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技能人才打開一扇“世界之窗”

本報訊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這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主旨演講時所說。上海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結合自身所在行業就進博會溢出效應提出建議,希望進博會年年有進步,歲歲有提高。

王軍委員:為技能人才打開“世界之窗”

“對於搞技術的來說,進博會就是我們瞭解世界前沿技術的一個窗口。”政協委員王軍直言。身為2021年46屆世界技能大賽申辦大使,這位有著188項國家專利的“工人發明家”對剛剛舉辦的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印象深刻。

王軍所在的寶鋼集團也派出相當數量的技術骨幹前往進博會參觀,“未來技術創新需要打開門開展國際合作,進博會就為這些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雖然會期只有短短几天,但去現場參觀的技術人員都感嘆“開了眼界”。

王軍認為,進博會帶來最可貴的是技術交流機會。“以往,只有通過互訪形式才能實現,現在,每一年在上海召開的進博會都提供了這樣的機會。”王軍說。本土單位可以引進先進的裝備技術,技能人才能夠對這些世界前沿技術做進一步提升,一方面避免了以往重複研究,增加再創新和個性化交流的機會,另一方面保持了一種連貫性,從而形成全產業鏈模式。

賈開京代表:要搭建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

“吃到嘴裡甜甜的,有點韌韌的感覺”。首屆進口博覽會上,來自日本北海道的大米一亮相就成為“明星”。而北連大米作為北海道優質特色產品的代表最近入駐了虹橋進口商品交易展示中心,首次進入中國市場。

“把展品變成商品,把商品變成消費品。除了6天的進博會,365天全年都能進行採購交易,”市人大代表、上海虹橋商務區管理委員會企業服務處處長賈開京表示,隨著進博會舉辦產生的溢出效應,後續許多商品擴大進口後,市民能夠享受到更多來自境外的優質商品。

就在前不久,伊比利亞火腿、康多蜜兒奶粉等十幾個進口品牌獲得了保稅展示交易資格,以“保稅直營店”模式入駐虹橋進口商品交易中心。此外,其B型保稅物流中心計劃在第二屆進口博覽會時投入使用。

賈開京代表建議,“未來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制度創新上,搭建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建設集保稅展示、商品交易、物流倉儲、通關服務於一體的常年保稅展示交易場所。”而且,常年保稅展示交易場所也為那些有後續需求的參展商、採購商及那些沒來現場的企業提供了機會,打造一個“永不落幕的進博會”。

方鍾奇委員:建議率先創建人工智能+研發中心

多家參展企業,其中200多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展出商品數以千計,100多項國際前沿的新產品、新技術得以發佈,首屆進博會著實讓上海乃至國內企業大開眼界。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負責人,政協委員方鍾奇看到短板的同時也看到了發展空間,他說,“落差就是動力”。

如何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優勢,第一時間承接進博會的溢出效應與衍生效應。方鍾奇建議,上海或各區產業經濟主管部門組織一次全市或本區域範圍的對口行業、同業產品,進行一次對標“找短板、找精準、找落差”行動。從功能、理念、創意、設計、材質等方面入手,或圍繞盲點、痛點、拐點、趕超點、創新點上下功夫,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他特別建議,在上海率先創建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真正在超前用途、潛在需求、人機互動、跨界融合等方面,進行前瞻性、專屬性、實質性、應用性的研發,使人工智能產業滲透到各行各業各個領域。

翟惟清代表:鼓勵跨界培養小語種人才

貿易全球化背景下,進博會舉辦對於語言與文字所承載的溝通、交融的使命愈發凸顯。其中,小語種人才尤為難能可貴。

市人大代表、上海外服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總經理翟惟清告訴記者,從中國高校來說,有30多個小語種設有專門課程,每年招收人數約十幾人,而除此以外的小語種可能幾年才招收學生一回。

“今後年年會辦下去,無形中是對小語種人才的一種‘預約’”,翟惟清代表說,“原先小語種人才的缺口或許還有待於明確,那麼進博會無疑讓他們的就業形勢更明朗,可以形成對這些人才的聚攏和呼應效應。”

然而從人才培養角度來說,如果僅依靠專業背景培養,數量上一定會有所壓力。對此她提出兩個建議:一方面歡迎和鼓勵更多男生來學習小語種,“女生的語言天賦確實略高一籌,男生則可以在競爭中獲得更好的資源和優勢。”

另一方面翟惟清代表提出,小語種人才不能光從語言背景本身去發展,也應該跨界培養。而且有了專業優勢後,跨行業的小語種人才交流會更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