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了房地產,中國經濟將會怎樣?

如果回顧一下2018年的金融市場,每個人確實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股市沒有賺到任何錢,展望2019年,過去十年裡流行的說法是:明年可能是經濟困難的一年。但我認為,明年將是充滿希望的一年。

如果沒了房地產,中國經濟將會怎樣?

1.舉債發展經濟是沒有出路的。我們的問題很簡單,過去的借貸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目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內部和外部交困之中,外部需求受到貿易摩擦的影響,國內需求投資增長速度較低,消費增長也在下降,總體上,經濟確實存在下行壓力。

但在過去十年中,經常出現經濟下行的壓力。回首2008年、12年和15年,我們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但我們都經歷了一段令人驚歎的過去。以前,我們依靠借貸來承受經濟的下行壓力,2008年,企業部門借款4萬億元,12年是政府部門舉債。而15年這一次,居民部門出來借錢。每次我們都是依靠債務來應對經濟衰退。

然而,這一次似乎不起作用了。在經歷瞭如此多的債務後,整個社會的負債率達到了歷史最高點,債務與GDP的比率達到了250%。似乎沒有辦法再舉債來應付經濟衰退,這也是目前市場較為悲觀的重要原因。

2.收良幣驅劣幣,稅收減免激勵,讓看看如何解決鉅額債務的問題。有兩件事很重要,第一件事是我們必須收集錢,第二件事是減稅。

如果沒了房地產,中國經濟將會怎樣?

鉅額債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但它們在世界各地時時刻刻都在發生。例如,2008年的美國和90年代的日本已經遭遇過.達里奧有一本新書《理解鉅債危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框架。根據他對全球去槓桿化的研究,為了解決鉅額債務問題,我們需要做好四件事:一是貨幣緊縮,二是債務違約,三是重新創造貨幣,四是財富再分配。

3.中國的資本市場,迎接歷史機遇。我們未來的最後一個機會在哪裡?

首先,讓我們看看外部環境。現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擔憂。過去,當美國經濟好的時候,我們沒有趕上,如果美國將來不好的話,我們會否跟著倒黴呢?人們擔心美國經濟的未來。我剛剛去了北美,我問他們關於未來美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看法。答案是,他們一致認為美國經濟和股市面臨短期衰退的風險,但沒有看到美國經濟長期衰退的風險。

如果沒了房地產,中國經濟將會怎樣?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不依賴房地產,中國的經濟依賴於什麼?海外給了我們很多靈感。例如,許多在加拿大的中國人都去的晚了,很多好地方都被當地人佔據了。他們住在遠離城市的地方。然而,中國人民喜歡聚在一起,共同生活,中國人民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所以只要考試成績好,當地很快就成了學區房,然後就開始漲價。所以事實上,房子的價值不僅是它的鋼筋混凝土,而是房屋背後附加的教育、醫療等服務資源。因此,未來14億中國消費升級,中國經濟從產業轉型到服務業轉型將不會是一個問題,消費和服務業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