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美藍的詩:唯有曾經深情的對望 I 總第112期

海美藍的詩:唯有曾經深情的對望 I 總第112期

海美藍簡介

海美藍,70年代生,廣東佛山人。詩歌作品見《時代文學》、《關睢愛情詩》、《雪山文學》、《資江源》、《湖南詩人》、《山東詩人》、《昭通詩人》、《佛山詩人》、《純詩》詩刊、《紫江詩刊》、《詩民刊》、《科普作家報》、《佛山詩壇報》等期刊及報刊,收錄《新世紀詩選》、《當代精美短詩百首賞析》等多種選本。現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純詩》詩刊副主編,《純詩》微信公眾平臺主編。

詩觀:詩,需要抵達詩心與靈魂,它是心靈深處的詠唱。

海美藍詩歌

夢或空

海美藍的詩:唯有曾經深情的對望 I 總第112期

放眼,塵世若大

天空卻執著的藍

她像天上眾多雲朵中其中一朵

懸浮於空,有夢

染成藍

風凌厲地吹

吹成泡沫的雲,就像她的夢

於是她忙於撿拾,圍攏

大把大把泡沫就攥在手中

也攥住了她虛擬的狂喜

抬頭,天空依舊藍得似夢

只是回頭再看,驚覺

那漫山開遍的山花

逍遙地搖晃著,比夢

還燦爛

海美藍的詩:唯有曾經深情的對望 I 總第112期

風輕吹

海美藍的詩:唯有曾經深情的對望 I 總第112期

有陽光潑灑,冬日,灰調隱退

紫荊花、三角梅探出牆頭

含笑

彷彿一根鴻毛,風,輕盈托住了

繁重,蒼涼。以及

突然而生的隱忍

一壺茶煮沸午後時光

氤氳開的畫面

有愛,有暖,有詩意的詞語

於慢節拍中溶入

蝴蝶正好飛過窗前

風景,此刻獨好

風輕吹,吹過欲靜止的畫面

螞蟻從腳邊爬過

風景,隱退


凌晨時分,海

凌晨三點,月色下的海,呈現黑白

懷舊的顏色,衝擊凌晨時分海的情緒

它鏗鏘有力的吶喊聲

將海從近推向遠,從遠拉回近

循環的動作、聲音

是呼喚,還是意欲抵達

此時,海將更多的隱喻

藏於幽藍和月白的輕風中

追溯海呈現黑白時

一條河流已先於風、雷

抵達。然後與海交匯

海呈現幽藍時

一些詞彙、語句,呈現

比如吶喊聲,把海推向遠方時

岸,於彼此,流經

再次欲抵達時,速度

刻不容緩

一條河流

一條河流發出的,絕對不單是

流水的聲響。歷經時光

那道大地胸膛上敞開的汩流

每發出一種聲音

有如滄海劃過的呼嘯

沉落或浮起,痕跡——

被點著成的黑白

並沒有因此而沉默

反而,從容、淡定勾勒出

軀體曲折的形態,以及

那些吶喊般的聲音。寫就著

有關形成和歷經的隱喻

如百川歸流,它聽從內心的呼喚

吼叫,或輕說,都與悲喜同在

一條河流,在抵達前,從未間歇

以歌者的嗓音,唱出

一路而過的,每一種

歌語

葬 花

寒冷未消的早春

或許春光只能短暫停留

我不願看到雪

凌厲落

我不想看到枝頭

搖曳著的都是破碎的你

在零落

我信春光曾經盪漾翻起暖暖的波

可轉眼漫天鋪就的白

是為了埋葬你而落?

漫天的白呵,一點點埋葬火——

葬你曾經紅紅燃燒過

葬你曾經赤誠綻放過

雪,何凌厲落

苦澀,在舌尖慢慢彌散

大雪開始封山

遼闊的蒼茫囤入雙瞳

遠方,除了空且白

遠得不可觸及

大雪已經封山

它掩蓋塵世所有往返過的印跡

把一曲高山流水活埋

愛,不算長。餘下

念與不念間

唯有曾經深情的對望

在一壺酒斟幹後

視線穿過一場雪,在倒退的時光中

相互再多看了一眼

擦身時的目光

而後,苦澀

在舌尖慢慢彌散

淡水魚賞析

海美藍的詩歌,有幾首算幾首,一口氣讀完,然後整體來品,方能如同剛剛吃罷清炒苦瓜,濃濃的苦慢慢淡去,一股清爽緩緩從喉嚨處盪出,漸漸地,滿唇齒間都是清香脆爽的感覺了。

初品:品詩中柔緩綿長的寬容和大氣 。像《風輕吹》中她這樣寫:“彷彿一根鴻毛,風,輕盈托住了/繁重,蒼涼。以及/突然而生的隱忍”一輕一重,對比鮮明。無形的風是輕盈的,它托起的另外一種無形,卻是我們每一個成年讀者都曾有過的沉重、蒼涼以及不能推卸的承受過程。讀到這裡,不由動容。 她寫風、寫海、寫河流,都能夠自然從容地把人內心的某種東西糅合其中,偶然一句,有時似一枚繡花針,輕輕地刺你一下,痛和感動油然而生,如《葬花》中 “我信春光曾經盪漾翻起暖暖的波/可轉眼漫天鋪就的白/是為了埋葬你而落?”。有時卻如大浪襲來,鋪頭蓋面,在《一條河流》中,她這麼寫“有如滄海劃過的呼嘯/沉落或浮起,痕跡——/被點著成的黑白並沒有因此而沉默”這裡的河流,也是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蟄伏的暗河吧!因為被什麼所觸動,忽然就像見到壺口瀑布一般“蓋河漩渦,如一壺然”了。這種感染力,不是來自於詩的技巧,而是來自詩人原本性情在文字中的閃現。

再品:品詩中含蓄的情感投入和表達技巧。這些詩有別於其她女詩人詩歌的地方,就是在個人情感表達上,少了份俏麗嬌柔,多了份厚重和痛感。比如她在《夢和空》中寫自己的空歡喜“風凌厲地吹/吹成泡沫的雲,就像她的夢/於是她忙於撿拾,圍攏/大把大把泡沫就攥在手中/也攥住了她虛擬的狂喜”,作者只用“忙於撿拾”四個字,就使主人公那種渴望、欣喜,急於抓住幸福的心態躍然紙上,給夢醒成空的失落埋下伏筆,也讓夢和空有了鮮明的對比。再有《苦澀,在舌尖慢慢彌散》中,她這樣寫一段感情的湮沒“大雪已經封山/它掩蓋塵世所有往返過的印跡/把一曲高山流水活埋”這樣的隱性寫法別人不是沒有,而是她的更多了種看似漫不經心的痛楚。初看風平浪靜的過往,再看是“哀,莫大於心死”的無奈。因而,後面的“深情對望”就更顯得彌足珍貴,那從舌尖散去的苦澀才更苦不堪言。伏筆精妙,是海美藍詩歌的一大特色吧!

從現代詩歌開始行走於江湖,到大量的詩人湧現,這樣那樣的“體”也接二連三地以“唯我獨尊”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既然有了不同,關於詩歌的爭議就不會停息。其實我們可以不去爭論誰才是王道經典,只管靜下心來,讀自己愛讀的作品,過自己喜歡過的生活。就如同作者詩中所寫:用“一壺茶煮沸午後時光/氤氳開的畫面”來靜靜地品味詩歌之美。

海美藍的詩:唯有曾經深情的對望 I 總第112期


海美藍的詩:唯有曾經深情的對望 I 總第112期

本期執行主編:西海潮

海美藍的詩:唯有曾經深情的對望 I 總第112期

海美藍的詩:唯有曾經深情的對望 I 總第11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