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文化與身心健康系列講座」-第一講

時間:2016年7月1日

主講:了空居士蔡衍顓

文字整理:明菂(碧蓮)

了空居士:大家好!今天是《禪文化與身心健康》系列講座第一場,我為什麼會想到搞這個主題的系列演講呢?最主要就是說我從第一場在雲浮市人民醫院,第二場就是雲浮市戒毒所,第三場就是在我的家鄉汕頭文化大講堂,這三場演講都是同一個主題,那就是《禪文化與人的身心健康》。那我為什麼繼續在這個公益大講堂裡邊講這個話題呢?主要就是我以上的三次公開演講很受聽眾的歡迎,但是每一場演講時間都是那麼一個半小時和半個小時的答疑,真的時間的限制,使我沒辦法將禪文化的很多知識點講清楚,所以很多同修要求我能夠創造一個機會,能夠系統地講解禪文化,乃至禪文化與身心健康,甚至是家庭幸福、事業方面、和諧社會等等的一些關係,所以我在YY教育網這個公益大講堂,設立了《禪文化與身心健康》的系列講座。我們這個系列講座定在每週星期五晚上8點到9點30分,我們一般還是老模式,就是前邊一個小時的講課,後邊留大概半個小時,同修們有什麼相關的問題或者是疑問,就請提出來,你們如果一邊聽一邊有疑問都可以打在公屏上,到時主持人讀給我聽,我現場給大家針對性的講解,今天晚上就是明雙魚在現場主持。

很多同修都認識我了,我在網絡上叫了空居士,我的真實名字就是蔡衍顓,我是雲浮市禪宗六祖文化研究會的副會長,也是雲浮市禪宗六祖文化研究會講師團的常務副團長。可以說講解六祖文化——我說禪文化,其實禪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還是以六祖文化為代表,所以我所講的禪文化都是圍繞著六祖文化而講——因此給大家講解禪文化可以說就是我的職責。社會上很多人都知道禪,但是真的你跟他探討什麼是禪的時候,他們確實一片茫然,我看過聽過很多人講禪的知識,但是你認真去聽,可以說基本上都沒有一個人講清楚什麼是禪,他們往往就會說茶禪啊,什麼管理禪啊,什麼安祥禪啊等等。但是如果你問他什麼是禪,也不知道他們到底知不知道,反正我看過很多人講解禪的知識,就是恰恰沒有講什麼是禪,就更不用說他們談禪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從佛家的理論來說,禪是指一切的禪定,它不是專門指禪宗這個明心見性的這種特定的禪,它是泛指一切的禪,所以在歷史上,往往就分出了兩個說法,所謂的祖師禪和如來禪,那麼這個祖師禪和如來禪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我查過很多資料,初步發現,祖師禪和如來禪,這兩種說法的出處,可以說就是唐朝末期的慧寂大師,慧寂大師是誰呀?他是靈佑大師的弟子,慧寂大師就是著名的仰山大師,仰山是一個地方的名。那靈佑大師又是誰呀?他就是溈山大師,這個溈山也是一個地方的一座山的名,後世的溈仰宗,就是溈山大師和仰山大師這麼流傳下來的法脈。那麼靈佑大師又是從哪裡學到禪的呢?他是從百丈禪師,百丈又是一個地方的名,百丈禪師他的名字叫做懷海,所以叫做百丈懷海禪師,那百丈懷海禪師,他的師父是誰呀?他就是馬祖道一,馬祖道一,他的師父是誰呀?馬祖道一的師父就是六祖惠能大師的弟子懷讓大師,那六祖惠能大師大家都知道了,六祖大師追溯上去就是五祖弘忍和尚,四祖道信,一般在書裡邊稱道信大師,道信大師上去就三祖僧璨大師,三祖僧璨追溯上去就二祖慧可大師,二祖大家都知道了,慧可大師是拜達摩祖師為師的。達摩祖師呢?他是從印度西天竺那邊過來的,達摩祖師的師父就是瓔珞童子,瓔珞童子他就一直追溯到一代一代都有一定的傳承,只不過那些祖師的名字很複雜,我真的沒辦法記牢,一直追溯到大伽葉,大伽葉就一直追溯到釋迦牟尼佛。那好了,釋迦牟尼佛當時他對禪有什麼結論呢?釋迦牟尼佛在《楞伽經》卷二里邊就有說到這個問題,就說禪可以分成四大種類,第一種就是愚夫所行禪,愚夫就是沒有開悟的人,普通的人;第二種就是觀察義禪;第三種是攀緣如禪;第四種是如來禪。釋迦牟尼佛就說禪,嚴格來說就禪定,有四種,那什麼是愚夫所行禪?愚夫所行禪,我們換作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我們普通人平時胡思亂想的那種精神狀態,那麼胡思亂想也叫做禪嗎?其實禪的本意就叫作禪那,也就是精神專注在某一情境之中,其實胡思亂想看起來它整個過程也是一種動態變化,但是嚴格來說大腦相對還是處於一種對某種情境的專注。當然我以前講過說欲界其實沒有定,但是我們為了方便講也講欲界定,其實嚴格來說也不是說真的沒有定,欲界定勉強分為粗住、細住和未到地定。粗住是什麼?就是說你對一些事情有大方面的一種注意吧,細住吧,就是對內心深處一些細小的念頭的觀察吧,未到地定吧,我們一般人走神,他坐在那裡不知不覺就想到其他的事情,唉,等一下你突然明白,我怎麼坐在這裡胡思亂想想到其他事情上去呀,你給剎住了,這叫做未到地定,不會陷到那個胡思亂想的情境裡邊想到忘記了,你還突然會記得,所以剎住車了就叫做未到地定。所以嚴格來說,從粗住、細住、未到地定來看,欲界的狀態多少還是也有一定的定境吧。所以佛祖在《楞伽經》卷二就提出了愚夫所行禪,也就是一般人胡思亂想的那種精神狀態,坐在那裡能夠胡思亂想也相對是一種安靜狀態,所以嚴格來說人嘛不管你在什麼狀態下,多少總是有一點點平衡的狀態,這就是愚夫所行禪這種定。那麼觀察義禪呢?就是說我們有一定的目標,在思考著某一種問題,苦思冥想等等,但是他這種做法是比較著相的,不究竟的,所以看起來,它也是在想一些道理,這叫作觀察義禪,是不究竟的。攀緣如禪吧,如吧,嚴格來說是指圓滿的境界,但是你用種種的法執,著相去思維,甚至像小乘人一樣墮落到空裡面去,和真如還是不相應的,所以只能說叫做攀緣如禪,所以攀緣如禪其實就是有種種執著的修法,不是著有就是落空等等,但是修煉者可能境界慢慢會高一點,會進入一種虛無的境界吧。那如來禪呢?如來禪就是我們個個都很清楚知道的般若寂照。也就是他能夠以最清淨的心去觀察一切,也就是達到了《金剛經》的“若見諸相非相”啊,“離一切相”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啊,平時所說的“一相三昧,一行三昧”等等,能夠達到這種標準的,能夠“於相而離相”這種圓滿的境界,這就是如來禪的境界。

那麼我們剛才說到從六祖反推上去一直推到大迦葉,推到釋迦牟尼佛,那好了,那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什麼時候傳禪給大迦葉呢?就是靈山會,靈山會這個公案,記載在哪部佛經呢?記載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具體就在卷二拈花品。那是誰提問的呢?就是這個大梵天王,大梵天王當時在大眾裡面就起來給釋迦牟尼佛頂禮,然後說:世尊,今佛已成正覺…意思就是說佛祖你講經說法差不多有五十多年了,有沒有未說最上大法?就說你有沒有留著最高境界的法門沒有講啊?如果有,請世尊講,以後我們行菩薩道,度眾生就用得著吧。然後很恭敬地給釋迦牟尼佛送上一朵花,這朵花說的很稀有,“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花”,反正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就這朵花就是天下很稀有的吧,而且按照佛經的說法有點神話的味道,這個大梵天王又用他的神通力將自己的身體變成一個寶座,請釋迦牟尼佛坐在他身體所變的這個寶座上講經說法——當然大家如果說不相信也可以,這個沒所謂,有神話色彩,也許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也說不定,所以我們就持這種中間的態度,也不要相信也不要說不相信,這個不重要,我們最重要的是要講他這個過程——釋迦牟尼佛坐上之後,手裡拿著這朵花,然後就閉著眼睛,也沒有說什麼話,坐了一會兒,大會之中有一個人叫做大迦葉,大迦葉這個人很不簡單,大迦葉在釋迦牟尼佛座下是有什麼成就呢?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在十大弟子裡就是頭佗第一,頭佗是什麼意思?就是行苦行。大家都知道智慧第一舍利佛,神通第一目健連,說法第一富樓那,解空第一須菩提,論義第一迦旃延,天眼第一阿那律,持戒第一優婆離,多聞第一阿難,還有就密行第一羅睺羅,再加上頭佗第一大迦葉,一共十個人。大迦葉就是這十大弟子之一,稱為頭佗第一大迦葉,所以大迦葉在大眾裡邊,突然他就明白了,他就不知不覺就笑了,當然就破顏微笑,不是哈哈大笑,破顏換成現代話就是說露出笑容吧,就是他臉的表情變化了,破顏,整個臉的表情從沉默到微笑,這叫作破顏,破掉原來的那個原貌吧,破顏微笑,其實就是露出笑臉,釋迦牟尼佛看到了,大會里邊除了大迦葉露出笑臉,其他人都很沉默,都在想世尊會講什麼,在等。釋迦牟尼佛很高興,就說了一句很著名的話,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今付摩訶迦葉。”大家就覺得很奇怪,所以就在想釋迦牟尼佛拈著花也沒有說話,然後就說正法眼藏傳給大迦葉,怎麼傳?所以後邊就釋迦牟尼佛和大迦葉就分別講到這事情,就講到所謂的法相,就是釋迦牟尼佛說七佛都是授法相,七佛弟子都是傳法相爾,也就是說一切諸佛他傳授給他的弟子是傳這個法相。那法相是什麼呢?你們看,釋迦牟尼佛拿著花沒有說話,大迦葉就微微一笑,這兩者其實傳什麼呢?其實就是傳最清淨的心,釋迦牟尼佛坐在那裡什麼話也沒說,這個大迦葉也沒有得到什麼,當然據說在後世編寫的《五燈會元》這本書裡邊還記載了,我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裡邊就看不到那首偈,但是在《五燈會元》就有記載,說當時釋迦牟尼佛就對大迦葉說了一首偈,說“法法本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那麼你們說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裡邊好像也沒有說釋迦牟尼佛傳最清淨的心,法相就是最清淨的心。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經》裡沒有這麼直接的說,我了空居士是不是自己猜的?不是。我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治學嚴謹,我不會去亂猜。我們從傳說中這首偈就看得到的,“法法本無法”是什麼意思?法法就是一切法,本無法,本就是根本,無法就是沒有一個定法。“無法法亦法”,無法又是什麼意思呢?小乘人乘空守寂,以為他一法無立,其實他還是執著了空之相,所以在佛家就稱小乘人,執著那種空的那個所謂的有涅槃可證,那還是執著空了,所以稱那個他們所證的涅槃叫做有餘涅槃,所以他看起來是無法,但是還執著空這種現象,嚴格來說還是一種法,所以說無法法亦法,就是那種所謂的無法之法其實也是一種法啊。“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成法。”釋迦牟尼佛說我今天是真正付囑這種無法的境界,第三句的“無法”和第二句的“無法”是兩碼事,第二句的“無法”是小乘人的乘空守寂的所謂的無法,釋迦牟尼佛說“今付無法時”,這裡的“無法”是究竟圓滿的境界,是真正的無法的境界,所以“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成法。”法法就是一切萬法,何成法,就是何成有一個固定的東西呢?如果你們對《金剛經》有所研究就知道,一聽就明白,所謂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可得就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東西能夠使你有所執著吧,因此就是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個意思,也就是萬法都是不永恆的,所以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時空點,所以從這點就印證,你的心離一切法而不執著一切法,那就最清淨的心嘛,所以我就直接說了這個法相就是最清淨的心,而且還要用最清淨的心去面對一切。其實清淨的心是沒有形象的,那清淨的心如何才真正達到清淨的境界呢?就是“於相而離相”,就是《金剛經》的“離一切相則名諸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於相而離相”是什麼意思呢?不會被現象所迷惑,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清醒的,這才是最清淨的心,最清淨的心它不是一種獨立存在的現象,而是在一切時一切處你都不會被任何現象所迷惑。那麼我以《金剛經》,以《五燈會元》的這首偈給大家註解,如果大家覺得還不夠的話,我們繼續還可以以六祖惠能大師的言論來註解,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的第十品付囑品裡邊也特別交待兩種三昧,就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言行上要絕對保持清淨,“一相三昧”呢?就是思想觀念上要保持絕對的清淨,如果還不夠的話,我們還可以看,六祖《壇經》第一品行由品,行由品在哪裡講?就是慧明請教六祖說如何是我的本來面目,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末時,那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那慧明一聽就言下大悟,接下來又覺得好像還不對吧,他就問“尚來密語密義外還更有密義否?”尚字表示尊敬,差不多是“師父呀,你剛才這麼說,還有其他的嗎?”所以六祖一聽,就知道他(慧明)對他的話沒有掌握好,六祖就回答說:“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這是什麼意思呀?六祖一聽就知道慧明以為不思善不思惡就是本來面目,就是明心見性,就是禪的境界,他就以後從此大腦什麼事情都不要想,愣愣的那就對了,慧明這個人還是很有天賦,他就覺得一個人是不可能整天什麼事情都不想吧——這是我猜的,但是除了這麼猜我覺得也沒有其他可猜的吧——所以他就說師父還有其他的嗎?六祖也很有智慧,他一眼就看出慧明就是這麼想的,所以告訴他:我剛才說的其實不完全是那樣的,最關鍵你是要用那個不思善不思惡的心去返照自己。其實返照自己,就是返照自己心中的事情,乃至跟自己有關的一切事情吧。返照汝邊吧,如果你教他去返照別人,其實有時候跟你無關的事情,你反而事不關己嘛,有時返照也沒有那麼詳細,跟自己有關的你就會研究很深吧。所以六祖很有智慧就說“汝若返照,密在汝邊。”你從此就要用最清淨的心,不思善不思惡,不要帶任何成見的心態去認識自己和認識和自己有關的一切事情。哦,慧明一聽,啊,明白了。所以同修們你們去看有一些法師啊居士啊在講究竟的境界,他常常說叫你們什麼事情都不要想,看破放下,其實我們的大腦真的能夠什麼事情都不想嗎?生活在現實裡邊,容得你什麼事情都不想嗎?什麼事情都不想就是圓滿的境界,那麼白痴和有痴呆症的老人那不是高人了?不可能吧。現實遇到事情你不去想,那怎麼活下去呢?所以圓滿的佛經就被那些不明如來真實義的人給講的亂七八糟,其實真正明心見性的人是以最清淨的心去看待自己乃至看待周邊的一切,然後以最客觀的方法去應對一切。六祖在付囑品裡邊就說“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一相就是思想觀念,三昧就思想觀念要端正,一行三昧就你的言行要端正。那就明白了,就不是說禪的境界就是什麼事情你都不想,那不對的。是要以最清淨的心最客觀的心去看待一切,去面對一切,這就是禪的境界。

那我們明白了,那好了,那麼我們在歷史上的傳承,從釋迦牟尼佛到大迦葉一直傳到達摩祖師,再從達摩祖師一直傳到六祖惠能大師,還繼續傳到後邊很多代,他們傳承的本來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靈山會上給大迦葉印證的,當時也沒有說如來禪,也沒有說祖師禪。那好了,那後世搞出這個祖師禪的,我剛才講到慧寂,從歷史上來尋找,就是從仰山慧寂大師那裡開始,那仰山慧寂大師為什麼會搞出這句話呢?這兩句話是什麼時候搞出來的呢?就是有一個故事,就是他對他的師弟香嚴的一番話而流傳下來的,他的師弟香嚴有一天突然開悟了,我以前講過香嚴的公案,我簡單講一下,就是說香嚴這個人,很聰明,就是所謂的問一答十,問十答百,很會說話,嘴巴不停,所以他有一次去拜見靈佑大師的時候,就被靈佑大師給問住了,他(靈佑大師)說“哎,你父母未生之時本來面目?”怎麼答都答不出來,後來他就請求靈佑大師給他說清楚,靈佑大師說我給你說清楚你也是不清楚的,改天你老是搞糊塗了,你還會罵我,你還是自己去想吧。那麼你們可能會說,天啦,自己都能夠想出來,會開悟,還要師父幹嗎呢?我們全部都是自己去想就行了嘛,不是的,這就是觀機。靈佑大師是大徹大悟的人,他看得出香嚴他有一個缺點也就是說有一個毛病,就是嘴巴太厲害了,就是他靜不下心來,所以如果你從理論上跟他談,滔滔不絕,他等一下也來個誇誇其談,那永遠是扯不平,所以乾脆就不理他,讓他自己去苦思冥想,將這種浮躁的習慣給化解掉。結果香嚴他有一天在給國師慧忠禪師清理墳墓時,他將垃圾往周邊撥出去的時候,正好泥土裡邊的一塊石頭撞到墳墓旁邊的一棵竹,結果咚的一聲,因為這個感覺使他豁然開朗,然後就說出來一首是說出來還是寫出來,我也不知道,他就成了一偈,那首偈就是“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我們順便也講詳細一點,就說一塊石頭碰到竹竿咚的一聲,歷史上就評論他開悟了,真的開悟了嗎?我有講這個公案,我有跟大家說,讓我來說,從這首偈如果讓我來評論他真的是開悟了,從哪裡看啦?一擊就是石頭撞擊到竹竿發出的聲音,忘所知是什麼意思?他剎那間好像有點愣住了,一切事情了了分明,但是沒有什麼執著,其實這確實是明心見性的境界。但是我們如果在這個境界裡執著下去,那就變成墮落頑空了,反而就落入小乘羅漢的境界,如果我們從此心裡沒有什麼牽掛,然後精進正道,行菩薩道嘛,那就進入了大乘菩薩的境界,我這番評論是出自《楞嚴經》,你們打關鍵詞就是不迴心鈍阿羅漢和迴心大阿羅漢,你打這兩個關鍵詞就找得到《楞嚴經》的這段原話了,就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所以他“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從這兩句話就知道我們最清淨的心不是怎麼去修出來的,而是剎那間明白了這個道理,對一切都知道,但是又不執著。正如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的一首偈裡也有講吧,“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永嘉大師也說“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都是說這種“於相離相”的圓滿境界,那好了,香嚴後邊還有兩句,人家說開悟的人和不開悟的人是不是真的看的出來?如果真正是內行的是看得出來的,從香嚴那首偈後邊兩句話說“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一個開悟的人,你們一般人就覺得也沒什麼怎麼能看得出來?開悟之前和開悟之後有什麼不同呢?其實悟到什麼呢?所悟的圓滿境界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東西的,嚴格來說就是你悟到了如何以最清淨的心去為人處世。那好了,如果你的心真的很清淨,那麼,你為人處世,肯定是各方面做的很好,很到位,很圓滿,這就是聲色外威儀。聲,就是聲音,色,就是顏色,說的具體引申一點,聲,就是言語,色,就是行為,威儀是什麼?就是端正,我們說具足威儀,就是威風,禮儀吧,合起來就是各方面很端正。所以從他第一第三和後邊第四第五,當然第二句也看得出,說“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他剎那間就明白了他就知道這些大道之理,古路,古聖先賢這條路,不墮悄然機,悄就靜悄悄,悄然機是什麼?乘空守寂,躲到深山老林裡面去隱居,那種厭世、脫俗那種著相的做法,這是悄然機。當然最後兩句說“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這兩句話是讚歎,沒有看出特別的境界。境界都是包含在前面那六句裡邊,那好了,香嚴寫了這首偈,就傳到靈佑大師那裡去,靈佑大師很高興,“此子徹矣”,就說這個香嚴終於開悟了,當然徹,嚴格來說是徹悟,就是開悟開的很好。那個慧寂大師也是靈佑大師的弟子,他在靈佑大師身邊也是很出名的,他就說“師父啊,我找個機會去親自勘過。”勘就是我們勘察的勘,也就說我去考察一下,考驗一下,靈佑大師也說好啊。所以慧寂大師有一天就找到香嚴那裡,就說聽師父說師弟大徹大悟了,那麼師弟你能不能說幾句境界給我聽啊,所以香嚴就將他原來寫的那首偈,“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這首偈讀誦了一遍,這個慧寂大師就說,哦,這個是你以前寫好的,意思就是有沒有從哪裡抄抄寫寫的,你真的開悟了,你當面重新說幾句給我聽啊。開悟的人都很樸實,不會說師兄你來找我麻煩,不會,沒有這種心態,他們的心很清淨的,師兄你要叫我說幾句,我就說幾句給你聽啦。他就說了:“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慧寂大師也是智慧圓滿,他一聽,他就說:“如來禪許師弟有,祖師禪未夢見到。”就說“如來禪”師弟你就證得了,但是祖師禪你還沒有。香嚴,真正大徹大悟的人心理素質就不一樣,接下來,既然師兄你這麼說,我就多說一遍吧,就不是重複的說,他就說了另外幾句,說“吾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慧寂大師一聽很高興,說,哎呀,師弟呀,你祖師禪都會了。所以如來禪和祖師禪據這兩個名詞據說是從慧寂大師與香嚴的這番對話裡邊一直流到後世,那麼,可能大家說啊,怎麼那麼簡單啊,這四句話,前面四句就說如來禪師弟就會了,祖師禪做夢都還沒有,就憑你這首偈做夢都沒有,那慧寂大師說的會不會太過武斷了,過分了?不會的,他前邊就是說“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就說錐也沒有,地也沒有,什麼都沒有,哎呀,慧寂大師就是怕師弟墮落頑空,說什麼都沒有,這是小乘人,乘空守寂的境界嘛。所以他那樣說,那麼你們想如來禪就是小乘人那種乘空守寂的境界嗎?那如來可以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釋迦牟尼佛吧,釋迦牟尼佛的禪就是小乘人的境界?天啦,那誰在傳大乘人的境界呀?那我們繼續,等下再詳細說吧。那接下來為什麼香嚴說“吾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呀?就是說我有一機就一個機關吧,我剎那間要看你,也是這個東西在起用,如果你不懂得這個,你就沒辦法叫沙彌。沙彌是什麼?是那些小和尚吧,當然嚴格來說,出家人受戒的等級是不相同的,沙彌就是那些兒童去出家的,受沙彌戒。那別喚沙彌又是什麼?這又是有一個典故,為什麼慧寂一聽到他這首偈,就說師弟可以了可以了,你祖師禪都會了。哎呀,太高興了。這個典故是什麼?想當年,慧寂大師是兒童的時候,十歲左右吧,慧寂大師天生很聰明,他原來也是拜過一位師父,那個師父叫什麼名字被我忘記了,在百度百科上查慧寂大師就查得到了,後來他的師父去世了,他就出來遊學,久聞溈山靈佑大師之名,就來參訪,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十來歲的小沙彌,他來的時候靈佑大師就問他:“你是有主沙彌還是無主沙彌?”天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的,我們一般人說有主沙彌,這個主到底指誰呢?是指父母呢?還是指他以前有沒有師父,以前的師父呢?如果說有主,從世俗的角度說有父母,那誰都有父母,每個人都是父母生的,那肯定有主啦,那好了,如果他說師父啊,我是我父母生的,那廢話,哪個人不是父母生的,除了孫悟空傳說是在石頭裡面蹦出來的,那麼勉強你還要將那個石頭當作你父母吧,所以不可能說有主無主是問你有沒有父母?如果父母去世了,也是父母啊。從沙彌的角度,那麼這個主應當是指有沒有出家師父,當年接引你剃度你出家的那個師父叫作主是不是?那也是廢話,我本來就剃光頭就是出家沙彌了,我怎麼沒有師父接引呢?為什麼靈佑大師會問這句話?按一般人來說那肯定會愣住了。哎,這個慧寂大師真的天賦異稟,靈佑大師問他“你是有主沙彌還是無主沙彌?”的時候,他馬上毫不猶豫地說“有主”。那麼有主太簡單了,我原來是有師父剃度的,有主嘛,但是慧寂大師他回答有主,其實他心裡他知道靈佑大師不是問有沒有師父剃度他?有主兩個字說完了,然後就從靈佑大師…他本來是站在靈佑大師身邊嘛,譬如他站在左手邊來說吧,有主說完了,他就走到右手邊,比喻吧,假如他站在右手邊,就走到左手邊,他說有主之後然後就走到另外一邊站好。靈佑大師心裡很明白了,他知道這個小沙彌是明白問他管這個人到底是誰在管?就是我們的心性嘛。靈佑大師就知道他回答的很正確,後來他在靈佑大師身邊吧,一直修學到非常高的境界。所以後世就稱靈佑大師和慧寂大師合稱溈仰宗,就是這麼來的。那好了,香嚴也知道這個傳說吧,所以他就用“若人不會,別喚沙彌。”就說師兄你不要以為我說“今年貧,錐也無。”錐都沒有,你以為我是墮落頑空了,大腦一片茫然,不是的,我一切言行都是清淨心在起作用,當年誰在喚沙彌,你也懂,我也懂的,不要以為喚沙彌,是誰在喚呀,是清淨心在喚,自性起用吧。所以他說了這句“若人不會,別喚沙彌。”這個慧寂大師剎那間就有這種共鳴,他覺得師弟確實是大徹大悟了,跟自己是一樣的。

那好了,我們繼續追溯,說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靈山會上拈花,大迦葉心領神會,所傳授的這種境界到底是“如來”禪還是祖師禪呢?我剛才有講到,釋迦牟尼佛具體分析禪的種類的時候,就是在《楞伽經》裡邊,就說四種禪,前面三種還是屬於不究竟的: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最後一種就是如來禪,而且釋迦牟尼佛也強調這就是圓滿境界,諸佛如來,都是這種境界。那好了,這個《楞伽經》就說如來禪是圓滿的,但是慧寂大師就說“如來禪”是不圓滿的,祖師禪才圓滿,那怎麼說呢?那我們再說祖師禪,是指哪裡?是指從釋迦牟尼佛傳大迦葉,大迦葉一直傳到達摩祖師,祖師禪,這個祖師兩個字主要從哪裡來?就從達摩祖師,我們讀禪宗公案的人就常常會知道,“祖師西來意”,所以從這點來看,祖師禪是指達摩祖師傳到東土的這種禪宗的圓滿境界稱為祖師禪。那麼達摩被稱為祖師,那麼反推上去,到大迦葉到釋迦牟尼佛那不是如來嗎?其實《楞伽經》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如來禪就是達摩祖師傳來東土的祖師禪,也就是真正的如來禪就是祖師禪。那麼慧寂大師這個“如來禪”從哪裡搞過來的呢?嚴格來說,每一個時代都有無數的修行人沒有得到明師指導,或者縱然有明師指導,你自己天賦不好,真誠心不夠,錯解師父的意思,也就是不能真正明白如來真實義,但是他們還自以為我是正統的佛門弟子等等,所以拚命地說我這才是正統的,這是如來所傳的,所以嚴格來說,慧寂大師以“如來禪”這個名詞,嚴格來說是帶有一種對現實的很多不開悟的修行人對自己錯誤境界的執著的一種玩笑啦,就是“如來禪”,就好像《六祖壇經》裡邊說到神秀身邊的師兄弟,他們很固執嘛,在罵六祖不識字,神秀這個人很樸實,就說師兄弟們,惠能他是有無師智,他是真正師父認證的,我神秀不如他,在《六祖壇經》裡邊有的,從六祖和神秀的兩首偈就看到,神秀還是很著相。所以從這點上來看,慧寂大師不會錯認釋迦牟尼佛的境界是小乘境界,不會的,而是以“如來禪”這個名詞有點笑話當時天下修行人的固執和錯誤,所以真正的如來禪就是祖師禪,祖師禪就是真正的如來禪,慧寂大師所說的“如來禪”是墮落頑空的這種小乘人的境界,以後如果寫文章寫到“如來禪”,應該是打一個雙引號,不是真正的如來圓滿境界。

今天晚上就先講到這裡,同修們如果有疑惑就打到公屏上,我針對性地給大家講解,反正我們以後在網絡上每個星期五我都給大家講禪,禪宗,包括禪的實修等等,對身心健康等等的作用,我會詳細的講,以後大家有什麼疑問甚至提前打出來,我就給大家全部給講清楚。那現在我們開始針對性的來答疑吧。

問:我的大姑去世了,臨終前我告訴她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家裡人為她念阿彌陀佛聖號,之前她是不信佛的,這樣做會有用嗎?在告別廳的時候,我看到她的魅從照片中飄到上空,請師父開示!

了空居士:噢,這個問題假如我了空居士用自己的話給大家回答,你們真誠的可以相信我,但是我真誠地告訴你們,用我的話來給明×同修回答是不夠完美的,那怎麼辦呢?我還是引經據典吧,回答這個問題,在哪本經典有呢?《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七品—利益存亡品,裡邊有說到,臨終之人如果能聞一佛的名字,一阿羅漢等等的名字,都能夠往生善道。那麼你說往生善道這麼容易啊,其實讓我來研究吧,最關鍵還是第一她能夠聞到佛菩薩、阿羅漢的聖號,第二就是這個臨終之人她心裡沒有牴觸,我們說她不用很相信,但是她不要牴觸,順者就會相應。從明×同修來看,我覺得她這位去世的親人一定能往生善道的。反正詳細就看《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七品利益存亡品吧,謝謝大家!

問:解釋這些禪對我們有什麼作用呢?

了空居士:你聽了之後記住了什麼東西?如果你聽了之後全部給忘記了,那確實是沒有作用,你聽了之後,如果能聽出一兩句能夠引起你心靈的共鳴,那不就是有時候也言下大悟了嗎?自古說:“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人家香嚴聽到竹竿咚的一聲,他都能夠有所體悟,希望*同修聽著我講著講著,也許有一天也能夠有共鳴,“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那不就一件好事情嗎?如果你不聽,永遠是很茫然嘛,所以說學習呀。謝謝大家!

問:我們是不是都是從外道定修到如來禪的?最後請師父加持一下他的身體。

了空居士:*同修,你們肯定說對的,但是我告訴你不對的,我們沒有開悟之前往往有所著相,都是墮落外道定,你們有一天知道不要被現象所迷惑,你就剎那間就進入圓滿的境界,嚴格來說,人家以為是量變的過程,其實嚴格來說是質變的過程,就千萬不要說從外道定慢慢上升到三昧的境界,不是的,打個比方,我們禪定,正道和外道,它共同的都有四禪八定的過程,但是正道之人譬如說你從欲界定開始你剎那間有明師指導,因緣殊勝,你剎那間能夠於相離相,那麼你可能從欲界定剎那間就能證到三昧的境界,那好了,假如你從欲界定慢慢修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任何一禪都好,空無邊也可以,如果依次這麼修上去,你有一天聽到明師指導,你剎那間於相而離相,那麼你在初禪也能剎那間進入圓滿境界,在二禪也能,三禪也能,不管你在哪一個外道的層次,只要你能夠言下大悟,都能夠剎那間進入圓滿的境界。當然進入圓滿的境界之後,你要知道,還是要歷境練心來使你檢驗自己吧,《楞嚴經》裡邊釋迦牟尼佛就講到“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啊?就說道理是可以馬上明白的,明白之後你就進入了圓滿境界,但是在事實上,你還是要慢慢去磨礪的,也就是悟後迷,迷後悟,悟後迷,迷後悟,老是有這種動態平衡的。*同修,不是說一下子就馬上圓滿了,這個很難的,當然像六祖惠能大師這樣的人,他真的是一悟就永悟,我們一般人就不是的,“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是這樣的,謝謝大家!

問:這些禪宗公案我感覺和我們聯繫不大,師父都沒有像禪宗大師那樣教外別傳的教我們,我現在沒有共鳴,不知道得到了什麼?

了空居士:你沒有共鳴,慢慢聽吧,你一聽就共鳴,那還得了,*同修你就不是*同修了,是不是?你可以聽十年嘛,二十年嘛,好不好?人家懷讓聽懂之後還在六祖身邊住了十五年了,當然我了空居士就沒有六祖的水平了,那你反過來你就在我身邊住二十五年,如果有懷讓的成就,也不得了了,要不然就三十五年,改天行李搬過來吧。謝謝大家!

:既然達摩祖師已來到中國傳法,那後世的玄奘大師為何還要千辛萬苦的去西天取經呢?

了空居士:明×同修,你以為達摩祖師就是天上的太陽,所有的人都看得見呀,你去隨便問你鄰居的一個人,你知道了空居士嗎?肯定他們說不知道,你說你了空居士跟達摩祖師比,比什麼?我告訴你,我本事沒他高,但是影響力,如果從人氣來說,我肯定比達摩祖師當年的影響力大,你看互聯網上,我的群超過一千個,隨便粉絲幾十萬,達摩祖師當年來我們東土,有幾十萬粉絲,不可能的,那我有幾十萬粉絲,你的鄰居都不認識我,何況達摩祖師呢?當年也沒有什麼通訊聯繫,你以為那麼容易知道,可能玄奘大師都不知道有個達摩祖師來我們東土。謝謝大家!

問:我現在明白了,顛倒妄想產生的各種念頭阻礙了我們最清淨的心,因此就不能把事情看的很準,不知道這樣的理解對不對?最後請師父再次加持一下我的身體。

了空居士:這樣是對的,因為你的顛倒妄想阻礙你清淨心的升起,很正確,是我說你正確嗎?沒用。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裡面不是有一句很著名的話,就是當年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的時候所說的那些話,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皆可現前。”這個是《華嚴經》的話,那《華嚴經》跟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有什麼關係呀?其實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之後,據說他講的第一場課就是《華嚴經》。謝謝大家!

問:人是應該潛心修行呢還是追逐名利呢?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請師父開示!

了空居士:其實吧,人又要潛心修行又要追逐名利,那麼你說這兩者不是相反嗎?不是的,六祖不是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嘛,其實一切聖賢在教我們潛心修行的過程中是讓我們以修行得到的定慧去應用到生活裡邊去呀,你說哪個聖賢有說到這些呀,《道德經》不是說“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嘛,是不是?所以你要知道,潛心修行是修什麼?是修定修慧,有定慧了,你去做事情不是成功率就很高啦,你成功了不就出名了嘛,人成功了不就有利益了嘛,所以說你要用潛心修行去追逐名利。那麼你們說追逐就有點執著有為,不是,真正的追逐吧,你看老子怎麼說,“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無不為”是什麼意思?你真正懂得無為之理的時候,你做事就無不成功啊,成功率就很高了,所以這種追逐…其實凡夫的追逐只是妄想要有好結果,智慧的人追逐他是懂得重視過程,所以同樣是追逐,但是方法是不一樣的。謝謝大家!

推薦人:明勖

「禪文化與身心健康系列講座」-第一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