九》詞。若謂以詩為詞,是大不然。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間有不入腔處,非盡如此,後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蓋其謬耳。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胡仔,南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生於東坡歿後9年,即公元1110年,來自安徽績溪的胡氏。他總結這12首詞,針對有人對東坡詞“要非本色”的質疑而發,相當於是撥亂反正,肯定東坡詞作應有的歷史地位。這12首詞歷來膾炙人口,不能不說胡仔眼光頗為犀利。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賞析】最負盛名的宋詞是哪首?估計很多人想問這個問題。原武漢大學的文學教授王兆鵬先生,弄了個《宋詞排行榜》,對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2萬多首宋詞排座次,徹底解答了我們的疑問,獨佔鰲頭的就是這首《念奴嬌》。本詞也是歷代各種選本的必選之作。正因為久負盛名,一定程度上,東坡詞的藝術風貌為本詞所遮掩,很多人把東坡當成豪放派的代表。其實,東坡有非常多樣的一面,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賞析】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王國維《人間詞話》謂:東坡之《水調歌頭》,則佇興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調論也。胡仔甚至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

水調歌頭●快哉亭作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賞析】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於貶官黃州(今湖北黃岡)。元豐六年,三月張懷民也貶官在黃州,與蘇軾的心境相同。他們結識後,因氣味相投而成為好友,交往密切。是年十月十二日蘇軾將往張懷民暫住的承天寺與之一起賞月,寫下了著名的《記承天寺夜遊》一文。十一月,張懷民在其新居西南筑亭,以觀覽長江勝景。蘇軾欽佩張懷民的氣度,為其所建的亭起名為“快哉亭”,並贈其這首《水調歌頭》。全詞通過描繪快哉亭周圍壯闊的山光水色,抒發了作者曠達豪邁的處世精神。

賀新郎·夏景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

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熱。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濃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賞析】雖然是題作夏景,但對於一個高明的寫手來說,絕不會為寫景而寫景。本詞與其說是寫夏景,不如說是寫美人。與其說寫美人,其實更像在寫閨中少女情竇初開時那種緊張、甜蜜、焦躁的幽微心情。從東坡字裡行間,我們能體會到初戀時那種蜜甜的憂愁。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魫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餘浩嘆。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賞析】燕子樓美人關盼盼的故事令人唏噓。《永遇樂》是一首清麗脫俗的詞,此詞抒發對人生宇宙的思考與感慨。詞中狀燕子樓小園清幽夜景,抒燕子樓驚夢後縈繞於懷的惆悵之情,言詞人由人去樓空而悟得的“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之理。

水龍吟·贈趙晦之吹笛侍兒

楚山修竹如雲,異材秀出千林表。龍鬚半翦,鳳膺微漲,玉肌勻繞。木落淮南,雨睛雲夢,月明風嫋。自中郎不見,桓伊去後,知孤負、秋多少。

聞道嶺南太守,後堂深、綠珠嬌小。綺窗學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宮,泛商流羽,一聲雲杪。為使君洗盡,蠻風瘴雨,作霜天曉。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賞析】全篇圍繞笛作文章。從笛之產地、材質、典故到笛聲、笛曲以及吹笛之人,作了360度的全景式掃描,豐骨超凡,旨意高遠。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賞析】這首詞是寫給愛妾朝雲的。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朝雲作為侍妾,非常聰明,深得東坡喜歡。更令東坡寬慰的是,在東坡晚年被貶時,朝雲毅然隨其到貶謫地嶺南惠州照顧東坡,卻不幸早逝。東坡為之扼腕不已,寫下這首深含無限思念的詞作。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賞析】詞作起勢不凡,以錢塘江潮喻人世的聚散分合,充分地表現了詞人的豪情。參寥子是個和尚,法號道潛,與東坡極為友善。

滿江紅

序:東武會流杯亭,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郟淇水入城。東武南城,新堤固、郟淇初溢。微雨過、長林高阜,臥紅堆碧。枝上殘花吹盡也,與君更向江頭覓。問向前、猶有幾多春,三之一。

官裡事,何時畢?風雨外,無多日。相將泛曲水,滿城爭出。君不見蘭亭修禊事,當時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滿山陰,空陳跡。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賞析】自從東晉永和九年王羲之與眾名士蘭亭修禊之後,傳統的節日上巳日便成了一個富有詩意的日子。這對於文人士大夫尤其具有誘惑力。熙寧後期文名已顯的文藝中年蘇軾也不例外,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三月上巳日的本詞便是一個有力的見證。

洞仙歌

序:僕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

乃為足之雲。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賞析】表面上看,在寫花蕊夫人的國色天香,但老先生又何嘗見過花蕊夫人。但東坡把帝妃還原成普通人,寫人的情感,便產生了攝人的藝術魅力。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賞析】被貶黃州後,雖然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蘇軾是樂觀曠達的,能率領全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然而,內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他人無法理解,也較難排解。在這首詞中,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託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宋人總結蘇軾膾炙人口的12首詞,堪稱精華中的精華

【賞析】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期間,於元豐五年(1082)重陽日在郡中涵輝樓宴席上為黃州知州徐君猷而作。作者緊扣重九樓頭飲宴,以詩的意境、語言和題材、內容入詞,抒寫了自己以順處逆 、曠達樂觀而又略帶惆悵、哀愁的矛盾心境。

以上12首,是東坡集中的名篇,堪稱精華中的精華,您能熟讀並背誦嗎?

聲明:本文由小編上傳併發布,今日頭條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文章僅代表作者小編個人觀點,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未經許可,圖片版權不可輕易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