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有人嘲諷我們修車是換件工,給你換你知道換哪個部件麼?

“師傅,麻煩幫忙看看這是什麼問題?”

“汽油泵壞了,給你換套原廠的”

相信這樣的對話,在各大汽修廠應該已經屢見不鮮,“換件”似乎已經變成了一種常態。

「行業」有人嘲諷我們修車是換件工,給你換你知道換哪個部件麼?

在的汽車維修,半數以上,直接用“換”就能解決問題;今天筆者寫這篇文章,並非在諷刺汽車換件的現象,也並不是讓遇到問題不換件,直接修,而是對我們汽修人工匠精神的一點擔憂!為 什麼“換件”在目前的維修行業如此普遍,這個首先要肯定一下技術的飛速發展,隨著工藝的提高,技術越來越先進,的確,換一個配件的成本有時候會低於維修的 成本,我們以水箱為例,水箱漏液,如果是維修,一系列工程下來,需要大半天的時間,而換一個水箱,如果結構簡單,僅需半個小時,而現在副廠的水箱,換一個 也只有幾百塊錢,汽修手藝人,手藝很值錢,時間很寶貴,一些沒有維修價值的配件直接換掉,並沒有什麼不妥。

「行業」有人嘲諷我們修車是換件工,給你換你知道換哪個部件麼?

既然換件沒有不妥,為什麼今天我們還要特別提出來說呢?

換件讓人思想麻痺

修理工在長期換件的工作中,形成了四維定式,哪裡壞了,換哪裡,而不考慮為什麼會壞, 有一次,我廠一個捷達,中控鎖壞了,修理工麻利的取來一套新的,三下五除二就換好了。我走過去問他:“為什麼要換中控鎖啊”他答:“因為他車中控鎖壞掉了,鎖不上”我繼續問“那你知不知道為什麼會壞掉?”他支支吾吾答不上來“可能,用久了就會壞掉了吧”


「行業」有人嘲諷我們修車是換件工,給你換你知道換哪個部件麼?


中控鎖壞掉,原因有很多種,進水、鏽蝕、老化、異物、線路均有可能導致中控鎖損壞,可惜,有的技師認為排查出故障所在就以為自己是診斷師了,而從來不思考為什麼導致故障的產生。


「行業」有人嘲諷我們修車是換件工,給你換你知道換哪個部件麼?


換件,省時省力高利潤,但一旦形成定式,形成流程,形成固定的思路,汽修人就失去創新,始終禁錮在固有的思想裡面,難以提高!

就好比醫生檢查出胃炎,開了點消炎藥,而不考究是飲食習慣還是什麼情況導致的,患者還繼續用自己原來的方式吃喝,繼續以原來的方式工作,沒過幾天,他胃炎又犯了,多幾次,他就會懷疑醫生的診斷水平,從而失信於患者。


「行業」有人嘲諷我們修車是換件工,給你換你知道換哪個部件麼?


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號,汽車是又數萬精密部件構成的,每一個部件都像是精雕細琢的工藝品,具有工匠精神的技師,才能更好的與車交流了解故障所在。

與國內“萬人爭過獨木橋”通過高考上大學的現象不同,德國不到一半的中學生選擇上大學;而一半多的中學生會選擇接受職業教育,其中不乏大量成績優異、完全能被大學錄取,卻依然選擇接受職業教育的中學生。

德國職業教育的一個基本職業精神就是:

一絲不苟、照操作規程辦事。而正是這種職業精神使得德國的職業教育非常重視培養學生們的嚴謹、負責態度,為“德國製造” 的質量做好了鋪墊。更多汽修資訊,關注公眾號“汽修e族”而我國,技術人員參差不齊,偷工減料,且不說工匠精神,甚至有的人年最基礎的職業道德都無法遵守,整個汽修行業變得越來越亂!

汽修人應該學會獨立思考,走出原有的思維,從技術上找創新, 才會有出路,工匠精神在汽修行業之所以逐漸沒落,甚至很少有人提及,很大程度上來自汽修人自己的不重視,不就是修車嘛!很多技術人員將自己定位得很低,認為汽修就應該這樣,所以造成車主認為,修車是一種廉價勞動,對於汽修廠老闆、4S店來說,工時不值錢,我們搞活動可以工時半價,甚至免工時,這都是對技術人員的侮辱,我們的技術很值錢啊,怎麼能免費呢?

「行業」有人嘲諷我們修車是換件工,給你換你知道換哪個部件麼?

上面提及到了德國,德國的技師,自己學習技術,尊崇工匠精神,一絲不苟,首先自我的定位就非常高,在社會上,也能收穫足夠的價值和佔據足夠的地位,要想汽修行業被重視起來,要想讓技術人員的收入提高, 對於沒必要修復的零件採取更換是高效又靠譜的方法,關鍵你知道換哪個零件麼?發動機壞了就換個發動機總成? 確定故障原因在哪兒就是我們維修工必備的技術根本!工匠精神就必須被我們重視起來!

說說你們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