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爺這回是國際名角兒了

微博熱度爆表,人民日報點名郭德綱,郭大爺這回是國際名角兒了

郭大爺這回是國際名角兒了


11月25日至26日,德雲社當家人郭德綱、于謙,攜一眾弟子來到了全球巡演之旅的又一站——倫敦,他們在世界著名脫口秀劇場“漢默史密斯阿波羅劇場”獻上了中國傳統相聲的英國“處女秀”。


郭大爺這回是國際名角兒了


早在今年6月份,人民網、新華網就曾預告了中國相聲英國首演,並稱將中國傳統曲藝表演形式帶到英國傳奇劇場,是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相聲藝術的蓬勃生命力。對於這場特殊演出所引發的巨大關注度,一些媒體用了“出人意料”這個形容詞。的確,在中國相聲的發展現狀並不樂觀的情況下,一場“形式古老”的演出竟然能讓整個劇院門前都擠滿了人,實現全場座無虛席,的確是有些出人意料。


郭大爺這回是國際名角兒了


現場觀眾幾乎都是在英華人,而且年輕人佔了多數,整個表演過程氣氛熱烈,觀眾們均表示能夠在異國他鄉欣賞到來自祖國的文藝表演,緩解海外華子的思鄉之苦,實在是一件值得令人興奮的事情。


郭大爺這回是國際名角兒了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本是一件值得中國人驕傲自豪的事情,某些不夠自信的人卻抓住了這一點,暗諷雖然相聲表演者們走出了國門,但相聲表演並沒有被外國人接受,這是一場中國人的自嗨。其實相聲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強調錶演者與觀眾之間的文化共通和互動,一般的外國人確實很難完全理解相聲的包袱,但是我們如果因此判定相聲不夠國際化,似乎也顯得有些片面狹隘。回想一下那些知名的外國脫口秀節目,表演者說得是英語,表演內容也存在一些不夠大眾的地方,但這並不妨礙其受到全球觀眾的追捧喜愛。


郭大爺這回是國際名角兒了


所以重要的並不是相聲是用哪種語言說出來的,也不是一味關注外國觀眾夠不夠多,而是意識到我國相聲演員們真正走上了世界大舞臺,高調且自信地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目光,這是一種正面的對外宣傳,有助於提高中國的文化影響力。


郭大爺這回是國際名角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