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中,明蘭為啥嫁得最好?看看她母親的婚姻觀就知道了


《知否知否》中,明蘭為啥嫁得最好?看看她母親的婚姻觀就知道了


文\江左梅娘

知否知否正在熱播,華蘭早嫁,如蘭、墨蘭和明蘭也陸續嫁人,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明蘭算是嫁得最好。

一來,顧廷燁是朝廷重臣和寵臣,是最紅的權貴,又是侯門;二來,顧廷燁才幹過人,還寵妻如命。

也就是說,明蘭是“高攀”了門第,還得到了愛情,這種兩全其美的事情,都讓她照單全收了,真是羨煞旁人,在她們三蘭回門的時候,明蘭也是陣勢巨大,分分鐘碾壓了墨蘭和如蘭。

那麼,明蘭為什麼嫁得如此之好?明蘭的母親早早的就去世了,只有一個祖母陪伴左右,她難道真的是因為主角光環?一起來看看這三個姐妹母親的婚姻觀就知道了。

《知否知否》中,明蘭為啥嫁得最好?看看她母親的婚姻觀就知道了


第一、墨蘭的母親林小娘的婚姻觀

劇中,林小娘一開始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竟然想讓盛老爺替墨蘭去到小公爺家提親,被盛老爺一口回絕,盛老爺直接就指出林小娘的痴心妄想,說人家當爹的位居正一品,授勳公爵,為母的是柴皇后後人,受封郡主,那夫婦倆,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怎麼可能高攀得上呢?

的確如此,林小娘的腦子真的是進水了,不要說嫡出、庶出,就光是小公爺家的門楣,豈是他盛家高攀得上的呢?

然後林小娘竟然讓盛老爺打大娘子嫁妝的主義,以為多出點嫁妝,興許就有用了,從這裡完全可以看出來,這個林小娘的婚姻觀啊,是能夠高攀是絕不低就,眼睛那是長在了頭頂上。

最後自然,她相當不滿意盛老爺給墨蘭找的貧寒子弟,清流人家,在她的攛掇下,墨蘭鋌而走險,和梁家六公子私通,最終以盛家的臉面相挾持,最終成功地嫁到了梁家。

這種為了能夠嫁入高門不惜犧牲臉面的做法,簡直了,而且關鍵是林小娘還覺得只要最終能夠高嫁,那自然犧牲盛家的臉面沒什麼,關鍵最後成全了自己林夕閣的臉面,這種恬不知恥的做法,也真是醉了。

她就沒有想到,女兒是用這種方式才嫁入豪門的,那個豪門的梁公子能是個好人嗎?是個君子嗎?

她自然想不到這些,她的婚姻觀中,眼皮子實在是太淺,只看眼前他家是個伯爵府第,卻不看女婿的人品和前景,自然,最終也只能讓女兒落得個虛名罷了。

最後梁公子小妾不斷,墨蘭一輩子都在爭鬥中度過,梁公子仕途無著,她也不能夫貴妻榮,當年的風光早已消失殆盡。

《知否知否》中,明蘭為啥嫁得最好?看看她母親的婚姻觀就知道了


二、如蘭的母親大娘子的婚姻觀

在打馬球歸來的路上,如蘭的母親大娘子和自己的女使有一段對話。

大娘子驕傲地說,我爹爹配享太廟,母親誥命加身,公公是探花郎,婆婆又是侯門獨女,丈夫做到了朝奉大夫,如蘭也是嫡女,我想想嫁給齊家也不為過吧。

然而,女使卻說,如蘭姑娘對小公爺並不上心,她回來和你說小公爺這,小公爺那,不過是和你賭氣,是看不慣四姑娘而已,今天馬球賽上,小公爺為六姑娘出頭,咱們姑娘根本就不吃醋。

大娘子只好說,如蘭可能還沒長大,考慮不到這些事兒,然後又感慨到,這汴京城裡,富貴人家多少事,婆婆妯娌,姑姑嬸嬸,都是成了精的,如果真要嫁過去,郡主是婆婆,天天吵,日日鬧,這可怎生得了?再說,如蘭的脾氣隨我,從長計議吧。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大娘子對如蘭的婚姻走向還是非常務實的。

首先,她自然也希望女兒高嫁,畢竟,女兒身份是嫡女,同時,自己身份也很高,盛家的面子也是頂重要的;

然而,在發現女兒對小公爺並不感興趣的時候,她又覺得也不能硬來,畢竟也得談感情;

最後,又想到女兒的性格,自然,覺得高攀之後,女兒也許也沒有心機和能耐去hold住一家人,那隻能從長計議了。

後來顧廷燁向盛家求婚嫡女,自然大娘子希望女兒如蘭能夠答應,畢竟顧家門第好,顧二爺又是當朝新貴,如蘭若能真的嫁過去,也能壓過四姑娘墨蘭,出一口氣。

然而在如蘭和文舉人的事情一敗露,她又開始護著女兒,不考慮什麼顏面不顏面的,立刻退而求其次,遂瞭如蘭的願,只圖女兒能夠幸福就好了。

所以說,大娘子的婚姻觀更加現實,更從女兒的實際出發,是真心愛女兒,希望女兒真的幸福,後來如蘭的幸福也沒枉大娘子的一番苦心。

《知否知否》中,明蘭為啥嫁得最好?看看她母親的婚姻觀就知道了


三、明蘭的母親衛小娘的婚姻觀

在明蘭的閨蜜餘小姐來和明蘭抱怨家人想把她嫁給顧廷燁的時候,明蘭勸說閨蜜,同時還引出了一段自己母親當年教育自己的一番話。

母親衛小娘,在臨死之前曾經留給明蘭一幅畫,畫的乃是李娘子鎮守娘子關。

明蘭對閨蜜說,這是我小娘繡的,平陽昭公主,既不仰仗父親兄弟,也不仰仗父親兒子,一樣能夠抵擋百萬雄師於陣前,是天下女子的典範。這話說得閨蜜嘖嘖稱讚。

雖然衛小娘是妾身,但和林小娘全然不同,她是因為家道中落,不得已才被賣到盛家,她一味含垢忍辱,也是因為自己剛嫁到盛家,老爺又寵愛林小娘,自己勢單力薄,無力爭寵,故隱忍淡薄,不爭搶好勝。

再加上又有孕在身,自然她的本事也還來不及施展,最後才中了林小娘的奸計,一屍兩命。

但是從她教育明蘭的話中就可以看出來衛小娘作為封建社會的女人的格局真是不小,她教育明蘭的是:女人自己要有本事,不要仰仗任何人,哪怕是最親的人,因為所謂“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女人自己有本事才會不需要仰仗任何人,這是女人安身立命的基礎。

那麼做姑娘的時候,不要仰仗父兄,在婚姻中,自然也不要仰仗丈夫和兒子,女人永遠都要靠自己,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女性“獨立”意識嗎?

她還告誡明蘭,凡事“活著為大”,所以不希望明蘭過於出頭冒尖,這也是頗有智慧的做法,因為她這一去,明蘭就更是無依無靠,所以,她希望她不要過於出頭,希望明蘭能夠謹小慎微,韜光養晦,自然可以保一世安穩。

《知否知否》中,明蘭為啥嫁得最好?看看她母親的婚姻觀就知道了


這反映在婚姻中,其實也是一種智慧,不高攀,也不低就,門當戶對,自然勢均力敵,萬事平衡,這些都導致明蘭在婚姻的選擇上,其實更加務實,從沒有像墨蘭一樣要高攀,也沒有像如蘭一樣,如此看重愛情,沉溺幻想。

明蘭原本就聰慧,又謹遵母親的教誨,再加上祖母的調教,她更是修煉出了七竅玲瓏心,本事太大,實在是難以遮掩,先是被小公爺一眼相中,再又讓顧二爺暗暗歎服,所以,最後終於被老天安排了這看起來高攀,實際上平等的姻緣,終究獲得了俗世的幸福。

母親的婚姻觀中的道理的確並不絕對是女兒幸福的金科玉律,但是你不能不說,這些婚姻觀的確能夠影響女兒的婚姻選擇。

一般婚姻觀很正的母親,鮮有不幸福的兒女,這倒是真理。這劇雖反映的是封建時代的閨閣女子的悲歡離合,但是對我們現在的婚姻也頗有警示意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