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埋雷”,農村煤改氣安全問題開始浮現

人为“埋雷”,农村煤改气安全问题开始浮现

“自從煤改氣後,家裡暖和多了,也省事兒了!但是我們村兒有幾家的地暖漏水了,又得把地刨開翻修,好麻煩。”近日,在北京大興區大生莊村,一位年過七旬的李爺爺對記者談起了煤改氣一年多來的感受。

漏水尚可翻修,人身安全事故損失卻難以彌補。以河北省邢臺市開發區東汪鎮趙麻村板材園區為例,2017年3月3日,一臺煤改氣供蒸汽鍋爐爆炸,造成5人死亡,10多人受傷。管道燃氣本身具有極大的危險性,一旦洩漏引起爆炸,後果相當嚴重。統計數據顯示,僅2018年12月份,我國就發生了58起燃氣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44人受傷。

隨著煤改氣工程不斷推進,天然氣管道同步快速鋪設、延伸。根據河北省環保廳數據,截至2018年10月28日,僅河北省煤改氣工程就已完成安裝工程136.5萬戶,實際通過驗收通氣的已達121.8萬戶。

在減少大氣汙染、增加生活便利、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時,煤改氣工程的安全隱患是否已得到有效預防和排除?尤其是在安全知識相對匱乏、管理制度相對落後的農村,這些問題是否得到了足夠重視?近日,記者在走訪調研多個煤改氣村莊、工程項目承包企業以及相關設計單位和政府相關部門後發現,農村煤改氣帶來了溫暖,卻也埋存著不少安全隱患。

文丨武曉娟 中國能源報記者 李玲 實習記者

有的老年人連開關都不敢碰,滅火器也不會用,有問題只能去找村幹部

大生莊村於2017年在舊村改造的同時,完成了煤改氣工程,家家戶戶接入天然氣,用於日常炊事和冬季壁掛爐取暖。記者走進村子,看到道路兩旁的房屋外牆上,沿牆敷設的銀白色燃氣鋼管整齊排列,經過外掛燃氣表箱後“拐”進各家房屋院內。

“當時安裝天然氣管線時,給我們講過注意事項和使用方法,但我們年紀大了,記不住。平時也不敢隨便動開關,出遠門也不敢關,怕暖氣管道凍了,家裡沒人也‘嘩嘩’走字兒啊。”記者走進李爺爺家,李爺爺指著壁掛爐對記者說。

廚房內的燃氣管道有兩個開關,分別控制著灶具和壁掛爐的用氣,因為老人家不敢碰,所以即便在夏天,壁掛爐的開關也從未關過。“才開始用時,壁掛爐怎麼加水、燃氣表怎麼充錢我們也不知道,都是讓村裡的年輕人幫忙,現在慢慢會用了。”李爺爺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農村留守老人居多,是農村煤改氣用戶的“主力軍”。但他們開始接觸這些“新鮮事物”時,不僅缺乏基本的操作知識,對燃氣設備的日常維護檢修意識、安全隱患的警覺性也較低

大生莊村委會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村裡剛剛接入燃氣,很多東西尚未建立健全,很多老人也不明白。”

據李爺爺介紹,自2017年接入天然氣後,家裡的設備、管線從未檢修過。“一般都是有問題了才找人來修,我們先向村幹部反映,他們再聯繫維修人員過來。有時來得快,有時來得慢。上次聞著下水道好像有燃氣味兒,燃氣公司的人約莫半個鐘頭後過來拿儀器測了測。”當記者問及洩漏後的應急措施時,他表示並不瞭解,“只能找村幹部”。記者還注意到,他家院裡擺放著兩個乾粉滅火器,是煤改氣的“標配”,但他們說並不知如何使用。

“我們很希望村裡可以配個懂這些的人員,有個故障、漏氣啥的,問題也可以及時解決。”李爺爺對記者說。

有的用戶隨意改造引發安全隱患,有的施工隊伍不按規範施工,出現問題也不願返工

記者又來到村頭另一戶張姓村民家,他和兒子、兒媳同住一個院子。他直接從兒子屋壁掛爐的出水管上拉出一條熱水管線到自己的臥室取暖。在該村民的指引下,記者看到改造後的熱水管線與燃氣管線同為銀白色,且幾乎緊挨著。

陝西省燃氣設計院原院長郭宗華告訴記者:“熱水管道相當於熱源,和燃氣管道距離過近,會引發安全隱患,並且不同介質的管道外壁應按規範要求的不同顏色區分,以防誤操作。居民缺乏專業知識,隨意對管道進行改造,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除了用戶側造成的安全隱患,部分施工方也在“埋雷”

“我之前去一個省的施工現場看過,很多管道根本就沒有按照施工規範走,連基本的橫平豎直都做不到,更別提管材的質量、壁厚、埋深,這都會影響到未來的安全和使用。”一位燃氣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這位負責人指出:“煤改氣之前,城鎮燃氣管道入戶均由當地燃氣運營企業派專人進行施工,但隨著煤改氣工程推進,成片的農村煤改氣項目施工需求較大,因此冒出了很多臨時組建的施工隊伍。這些隊伍並不專業,施工質量無法保證,所以在管道施工方面會存在安全隱患。”

另一位業內人士也對記者表示,除了管道外掛易被腐蝕外,有些農村地區的埋地管道並未像城市燃氣管道那樣加裝陰極保護等防腐蝕的措施,這樣長期遭受雜散電流腐蝕,且地下洩漏不易發現,也是很大的安全隱患。

“有資質的燃氣企業追求大面積開發市場,承包後又沒有能力完成,就層層分包出去,有時同時開工的村有上百個,涉及不同的施工單位,並不好管理。”中國電建西北院燃氣設計崗位的冉龍飛曾參與過農村煤改氣工程的設計工作,他指出,“大部分政府對施工進度、時間節點有要求,一般到採暖季前要完成。部分施工隊為趕進度,怕耽誤工期、多付返工費等,對二次返工很不情願。”

有人士反映監管“留白空間”大,主管部門缺乏專業人才,很多項目草草驗收

“部分農村煤改氣工程不僅存在施工點多、面廣、作業人員魚龍混雜的問題,還面臨沒有針對性規範標準指引、監管缺失的‘尷尬’處境。”上述企業負責人說。

記者進一步瞭解到,目前我國尚未出臺針對農村地區的燃氣設計標準,農村煤改氣工程一般是以《城鎮燃氣設計規範》為依據進行設計,但設計圖紙更多的是起到一種導向作用,具體施工時可能會根據現場情況做一些調整,隨意性較大。

“由於有的村莊整體功能佈局無燃氣管道規劃,房屋建設不整齊,房屋結構未經設計,且防火等級沒有明確界定,所以在煤改氣設計過程中會遇到不少問題。”冉龍飛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下,完全參照城鎮燃氣行業的政策、標準,存在許多弊端。”

“農村燃氣使用和城市的差異性非常大,城市常規的安全運維和模式很難適應農村的現狀。”上述業內人士以地面標識為例指出,“城市設有地釘來明確地下管線的走向,但目前農村煤改氣過程中,地面通常並沒有做標識,若村民日後進行維修,挖地時很容易將管線挖斷導致漏氣,這也是一大安全隱患。”

另據介紹,不同地區煤改氣工程的管理部門不同,有的歸住建廳燃氣辦全程負責,有的由地方農委接手,包括前期項目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多個環節。“由於農村項目涉及範圍較廣,不可能面面俱到,政府相關部門懂燃氣專業知識的也不多,又急於要政績和業績,很多時候都是去現場走一圈,有時候有問題也看不出,就草草驗收了。”上述企業負責人就他負責的項目直言。

這位企業負責人還表示,農村煤改氣工程的監管“留白空間”很大,針對工程質量和運營情況並沒有專門的負責部門監管,追責問題更是無從談起,這方面亟需規範和加強。

有專家建議建立施工企業黑名單,搭建統一監管平臺,做好不定期督查

在採訪過程中,多位專家都認為,農村煤改氣工程牽涉到用戶、相關監管部門、燃氣企業、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等多方群體,推進與發展過程中難免出現問題,埋下一些安全隱患。但用戶方在使用過程中安全知識未普及、維護和檢修力度不足、設計規範缺失、施工專業性不夠、監管乏力等情況應引起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可以從設施設備本身安全性、科技性等方面多做文章,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比如設備設施變成智能化、遠程式的,從農村設施端就可以實時傳輸數據,進行遠程監控。從技術方面而言,這是可行的。”針對如何加強農村煤改氣安全,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應從立法方面加強安全保障,例如將企業發展和安全掛鉤,承包項目後,必須有一定的安全投入等。

隨著行業的發展,針對相關政府部門技術人員逐漸緊缺的狀況,冉龍飛建議:“可以考慮在社會上招聘一些專業人士或聘請業內專家,做技術上的把關。”

同時,冉龍飛指出,各個燃氣企業在市場開發前期,應注重調研農村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發建設,提出有效的建設、供氣方式。在規範施工隊伍方面,上述業內人士還建議,企業可以建立黑名單,將達不到安全要求的隊伍踢出合作名單。

“針對農村煤改氣,還應建立統一標準和平臺來規範工程建設。監管也應從上至下,一級級把控,最終落到各家燃氣公司去實際執行和落實。上級部門做到定期監督,不定期到現場督查。”冉龍飛補充指出。

此外,李爺爺還向記者反映了用氣成本高的問題:“燒不起,太貴了,去年2.28元一方,現在2.63元,只補137個字,遠遠不夠,一年得燒一萬多塊錢啊。”有業內人士表示,補貼政策非長久之計,在保證安全的同時,村民如何使用上實惠的氣也是擺在農村煤改氣面前的一大難題。對於氣價問題,本報記者將進一步關注。

↓↓↓

煤改氣:用戶安全最重要

我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比例低,特別是部分地區冬季大量使用散燒煤,大氣汙染物排放量大,迫切需要推進清潔取暖,這事關北方地區廣大群眾能否溫暖過冬, 以及霧霾天能不能減少,是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農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內容。煤改氣便是推進清潔取暖的重要抓手。作為我國一項意義重大的惠民工程、環保工程,農村煤改氣政策自推出以來就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28日,僅河北省煤改氣工程就已完成戶內安裝136.5萬戶,驗收通氣的達121.8萬戶。改造進度如此之快,可見政府所下力氣之大。然而,天然氣作為一種易燃易爆氣體,即使在知識、經濟水平較好的城鎮地區,爆炸事故也時有發生。所以在農村推進煤改氣,安全工作務必要同步到位。要讓老百姓享受到清潔、安全的溫暖。

但現實情況並不理想。一方面,我國農村地區的現狀發展滯後,留守村中的多為老人小孩,燃氣管道進了家,卻碰都不敢碰。”燃氣洩漏了不知怎麼辦”“滅火器不知怎麼用”“有問題只能找村幹部”……這暴露出農村地區燃氣安全知識普及的缺失,也導致用戶隨意改造管道引發安全隱患的事情時有發生。

另一方面,除了安全防護知識普及不到位,工程施工本身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在“數字政績”壓力下,農村煤改氣雖然推進得風風火火,但項目大刀闊斧地上,施工隊伍中難免混入“雜牌軍”“臨時工”。農村地區本就建築分散而隨意,且地下給水、汙水管道錯綜複雜,施工難度相較城鎮大得多。有的施工隊伍連管道基本的橫平豎直都做不到,施工質量更是無法保證,怎能不讓人憂心?

此類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卻鮮有人問津。種種隱患背後,監管缺失難辭其咎。政府部門一味追求政績而忽視工程質量,往往只是“一改了之”。同期開工的村幾百個,政府管理人員卻極其有限,懂專業知識的人員更是少之又少,就算想管也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在項目驗收時,現場走一圈即草草了事、“走過場”的情況也不少見。

然而,這些安全隱患似乎並未引起各方的足夠重視,社會輿論焦點更多的是落在“煤改氣氣源是否充足”的問題上。不可否認,政府部門在推進“煤改氣”、落實氣源保障上下足了功夫,值得肯定,但絕對不能厚此薄彼,工程投運後的安全使用同樣不容忽視。

農村煤改氣本是民心工程,且不說目前已經完成煤改氣的龐大農村用戶群體,規劃中待改的農村用戶仍有成千上萬戶。煤改氣並不僅僅是政績薄上的一串串數字。老百姓知識水平有限、施工隊伍專業性不夠、政府人員監管不到位,這些都是目前亟需引起相關部門重視並解決的棘手問題。

當前,“加快實施北方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已成為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重要內容之一。農村煤改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戰略選擇,但前提一定是老百姓用得安心。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