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出題為子尋師,書生巧對:梧桐落葉,半空撇下秋來!當即留下

我們在很多的影視劇中,都能看到很多進士出生的人,最後都只能當一個小小的縣官,其實這是當時為了讓他們感悟民生而想出來的一種形式,就是讓他們從最普通的官員做起,除非是有大才學之人,才會留在中央任職,而就在宋朝,江南的一個地方,就有個進士出身的太守,他非常善於斷案,百姓有什麼疾苦都前來尋求他的幫助。

而相對的,因為百姓找的多了,自然是公務就多了,自己孩子出生後,他甚至都沒有很多時間去親自教育,眼看著孩子都要到學習知識的年紀了,自己雖有才學,但是實在沒有多少時間,於是就想著在當地聘請一位讀書人,來當自己孩子的老師,而進士出身的他,自然是對這個老師有些挑剔,不過他也沒有設置什麼非常難的題目,畢竟教的是個孩子,於是他就設置了一副對子當做自己的考題。

而在當地,有一位才學非常高的書生,但是因為家境不好,不得不放棄了讀書,靠著自己才學在當地勉強餬口,聽聞知府在招人,就想著前來試試。而知府其實剛見到這個書生並不放心,因為有些年輕,又沒有考取過功名,可是既然是應召前來,特也不好拒絕,於是在後院中擺下了酒菜招待。而就在兩個人酒酣之際,知府突然指著桌上的螃蟹提出了上聯:“蟹入魚罾,恰似蜘蛛結網。”

書生意識到這是知府在考驗自己了,於是他停下動作,思考了一下:“鼠偷蠶繭,渾如獅子拋球。”知府一聽,恩,可以,這個人看著是年輕,但還是有些才學的。可是萬一這第一個就是巧合呢?於是想了想,又說出一個對聯:“楊柳飛花,平地滾將春去。”這個書生思考了一下,想起了秋天的場景,於是說道:“梧桐落葉,半空撇下秋來”

知府這才對這個年輕的書生有了新的認識,不禁站起來說道:“先生果然是有才之人,小子交給您定能學到大智慧啊。”當下就將這個書生留在府中,在聽聞書生家境後,甚至表示自己可以出資支持書生去考取功名,而書生在聽聞後非常感動,在對知府孩子的教導上非常下功夫,而在到了進京趕考的時間後,知府給了這個書生一筆錢,讓他去嘗試一次,沒想到,這一下就中了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