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44億虧損73億小說都不敢寫 交易所十幾份關注函問詢財務洗澡

按照預期,1月30日晚間,上市公司排雷繼續,天神娛樂、龐大集團、*ST凱迪、華業資本、華映科技、利源精製等大雷又陸續爆炸,其中天神娛樂2018年預計虧損73-78億元,超過中興通訊成為A股2018年的預虧損王,44億市值的天神娛樂,虧損70多億元,A股從來不缺驚訝。


市值44億虧損73億小說都不敢寫 交易所十幾份關注函問詢財務洗澡

70多億元的虧損中,天神娛樂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為49億元,還是商譽減值問題。

這兩天,對於持倉的投資者來說,是不敢看手機彈窗的,擔心一不小心彈出的就是自己持倉股由盈轉為鉅額虧損的消息。

而對於監管層來說,則處於一種監管忙不過來的情形,比如天神娛樂這種,必定深交所要發函問詢的,1月30日,交易所就已經向十幾家上市公司發去關注函/問詢函,關注的就是這些公司財務大洗澡的問題。

顯然,十幾份關注函的數量還是偏少的,因為已經有上百家上市公司出現了相似的情形,不過,我們還是要通過研究下這十幾份關注函來看看監管層對於上市公司集體財務大洗澡的態度和監管方向。

通過總結,交易所關注函主要關注了3個問題:

1、為什麼2017年(往年)不計提,2018年才全額(大額)計提?

這些問題主要問的是那些標的公司2017年就出現業績不達標或者下滑的情況,但是上市公司不計提或者少計提商譽減值的情形。

比如*ST尤夫,公司修正後的業績虧損17億元-18.6億元,其中主要就是計提子公司的商譽減值。


市值44億虧損73億小說都不敢寫 交易所十幾份關注函問詢財務洗澡


深交所發現標的公司2017年業績承諾只實現了67.73%,但是公司2017年未計提商譽減值,並且當年回覆深交所問詢函時也表示,標的公司商譽不存在商譽減值情況。

類似情況的上市公司很多……

2、為什麼標的公司業績承諾期一結束就出現虧損?

上市公司收購資產,業績承諾期內安然無恙,承諾期一結束,標的公司就大幅虧損,然後上市公司就全額計提商譽,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解釋這是為何?

比如高升控股:

市值44億虧損73億小說都不敢寫 交易所十幾份關注函問詢財務洗澡

比如風華高科:

市值44億虧損73億小說都不敢寫 交易所十幾份關注函問詢財務洗澡

我們都知道,上市公司收購資產產生的商譽都是上市公司作價與淨資產之間產生的差額,而上市公司的作價都是要經過專業的評估機構去評估的,評估的過程也應該是非常嚴謹和科學的,如此上市公司才會願意花費十幾億元去買一個淨資產幾千萬的資產。

但是為何買來標的資產,承諾期內還好好的,一過承諾期就業績下滑甚至大幅虧損?

3、計提商譽減值的標的公司經營惡化的具體時間節點?為什麼都擠到最後兩天來披露。

驊威文化:修正後預計全年虧損11.2億元-13.5億元。

三季報時做年度業績預告還好好的,第四季度就突然要計提商譽,然後還是以政策和市場環境原因,交易所要求公司說明,政策環境變化的具體時間節點。


市值44億虧損73億小說都不敢寫 交易所十幾份關注函問詢財務洗澡

相同的問題,飛馬國際收到的關注函中也有:


市值44億虧損73億小說都不敢寫 交易所十幾份關注函問詢財務洗澡


晨鑫科技:修正後的業績預計2018年虧損5.94-7.3億元。


市值44億虧損73億小說都不敢寫 交易所十幾份關注函問詢財務洗澡


一天十幾份關注函問相似問題雖然少見,但是對比業績變臉的上市公司來說,交易所的問詢函數量顯然還是少的多,因為基本上每家業績大變臉的上市公司都可以發函問一問,只是怕深交所要忙不過來了。

其實總結深交所的問題,我們也可以發現,問的雖然都是市場想問的,但是也僅僅屬於亡羊補牢,如果沒有問責制度和處罰制度,仍舊有點治標不治本。

以下幾個問題是值得思考的:

1、誰給予了標的資產如此高的估值?商譽全額計提,評估機構是否應該負責?不能只管評估不管結果。

2、上市公司做出幾十億收購一項標的時,是否充分做了盡調?為何標的公司業績承諾一到期就業績下滑或者虧損?

3、三年的業績承諾期是不是短了一點?未來是否應該延長交易對方的業績承諾時間?

董秘動態速遞

【董秘聘任】航天科技聘任張妮為公司董秘,海馬汽車聘任劉銳為公司董秘,寧波東力聘任許行為公司董秘,山煤國際聘任鍾曉強為公司董秘。

【董秘離職】 海馬汽車董秘肖丹辭職,寧波東力董秘陳曉忠辭職,山煤國際董秘馬凌雲辭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