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強烈推薦帶娃去上yamaha音樂學校|至少能提升識別渣男概率

如果你說#太長不看#,那我先把結論放到前面:

我向所有的家長推薦,讓娃上Yamaha。

在小小櫻很小的時候,櫻太就說了:她以後一定得學鋼琴。這事情,就交給你了。你這麼多圈裡的朋友,找個會教小朋友的,不難吧?

我打電話給我的朋友蝌蚪——對,就是廣州作曲、編曲界的扛把子,最新一期《即刻電音》裡面狂懟Anti的那一位哥。

蝌蚪說:你想找人教你女兒鋼琴啊?誒,說真的,我們認識的朋友也有上門的,但我真的不建議啊。你首先要買一臺鋼琴在家裡,然後上門呢課時又貴。還這麼小,你不如去附近的琴行先上著,看看興趣怎麼樣?難說她以後去學鼓呢?或者是直接做Beat Maker呢……?

我为什么强烈推荐带娃去上yamaha音乐学校|至少能提升识别渣男概率

(蝌蚪說:還是做beat maker最有前途。)

於是,小小櫻四歲半的時候,那個暑假,我們就在家裡附近的一家專門做兒童鋼琴培訓的琴行,開始學琴。

這一家的教育方式,是一對二的方式,老師把小朋友領進琴室,然後關著門,家長不讓看,小窗都瞄不上。怎麼教的,不知道。一週去五天,每次四十五分鐘,然後偶爾接女兒的時候,老師會讓女兒走到外面的鋼琴前,讓她彈一下,做一個成果彙報。

一個月下去,已經學到低音譜號,敢情要左右手開始視奏+合奏了。

那天,我和女兒游泳(其實是玩水),我問她,鋼琴課,暑期班就要結束了,之後,你要繼續學嗎?女兒半天沒說話,後來說:の,我覺得,還是要堅持學吧。

於是我去了一趟這家培訓機構,和他們溝通了一些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問題。老師說,關小黑屋不讓家長看,是孩子會分心,遇到困難彈不下去的時候會跟家長求援,這樣無法進步。

然後,我立馬給鄧柯老師發了個微信,說了下目前的情況。

我为什么强烈推荐带娃去上yamaha音乐学校|至少能提升识别渣男概率

(鄧柯老師表示:你還是別了吧。)

DK說:我建議你別這樣學下去了。廣州是有雅馬哈音樂學校的對吧?你去試一下雅馬哈的課程吧。周杰倫也是在那兒教出來的。

於是,我又跑去了預約雅馬哈的試聽課。

一堂課之後,我決定了,結束幼兒鋼琴課,直接從頭從雅馬哈的幼兒音樂課程(4-5歲)開始學起。

我为什么强烈推荐带娃去上yamaha音乐学校|至少能提升识别渣男概率

(yamaha的幼兒課程)

雅馬哈音樂學校的邏輯,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為:

在雅馬哈,是接受音樂的基礎教育,而非一上來就學鋼琴,這是最基本的差別。

以前我們那個年代,沒有音樂基礎教育的概念,一上來就是學鋼琴學古箏或其他,並在學習的過程中去完成樂理知識部分的補完。如果目標是學習鋼琴的話,我覺得這沒有問題。但是,請問學鋼琴有什麼用呢?

什麼身傍一技啦,陶冶情操啦,說白了,不都是為了增加孩子的競爭力嘛。真的要走上音樂這條道的,能考上星海這等音樂院校的都不多。我的另一位朋友,衣溼樂隊遊淼老師說了,學鋼琴,需要這麼大的練習時間成本,以後學業這麼重,還能堅持嗎?好,你如果以後大學不是念音樂,為了保證鋼琴的訓練時長,你要去學校旁邊租個琴房來練嗎?有多少小孩以前都學鋼琴,現在基本都忘光了,你難道不清楚?

我为什么强烈推荐带娃去上yamaha音乐学校|至少能提升识别渣男概率

(畜牧專業的遊淼老師。)

我當然清楚,我更清楚身邊很多做音樂的朋友們都出身野路子,比如遊淼老師,念畜牧專業,華南農業大學,李誕師兄,通過自學成才,現在基本啥都會吹,還能跟我講解不同和聲直接的連接情緒是怎麼變化的。也不說別人了,鄒小櫻自己學的是中文師範,現在也能是你的鍵盤俠鄒老師。

這便是引申到第二個問題:那如果一開始學的不是鋼琴,孩子學音樂,學的是什麼?

我說虛一點的,學音樂,學的是解讀世界的一種方法。

我後來想,自己和音樂行業發生的所有關係,鄒小櫻最擅長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有一次和一位玩樂隊的朋友聊天,他說,他見過挺多人,可能彈吉他很厲害的,但他們其實不聽音樂,自然也不懂音樂。而鄒小櫻呢,其實是懂音樂的。

我那是忽然就瞭解了。因為那些費力地,死腦筋地,花了數不清的日日夜夜在聽唱片的時光,當我在想,為什麼你這個吉他要怎麼彈,為什麼這時候要忽然改變了這個貝斯的節奏型,這首歌的軍鼓的音色幹嘛要這麼處理,這裡為什麼要忽然轉調,這首歌是不是用那首歌做ref,這張專輯的曲序幹嘛要這麼排,為什麼這張專輯的封面沒有露臉——當我不斷地去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實際上是我在通過作品窺探創作者的腦海,去偷偷進入他人的世界。

這就是我解讀世界的方法。而當我文字、PPT、腦圖去展現我的探索軌跡的時候,就是你們看到的,關於我的評論者身份、企劃人或A&R的身份。

對於我來說,因為這種方法,讓我變成了一個擅長辨別和理解他人的人。音樂自然好說,作品從來不會騙人,聽你的歌,就知道你是怎樣的人,一覽無遺,任你在採訪面前再多的文過飾非都沒用。而在Real World裡,察言觀色還有另一種結果,就是你可以選擇什麼都不發生,或者適時的迎合,或者在每每關頭的背離。

大概是從兩年前開始,我確認自己從音樂裡習得了這種“知人”的能力。

如果我的女兒可以從小通過科學的音樂學習方法,把這種對世界敏銳的理解力掌握到的話,說句實在一點的,未來鑑別渣男,成功率都要大很多。

真的不是事後諸葛亮,對於我們搞A&R的來說,吳秀波難道不是一眼就看到渣男兩字寫在臉上?這人設這麼假,你還真信哦?

在雅馬哈音樂學校的這半年學習裡,老師每節課都會循環【聽——唱——演奏】的過程,這是一個我們學習母語的方式,我們都是這樣學會一門語言的,而音樂歸根到底也是一種和世界溝通的語言。

且在此過程中,雅馬哈對和聲幾乎有病態的執念——和聲是貫徹雅馬哈整個教學的根本。

雅馬哈源自日本,日本的現代流行音樂本就是和聲寶庫,因此你會發現雅馬哈音樂學校裡教材的示範曲,每首歌看似簡單的旋律,其背後都配有豐富的和聲,老師在上課時會非常忠實地利用雙排鍵把它給演奏出來。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也會不斷地去潤物細無聲地讓孩子們感受和聲,比如上課時候會冷不丁冒一句,“Do Mi So和Si Re So“之類的;有時候彈一個曲子,以Do結尾,左手配C和絃時,會形容這是“王子衝鴨”,當右手不變,左手換了一個Em時,老師會說,這是“王子遇到了公主,從馬上彎腰下來”。而在三個月後,左右手開始合奏時,也會開始教左手的簡單伴奏,讓配之前學過的歌曲。

因為這事兒,還引發了我們群內的小課堂:

我为什么强烈推荐带娃去上yamaha音乐学校|至少能提升识别渣男概率
我为什么强烈推荐带娃去上yamaha音乐学校|至少能提升识别渣男概率

對了,之前在知乎上,還有人曬了雅馬哈9歲孩子的即興演奏內容,需要孩子在五分鐘準備時間裡,把板書中的兩小節演奏成帶伴奏的24小節旋律。

一圖流說明問題:

我为什么强烈推荐带娃去上yamaha音乐学校|至少能提升识别渣男概率

所以,周杰倫誕生於雅馬哈,是有道理的。雅馬哈的教學理念,就是希望孩子們在通過音樂作為語言,去探索世界,並寫下自己的心中樂章。

題外話,雅馬哈的教具是雙排鍵。上鍵盤負責旋律,下鍵盤是和聲,腳上還有低音,很清楚。以及yamha雙排鍵的音色非常好,以前我們總覺得彈電子琴很low,但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正是需要感受不同的音色,在不同的歌曲中,適時地切換音色,也是一個切換channel的方法。除了音樂課外,雅馬哈接下來還會有樂器的專業課,可以視情況去進行選秀,朝專業領域發展。而不同的音色有利於孩子對音樂世界豐富性的解讀,除了鋼琴之外,你也可以選小提琴,吉他,爵士鼓,等。

我为什么强烈推荐带娃去上yamaha音乐学校|至少能提升识别渣男概率

(借來的midi plus 81鍵連接logic pro音色比較多……但女兒說midi鍵盤遲延大,她還是喜歡casio)

對了,幼兒課程是採用親子、大班上課的方式。每堂課最多十組家庭,我在上的時候大概6-8組左右。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親子課是必須的,而不是把她關在小黑屋裡。

DK認為,中國流行音樂的問題,其實是音樂基礎教育的問題。他的雄心,是希望把自己未來的時間都放在教育上。我沒有這樣大的志向,我只希望女兒能夠好好學,提高感受力,遠離渣男。現在給她播古典樂,她會用“很優雅,但是有一點危險”去形容薩蒂,用“很隆重”去形容巴赫,“優美”形容莫扎特,“溫柔”形容德彪西,這些修飾我都是從來沒有賦予過她的,她大抵能通過情緒、其實也是和聲色彩的一種表達去區分這些音樂家們。她甚至能沿著《裸體舞曲》給我即興講一個類似《兔子洞》的詭秘原創故事,表述她在音樂裡聽到的風景。

這就夠了。

所以,再次推薦大家去報雅馬哈的班。

我为什么强烈推荐带娃去上yamaha音乐学校|至少能提升识别渣男概率

音樂自媒體“亂彈山”

萬馬齊喑的亂世裡,

透過音樂,

我們記錄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