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点击上方蓝字▲就可以关注订阅百恩

置顶或者星标百恩就不会迷路啦!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丧偶式育儿”是一个精准狠毒的新词,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多指父亲)的缺失。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11月19日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其中拟规定,“父母双方应当共同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义务,不得以离异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否则可以报案。

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家庭教育义务,或者采取侮辱、虐待、家庭暴力等方式开展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其所在单位、未成年人就读学校、乡镇(街道)以及村(居)委会等相关单位或组织应当予以劝诫、批评教育。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辅导。”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这就意味着,对长期缺席家庭教育岗位的父亲或母亲,可以选择报案,让其接受“怎么做父母”的辅导。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网友们都说:妈妈再也不要担心“丧偶式教育” !

“丧偶式育儿”这个词精狠准,戳中了不少妈妈的“痛点”。

韩剧《告白夫妇》中,张娜拉演绎了一个普通妈妈的日常,令人感同身受,催人泪下。

视频中,妈妈上个厕所,孩子在外面哭闹,无奈只能放孩子进来,连上个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想趁孩子睡着了吃口饭,孩子又醒了,只能一边哄孩子一边胡乱吃一点。长期抱孩子,手腕酸痛,不得不贴上膏药。

她的衣服总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弄上了污渍,在路人异样的阳光下,妈妈只能尴尬得将污渍遮住。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孩子生病了,妈妈着急的不知道怎么办,最后还是独自抱着孩子去了医院。好不容易回到家,等着老公回家,老公却发短信给说:今晚不回来了。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虽然是两个人的孩子,但男人只需要几分钟,而女人却要赔上一生的好光景。

可看到结局,也发现了父亲的不容易,拼命挣钱想给妻子儿子好的生活,在外受尽委屈。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婚姻中我们都选择性看到自己的苦,忽略对方的苦,你觉得自己婚前谁不是个爱美的姑娘,婚后的辛酸泪虽知道?

他觉得自己在外受尽委屈、辛苦赚钱,回家还要忍受抱怨,不知道带娃的辛酸。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之前大学同学聚会时,我们聊到了丧偶式育儿,抱怨现在的女人不容易,又要生孩子又要带孩子,男人真没有什么用。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一位男同事当场反对,说其实他也很想参与孩子的成长,分享孩子的点滴进步,可是妻子每次都觉得他是在帮倒忙。

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工作、事业、应酬不得不放弃很多亲子时间,自己也有愧疚。

有一次周末的时候陪孩子早上做完作业,去游乐场玩了一下午,回家就被妻子不分青红皂白地批判:你怎么辅导作业的,字迹这么潦草,还有错别字,你一天天就知道孩子带出去玩,只会帮倒忙!

自己和妻子的育儿观分歧很大,我觉得小学的成绩不用太较真,孩子快乐单纯点没有什么不好,可是妻子生怕孩子落在起跑线上,每一次和妻子争执都没有什么结果。

久而久之,自己也累了,索性就多赚点钱给妻女好的生活,妻子觉得自己育儿观最正确,索性就交给她吧,自己也清净。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的确,有时男人不是不想管,只是不想用你的方式管,男人进入父母角色通常都比女人慢,女性从怀孕起就开始孕育母性,而父亲进入角色比较慢,在这个过程,妻子可能免不了要挑剔、纠正。

这些挑剔看似正确,无可反驳,爸爸们确实无言以对。结果呢?

批判多了,人也容易变得消极,渐渐地失去了参与意愿。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有些家庭的父亲是很乐意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参与者,只是妻子未能包容小缺点,给他参与的机会。

夫妻之间有育儿观冲突很正常,关键是遇到问题时,不能一昧想着逃避,要懂得尊重对方,及时沟通交流,处理矛盾。

父亲也应当主动与配偶沟通,积极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参与者,而不再只是旁观者。

母亲要懂得放手,将孩子交给父亲,只要父亲不求助,孩子没有大的危险,就不要随意插手,批判指正,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需要父亲参与的。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父亲会在参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擅长喜爱的地方,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之前她家也是丧偶式育儿,让老公陪着女儿读书或者是玩乐高,他就没有一件事有耐心,能够做好。

后来她懂得放手,让老公单独尝试和女儿相处,发现女儿特别喜欢“骑马马”,也超级喜欢和老公一起去游乐场,还会像老公请教一些理科识……

老公收获了女儿崇拜的目光,女儿也收获了爸爸真情投入的陪伴。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虽然这个过程也有些坎坷,一次父女俩去逛公园,老公没有看好女儿,女儿摔倒了把膝盖擦破了,她忍不住责备老公几句,女儿小声地说:不要怪爸爸,是我不小心。

同事开始意识到女儿是多么渴望父亲的陪伴,自己需要做的是引导老公进入角色,而不是用责备打击老公参与的积极性。

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莫宗通表示:“注意把握家庭教育责任区分的界限和分寸,没有一味地苛求家长责任、扩大家长义务,而是从底线出发,通过正负面清单并举,明确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要求,力求做到依法、合情。”记者也注意到,条例草案中单列了“学校责任”一章,对幼儿园、中小学等分不同阶段,开展相应地家庭教育指导。

还记得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中,有这么一句话:

“我从来没有想到婚姻是这么复杂的,还以为一个人做得好就行了,可是两个人在一起,单是自己做得好是不够的。”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婚姻不是一个人的孤身奋战,而是两人的并肩同行。

正所谓,留得住人留不住心,立法解决丧偶式育儿的效果有待检验!

立法规制“丧偶式育儿”,妈妈真的不用再担心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